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3724974083

    你別說,還真得不一定要裝在外殼裡。

    你看到的裝在外殼裡的變壓器,是有保護外殼的箱式變壓器。對於變電站來說,完全可以使用無保護外殼的裸露變壓器。

    但是,操作維護人員也是人啊,如果一糊塗,不小心摸了上去,就嗝屁了。更別說變壓器原邊,都是6kV、10kV,甚至更高的高壓,湊得近了,還沒摸上都能放電,直接燒糊。

    所以,如果使用裸露的變壓器,也是可以的,但也必須做防護,一般是金屬網門。就像下面這個照片一樣:

    網門上有鎖,而且是帶電聯鎖,當有電時,就是你有鑰匙都打不開。

    或者就像路邊的杆上變壓器,架在電線杆上那種,要架得高高的,保證人夠不著,有一定安全距離。但是變電所內,就沒辦法架高,只能做個網門防護了。

    早期變壓器都是油變壓器,不僅需要防護,還要考慮漏油、爆炸的問題,所以變壓器下要有漏油槽,放置變壓器的房間還要考慮防火,所以變壓器都是單獨一個房間,叫做變壓器室,這個室要單獨做防火門等消防措施的。而且要一個變壓器一個室,防止一個炸了,殃及無辜的其他變壓器。

    直到現在,油變壓器還是用得很多,特別是超大功率變壓器、超高壓110kV以上變壓器,基本都還是油變壓器,大多還是這麼裝。要麼就是室外變壓器(也要加防護)。

    但是中低壓配電,後來出現了乾式變壓器。乾式變壓器,不使用絕緣油,完全靠環氧樹脂等進行絕緣,而且樹脂材料是阻燃的,這樣就不再有漏油危險,萬一短路起火,最多自己燒黑燒壞,一般不會引起大的火災,所以降低了消防要求,這樣就不再要求自己蹲一個房間了,可以和其他開關裝置(高低壓櫃)放在一起。那如果放在一起,別人都是櫃子樣式,再自己圈起來做個網就不合適了,所以出現了帶外殼的箱式變壓器。就是你現在看到的樣子。所以,你看到的這個變壓器,肯定是現代乾式變壓器。

    這種乾式變壓器,降低了消防要求,減少了佔用的建築面積,很快就開始流行,現在已經成為中低壓配電的主流裝置。

    再說開關斷路器,為啥是櫃式的。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就是防止觸電。

    最早的時候,大家用電不多,電流不大,裝置製造水平也低,那時其實……大家就直接把開關掛在牆上。就像農村裡,現在還有下面這種掛牆的閘刀:

    掛牆上,接好線就可以用了。

    早期,斷路器啥的,都這樣直接掛牆上。元件多了,就做塊木板,把器件裝木板上,接好線,然後把木板再掛牆上。通常,也需要做個網門,防護一下。(電壓低的簡單電路就不防護了)

    但是這樣,所有的電路都要在工地現場組裝、接線、安裝銅排,質量無法很好地控制,而且也很佔用地方。所以,後來都用工廠生產好的開關櫃了,運到現場,固定好就能用。這些裝置,我們有時稱它們為成套裝置,就是已經在工廠成為一整套,不需要現場組裝了。

    不過早期的高低壓櫃,可不是現在你看到的那樣。比如下面這種低壓櫃PGL(70到90年代比較多):

    你可能注意到前面板是封得好好的,側面看沒有板子封起來,只有幾根柱子。是的,早期的PGL就是這樣的,後面只有幾根柱子。在柱子上裝支架,支架上撐起來開關、導線、銅排。我上學的時候,配電老師帶我們去學校配電室看這個櫃子,從櫃後走過時,心裡真有點忐忑,因為一伸手就能掛掉……。

    這種裝置,稱為敞開式低壓配電櫃。一方面,這和當時技術水平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當時國家不富裕,儘量少使用金屬材料有關。

    現在,這種敞開式裝置已經不再生產了,都是封閉式金屬開關裝置了,操作安全大大提升。特別是配電裝置,除了摸一下會觸電,它自己內部短路、故障,也會產生電弧,防護程度提高了,這種意外的短路電弧也能防護到,安全性大大提高。

    順便說一下,有一個工業裝置的術語專門用來描述防護程度,叫做防護等級,即IP等級。你可能在防水手錶、防水手機的廣告上看到過,比如優秀的防水手機號稱IP68防護等。配電裝置也使用這個術語,像上面的敞開式PGL,防護等級就是……IP00,就是無防護。現代配電裝置一般都是IP30以上的,手指已經無法伸進去。有些戶外櫃,或者鍋爐房等滴水場所,甚至是IP54的,灰塵難進去,而且拿水滋也沒事。這些,都是現代工業發展的產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先秦文學包括哪些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