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礦綠松石專家

    瓷器在中國屬於偉大的發明之一,他的歷史和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是源遠流長的。瓷器具有晶瑩潔白、成本低廉、用途廣泛、經久耐用、堅固耐用、造價低廉、用途廣泛、工藝精湛、形態優美、紋飾精緻、色彩豐富等諸多優點,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部分稀有的瓷器,更是收藏家們愛不釋手的寶貝。

    歷史上,也遺留下了許多陶瓷精品。出現在博物館的藏品,流通在民間收藏市場的歷史遺留物,甚至部分收藏家家中珍藏的家族至寶,都是目前大家非常熱衷觀賞、鑑賞、收藏的寵兒,價值非常高,甚至有些都超過了書畫的價格。

    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這種流通在民間的陶瓷製品,由於數量地不斷減少,價值一直都在水漲船高。

    但是,如何選的一件價值和入手價格相匹配的瓷器,並且能夠正確判斷瓷器的價值,才是收藏的關鍵所在。因為大多數的收藏家是沒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實力的,想收藏極為罕見的國寶級珍品是近乎不可能的。但是對於民間遺留的大多數精品,還是可以企及的。當然,這需要有豐富地鑑別瓷器價值的能力。

    鑑別民間瓷器價值的能力,非朝夕之功,因為中國從古代到現在,流傳的瓷器浩如煙海,並且品種多樣、風格迥異。要能夠正確鑑定需要對歷史文化,歷史瓷器製造工藝有一些基本的瞭解,才不會被一些仿製瓷器矇蔽雙眼。

    在同等條件下,年代越久的瓷器,一般價值都會相對較高。製作瓷器的工匠們會將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用圖飾的形式呈現在瓷器上,所以各個時代背景下的民間瓷器,風格特徵相差比較大的,有些在瓷器原料上有比較優勢,有些會在瓷器紋飾上有特別之處。

    所以需要了解各個時代的大概時代背景、發展概況、風格特徵。

    同時,鑑別民間瓷器還需要了解古代制瓷的工藝手法。有些仿瓷,製作技術也相當湛,幾乎可以假亂真。所以需要詳細地瞭解各個時代的瓷器工藝突出優勢,正確瞭解瓷器真品與仿品的差異,才能收藏到貨真價實的瓷器。一般真品的製作會更看重細節部分的處理,鑑別是可以仔細觀察瓷器圖式上是否有瑕疵。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據說各類古玩市場有幾千處,商鋪近百萬家,年交易額可以達到上百億元,甚至超越了一些經濟滯後的省市國民生產總值。中國民間的收藏熱潮由此可見一斑。

    這些貨品的來路,無非有三:

    一是由文物販子走街串鄉,到老百姓家裡收購的祖傳之物或偶得之物;

    二是在一些古代有名的老窯址、老作坊生產的仿古器物透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

    三是透過盜墓、盜撈、盜竊所得的地下文物。在民間藏家手裡流傳的文物,量還是非常大的,像農民種地挖出的文物,盜墓、盜竊所得文物,這部分文物屬於民間收藏的灰色地帶。

    民間收藏越演越烈,讓民間收藏的地下文物合法化,這樣可以促使一部分地下文物浮出水面,有利於文物保護和文物市場秩序的建立。也有人對這樣的提法嗤之以鼻,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無異於鼓勵盜墓和銷贓。

    那麼,如何才能光明正大地合法收藏文物呢?按照文物法規定,有三個途徑:

    一是去有文物拍賣資格的拍賣行競拍,這個成本非常高;

    二是去國家文物商店購買,可以開發票,但現在文物商店已經名存實亡;

    三是不涉及一、二、三級文物的普通文物,可以交換或轉讓。

    文物拍賣價格動輒成百上千萬元,即使那些收藏資歷豐富、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傳統藏家也日漸被邊緣化,想要合法收藏文物的成本太高了。

    有需求就會有銷贓,古玩城的生存是靠貨的,形成一條食物鏈。文物收藏的灰色地帶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那些文物會流入市場,而古玩市場又是地方的經濟槓桿,所以古玩市場無法取消。

    這裡頭如果要細究的話,情況則更為複雜。

    比如,有藏家從古玩市場上買回一個小碟子,他認為那是水出的宋代龍泉青瓷。照理說,水下出的,文物法規定屬國家所有;但他又是掏錢從有合法經營權的市場上買來的,這就講不清楚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商家為了賣高價,編各種故事,要麼告訴你說這是祖傳的;要麼編一個離奇的盜墓故事藉此抬高身價,你把它當出土文物買回家,其實壓根兒就是一假冒偽劣產品。

    更好玩的情況是,連商家自己都不知情,將出土文物當贗品、仿品賣掉。這種情況下,如果要追究民間藏家的違法收藏行為,要麼是法難責眾,要麼是千頭萬緒,無從追究。

    希望回答對朋友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申請農家樂建設用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