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磨,最初叫磑(wei),漢代才叫做磨。用人力或畜力把糧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

    最初是春秋末期魯華人魯班所發明,古時先人吃米粉、麥粉,要把米麥放在石臼裡,用石棍來搗。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搗出來的粉有粗有細,所以魯班發明了用力少收穫大的石磨。磨是平面的兩層,兩層的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面時被磨碎,形成粉末。

    魯班是中國古代一位優秀的創造發明家。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輸般,因為他是魯華人,所以又叫魯班。據說他發明了木工用的鋸子、刨子、曲尺等。他還用他的智慧,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不少問題。在魯班生活的時代,人們要吃米粉、麥粉,都是把米麥放在石臼裡,用粗石棍來搗。用這種方法很費力,搗出來的粉有粗有細,而且一次搗得很少。魯班想找一種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兩塊有一定厚度的扁圓柱形的石頭製成磨扇。下扇中間裝有一個短的立軸,用鐵製成,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空套,兩扇相合以後,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繞軸轉動。兩扇相對的一面,留有一個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時候,穀物透過磨眼流入磨膛,均勻地分佈在四周,被磨成粉末,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過羅篩去麩皮等就得到麵粉。許多農村現今還在用石磨磨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軟弱無能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