回覆列表
  • 1 # 軟萌小兔嘰

    【解釋】: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出自】:宋・許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備才全范仲淹。”【近義詞】:德高望重、又紅又專【反義詞】:德薄能鮮、德薄才疏【語法】: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解釋】: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文匯報》1990.3.11:“從曉莊師範到山海工學團, 陶先生 一以貫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力求培養學生從整體上駕馭知識的能力。”

  • 2 # 熊貓宿舍

    1、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讀音:dé cái jiān bèi 出處: 元・無名氏《娶小喬》第一折:“江東有一故友,乃魯子敬,此人才德兼備。”譯文:在江東有我的一位老朋友,他就是魯子敬,這個人的品德和才學都好。近義詞: 德高望重、又紅又專、才高意廣 反義詞: 德薄能鮮、德薄才疏、才疏志大、才疏意廣。語法: 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例句:老師希望我們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他德才兼備,年輕有為,很受領導們的器重。選拔幹部,要嚴格掌握德才兼備的標準。破除論資排輩的舊觀念,大膽提拔德才兼備的年輕人。大膽使用德才兼備的年輕人,不要埋沒人才。2、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讀音: zhī xíng hé yī 出處: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例句:培養習慣有利於“知行合一”的實現。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養成習慣才能把認知轉化實際行動,成為真正的品質;第二,習慣培養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既是道德實踐的過程,也是道德再認知的過程。做人要內外一如,處事要知行合一;說話要言行一致,行為要表裡如一;做人要前後一致,做事要老少無欺。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擴充套件資料“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是中國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導向。正確理解和貫徹落實這一標準,對於新形勢下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幹部路線和幹部政策,提高幹部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進一步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王陽明在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龍場悟道之後 , 非常深切地瞭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王陽明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 3 # 小胖18262186866

    明朝的王陽明首次提出“知行合

    一”說。“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 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 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王守仁的“知 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

    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 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他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 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 個體的自覺行動。他認為:良知,無

    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 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 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

    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 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功夫。 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 的幵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不倒翁不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