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第一次單獨出行是在1966年9月14日,由青島乘坐“工農兵17號輪”(此前,客船稱為長自、長錦、長繡等名號分別往返大連、上海)去上海,在公平路碼頭下船後入住附近的“洪湖旅館”,與我同屋的房客是一位四十歲左右和藹的青浦人,他身患肺結核,來上海求醫;他問我——儂早歪切過了窪?一連說了三遍,我仍沒聽懂啥意思?(你早飯吃過了嗎?)他說,自己住青浦鄉下嘴很笨拙!幾乎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講。於是,我們在紙上“寫字”說話,這是我頭一次,身臨其境在上海地域聆聽上海附近的地方方言,而對本地“滬語”上海話(兩地方言差別不大),當然也莫名其糊塗?幸好,上海人基本都會講普通話(極個別的老年人除外)。所以,北方人去上海;起初,或許會有一點不習慣,過不了多久,單獨在上海出差、旅行、遊玩、購物等,還是暢通無阻的。
我的第二次獨自旅行(1966.10.14),重疊於文革時的全國大串聯;除了去各地院校看、抄大字報外,當然也遊山玩水。那時,各地都臨時建有革命師生接待站,一天繳費3角錢、一斤全國通用糧票,三頓飯管飽。儘管乘坐車船人滿為患!幾乎無處下腳疲憊不堪,但想去遊覽的名勝景點、博物館等,是完全免費的,故使青年人悠然自得,逛得不亦樂乎。在1966.10.14~11.14的一個月期間,我到過武昌、漢口(那時沒有武漢站名)、蘇州、上海、杭州、廣州、長沙、北京——抵達首都時(21時45分),恰好已經外出一個月!北方也已進入冬季,而“那時”北京每年的11月15日為暖氣供暖日,可見天氣非常寒冷。而我的確缺少出行經驗(10月14日出發時,天氣還暖和),僅攜帶了幾件換洗單衣……
列車停穩北京站,一下火車——天呢,月臺上的工作人員、接站的、當地人,全都穿著一身冬裝,我被凍得瑟瑟發抖!有人持麥克風喊話——在工人體育場那邊,設立了革命師生禦寒衣物發放點(暫借;不歸還者,以後催繳欠款);於是,坐上接送專車前往……只見工體內人山人海!看情勢,大概排隊挨號到天亮也難以領到棉衣褲!無奈,我趕緊隨車返回北京站,在擁擠不堪的候車室邊角,花了6分錢買了3張小報,鋪在地坪上蜷曲著躺了下來,那水磨石地面冰冷刺骨,根本不能入睡,只好起身走動、活動筋骨,想產生一點熱量。此刻,心中也陡然下定決心:堅持到天亮,立馬乘車返回家鄉(待取厚實棉衣再來北京吧),因已是零下低溫,不得已我將“馬糞桶”揹包裡的兩雙襪子、兩條單褲及三件單衣,全部穿套在身上!可還是凍得打寒顫!再看售票口(憑學生證,學校介紹信免費取票!),老天爺,隊伍排得望不到盡頭!這可咋辦?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中午11時02分,39次京——青特快,真乃天助我也!本人實屬無票乘車。說來有趣:站臺值班人員為了縮短檢票時間,讓佇列按4人一排組成長條隊形齊步走,那人嘴裡大聲喊著:“一二一、一二一,別亂套!”……啊呀呀,我就是隨著這有效地指揮天南地北八方客,甚是“有方”的鐵路員工的號子,無須“亮”票的情況下幸運安全地蹬上了列車。
1980年10月,我出差去廣州,正值召開秋季廣交會!天呢,各大小酒店、賓館,賓客盈門。我好不容易在珠江長堤找到一家招待所,揣測,哪裡還會有空閒的房間呢?進入果然客滿!於是,被按排在走廊上睡摺疊行軍床。一整宿,都有人走動、抽菸、去厠所,既擾亂你睡眠,又因衣著單薄躺在過道,人來人往,無比尷尬。
由廣州去上海,再轉乘換車回青島;上天呦,上海也正值舉辦兩場大型展覽會,故旅館也是一床難求,我在原火車老北站、天目東路一帶跑了多家旅館,全都客滿!無奈又去了北寶興路親朋處尋覓一張床?當時,上海的居家住房條件可謂非常緊張,跑細了腿也無得到一席之地,我只能返回車站在候車室內外,來回轉游消磨時間,……又親眼目睹了大上海早就有的夜間“通宵”公交車,只不過發車時間間隔長一些罷了……一宿沒睡,昏昏沉沉,第二天上午才得以蹬上開往故鄉的列車……
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去國內外旅行者絡繹不絕。有單身一人“參團”旅行的;也有獨自充當揹包客,決不跟團遊走天下的,雖說,單身一人出行,可以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甚是自由自在;但出行的“一切事務”,皆由你個人親自打理;而隨團的好處,在於一切事宜皆由旅行社、領隊或導遊解決。遊客只管遊逛!可見,一個人揹包旅行和跟團遊各有利弊。特別是女性,相比男性會有諸多不便。但心想事成,網上影片中展現出女生單獨去空氣含氧量稀薄的西藏高原旅行,這分明表現為自強的決心和毅力吧!
一個人揹包旅行,三天吃一頓飯,沒洗臉沒刷牙,感覺自己臭臭的,趕快找個地方,好好吃頓飯,洗個澡,然後美美的睡一覺,活著真好啊!
謝邀!我第一次單獨出行是在1966年9月14日,由青島乘坐“工農兵17號輪”(此前,客船稱為長自、長錦、長繡等名號分別往返大連、上海)去上海,在公平路碼頭下船後入住附近的“洪湖旅館”,與我同屋的房客是一位四十歲左右和藹的青浦人,他身患肺結核,來上海求醫;他問我——儂早歪切過了窪?一連說了三遍,我仍沒聽懂啥意思?(你早飯吃過了嗎?)他說,自己住青浦鄉下嘴很笨拙!幾乎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講。於是,我們在紙上“寫字”說話,這是我頭一次,身臨其境在上海地域聆聽上海附近的地方方言,而對本地“滬語”上海話(兩地方言差別不大),當然也莫名其糊塗?幸好,上海人基本都會講普通話(極個別的老年人除外)。所以,北方人去上海;起初,或許會有一點不習慣,過不了多久,單獨在上海出差、旅行、遊玩、購物等,還是暢通無阻的。
我的第二次獨自旅行(1966.10.14),重疊於文革時的全國大串聯;除了去各地院校看、抄大字報外,當然也遊山玩水。那時,各地都臨時建有革命師生接待站,一天繳費3角錢、一斤全國通用糧票,三頓飯管飽。儘管乘坐車船人滿為患!幾乎無處下腳疲憊不堪,但想去遊覽的名勝景點、博物館等,是完全免費的,故使青年人悠然自得,逛得不亦樂乎。在1966.10.14~11.14的一個月期間,我到過武昌、漢口(那時沒有武漢站名)、蘇州、上海、杭州、廣州、長沙、北京——抵達首都時(21時45分),恰好已經外出一個月!北方也已進入冬季,而“那時”北京每年的11月15日為暖氣供暖日,可見天氣非常寒冷。而我的確缺少出行經驗(10月14日出發時,天氣還暖和),僅攜帶了幾件換洗單衣……
列車停穩北京站,一下火車——天呢,月臺上的工作人員、接站的、當地人,全都穿著一身冬裝,我被凍得瑟瑟發抖!有人持麥克風喊話——在工人體育場那邊,設立了革命師生禦寒衣物發放點(暫借;不歸還者,以後催繳欠款);於是,坐上接送專車前往……只見工體內人山人海!看情勢,大概排隊挨號到天亮也難以領到棉衣褲!無奈,我趕緊隨車返回北京站,在擁擠不堪的候車室邊角,花了6分錢買了3張小報,鋪在地坪上蜷曲著躺了下來,那水磨石地面冰冷刺骨,根本不能入睡,只好起身走動、活動筋骨,想產生一點熱量。此刻,心中也陡然下定決心:堅持到天亮,立馬乘車返回家鄉(待取厚實棉衣再來北京吧),因已是零下低溫,不得已我將“馬糞桶”揹包裡的兩雙襪子、兩條單褲及三件單衣,全部穿套在身上!可還是凍得打寒顫!再看售票口(憑學生證,學校介紹信免費取票!),老天爺,隊伍排得望不到盡頭!這可咋辦?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中午11時02分,39次京——青特快,真乃天助我也!本人實屬無票乘車。說來有趣:站臺值班人員為了縮短檢票時間,讓佇列按4人一排組成長條隊形齊步走,那人嘴裡大聲喊著:“一二一、一二一,別亂套!”……啊呀呀,我就是隨著這有效地指揮天南地北八方客,甚是“有方”的鐵路員工的號子,無須“亮”票的情況下幸運安全地蹬上了列車。
1980年10月,我出差去廣州,正值召開秋季廣交會!天呢,各大小酒店、賓館,賓客盈門。我好不容易在珠江長堤找到一家招待所,揣測,哪裡還會有空閒的房間呢?進入果然客滿!於是,被按排在走廊上睡摺疊行軍床。一整宿,都有人走動、抽菸、去厠所,既擾亂你睡眠,又因衣著單薄躺在過道,人來人往,無比尷尬。
由廣州去上海,再轉乘換車回青島;上天呦,上海也正值舉辦兩場大型展覽會,故旅館也是一床難求,我在原火車老北站、天目東路一帶跑了多家旅館,全都客滿!無奈又去了北寶興路親朋處尋覓一張床?當時,上海的居家住房條件可謂非常緊張,跑細了腿也無得到一席之地,我只能返回車站在候車室內外,來回轉游消磨時間,……又親眼目睹了大上海早就有的夜間“通宵”公交車,只不過發車時間間隔長一些罷了……一宿沒睡,昏昏沉沉,第二天上午才得以蹬上開往故鄉的列車……
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去國內外旅行者絡繹不絕。有單身一人“參團”旅行的;也有獨自充當揹包客,決不跟團遊走天下的,雖說,單身一人出行,可以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甚是自由自在;但出行的“一切事務”,皆由你個人親自打理;而隨團的好處,在於一切事宜皆由旅行社、領隊或導遊解決。遊客只管遊逛!可見,一個人揹包旅行和跟團遊各有利弊。特別是女性,相比男性會有諸多不便。但心想事成,網上影片中展現出女生單獨去空氣含氧量稀薄的西藏高原旅行,這分明表現為自強的決心和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