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金線上視聽
-
2 # 小白讀財經
今年持續加碼的監管讓銀行過著苦日子,就在久久的鬱悶之下,銀行們終於收到一個好訊息!
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各級監管部門在上述調整區間範圍內,按照同質同類、一行一策原則,明確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
下調撥備覆蓋率一直是商業銀行們翹首以盼的事情,它的效用和下調存款準備金類似,前者是給銀行騰出更多利潤,後者是騰出更多的流動性。之前業內人士做過測算,如果將撥備覆蓋率降至120%,可騰出利潤空間7646億元。
銀監會大幅下調商業銀行撥備紅線的訊息傳開後,銀行和債市聞訊走高!
什麼是撥備覆蓋率?
1、專家的解釋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準備金的使用比率。
公式是: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餘額/不良貸款餘額;
(貸款撥備率=貸款損失準備金餘額/各項貸款餘額 x 100%)
2、小白的解釋是:A、B、C、D分別向小白借錢,小白一共給他們借了100塊錢,這100塊錢是小黑借給小白的,小白非常擔心借給A(6塊)、B、C、D的錢收不上來,對不起小黑。比如A的資產狀況出了問題,那麼小白為了提防這6塊還上來而從自己的腰包中抽出10塊放到指定的賬戶,將來A果真還不上錢,那麼小白就從這個指定賬戶拿出錢來核銷。
在這個過程中,10塊錢就是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餘額,6塊錢是不良資產,10÷6=1.667.就是撥備覆蓋率。
回到現實,假如銀行1的貸款是100塊,不良貸款為8元,如果按照此前的撥備覆蓋率不得低於150%計算,那麼銀行需要計提12塊錢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這12塊錢一般是從利潤中提現),如果撥備覆蓋率降到120%,那麼同等8塊錢的不良貸款下,銀行1只需要計提9.6塊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就夠了,那麼這樣一來銀行賬面上的利潤是不是增加了呢?
看懂了它,你就明白了銀監會為啥大幅下調撥備覆蓋率了!
下面是銀監會公佈的2017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情況,我們發現不良貸款是逐季增加的。
在“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餘額/不良貸款餘額”的公式下,如果商業銀行仍要滿足不得低於150%的撥備覆蓋率,那就意味著增大分子,即增加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最終利潤降低;或者減少分母,減少貸款規模,降低不良貸款餘額,但這兩者無論是哪一個銀行都受不了。
2017年上半年該行實現撥備前利潤2578億元,在計提610億元撥備後,最後淨利潤只剩下1537億元,所以你應該知道撥備覆蓋率的威力了吧?
之前有銀行高管都抱怨了,提高撥備覆蓋率影響他們的利潤增長,他們需要用前幾年撥出的準備金來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銀監會決定將撥備覆蓋率從150%調整為120%~150%,雖然不是從150%直接降到120%,而是採用同質同類、一行一策的原則,大概的意思是不同型別的商業銀行執行不同的撥備覆蓋率。
總的來說,無論最後某家銀行執行的撥備覆蓋率是120%,還是130%、140%,但最終撥備覆蓋率是明顯下調了,最後釋放出的利潤都將顯著幫助銀行將資產負債表修飾得更好,利好銀行股。
回覆列表
2月28日銀監會印發《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指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也就是說,部分商業銀行在符合最優標準下,可大大降低撥備率和覆蓋率,撥備覆蓋率最低120%,貸款撥備率最低1.5%。
根據銀行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準備/不良貸款可以得出,不良貸款總量不變則當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則銀行需要承擔的貸款損失就將減少,2017年銀行業不良貸款1.71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81.42%,如果撥備覆蓋率下降至120%,那麼銀行至少可以省下一萬億元損失,就相當於為銀行帶來萬億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