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鈺而死為晗而惜

    西晉時,汝南郡南30公里梁莊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紅羅山書院求學,路過一個叫曹橋的地方,就在路邊的亭子裡休息。

    離梁莊東十八里有個朱莊,莊上朱員外家有一女兒叫朱英臺,十分聰明,一心求學,說服了父母,女扮男裝,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紅羅山書院求學。二人相遇在曹橋亭,互問了家鄉、年庚,結拜 為弟兄,同赴紅羅山書院求學。

    紅羅山學校四面環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臺和同學們一塊玩耍,用石頭砸水中嬉戲的鴛鴦。朱英臺在扔石頭的時候腰閃了一下,同學叫道:“朱九弟象女人一樣”。朱英臺頓時滿臉飛紅。

    師孃心細,發現了英臺的女兒身,就在梁山伯與朱英臺的床中間立了塊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載也沒想到朱九弟是個女的。

    英臺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臺作了許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後,朱英臺說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說與山伯,山伯答應了。來到朱家,英臺讓山伯在客廳等候,說讓九妹出來獻茶。

    英臺換上女兒服裝端著茶走了出來。梁山伯詫異地說:“你不是朱九弟嗎?”英臺說:“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約終身。

    北馬莊有一秀才馬文才,姥孃家是朱莊的,朱員外有心為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成親,就托馬文才的姥娘說媒,許英臺於馬家,英臺無奈,違心應允。

    山伯如約前來議婚,英臺淚告已晚。山伯氣得當場吐血,歸家後一病身亡。家人遵囑將其埋在馬鄉官路的西沿,碑刻梁、朱姓名,黑紅兩色。

    馬文才迎娶朱英臺,花轎至馬鄉村後,突起旋風擋路,朱英臺下轎哭祭山伯,墓忽然裂開,英臺撲入墓中,墓隨即合上。從墓中飛金黃、雪白兩隻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另一版本

    梁祝故事,是從康王逃難開始的。

    宋欽宗末年,金兀朮統兵南下,一路上燒、殺、搶、掠。渡過黃河,捉去欽徽二帝;越過長江,想併吞大宋江山。

    康王趙構逃難到鄞縣,金兵追到屁股跟,其慌忙躲到城西清道山。金兵圍困搜尋,康王嚇得心“砰砰”跳,一屁股癱倒在古墓旁。

    就在這時,好好天氣一會兒變得天昏地暗,狂風呼呼,泥沙滾滾,半路上殺出一支隊伍,撐著“梁”字旗號,為首的是個文質彬彬的後生,士卒們個個青面獠牙、紅眼綠頭髮、鬍鬚丈七八。梁軍與金兵廝殺成一團。金兵嚇得汗毛倒豎,被打得血汙狼籍,一敗塗地。

    從此,金兵害怕,只好議和。康王在杭州建立了南宋,坐了龍廷,做了皇帝。

    康王做了皇帝,沒有忘記救命的梁軍,召畫師畫了幅梁軍統領像,下旨四處打聽尋找。差人找呀找,找了七七四十九天;尋呀尋,尋了八八六十四個府縣,一點音訊也沒有。

    一日,差人找到鄞縣,剛剛爬上清道山,只見前面出現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他說:“你們甭找了,我是八百年前的??城縣令,名叫梁山伯。”說完一閃就不見了。差人一眼就認出這人與畫像絲毫不差,就是他們要尋找的梁軍統帥。

    差人復報康王,康王覺得奇怪,下旨查閱??城歷任知縣, 查得結果:梁山伯,東晉時候會稽人,任??城縣令,為官清正,考績顯著,十八歲病死,葬城西清道山,無妻室兒女。

    康王知梁山伯是忠義之人,且保駕有功,就敕封其為忠義王,下旨一道,劃土地一百畝,撥黃金千兩,重修山伯墓。

    擴修墳墓,掘土奠基,挖到了一塊古墓碑,上面寫著:“欽封烈婦英臺之基”。祝英臺,是百年前上虞祝家莊人,從小聰明伶俐,才貌出眾,馬家少爺看上其,就仗勢逼婚,英臺勿肯,自盡而死,芳齡十八。

    當時,有個聰明的民夫開玩笑說:“梁山伯、祝英臺,一個才子,一個佳人,年齡相仿,都未曾嫁娶,如果皇帝老爺做個大媒,把祝英臺嫁給梁山伯,真是天生的一對。”

    民夫們說說笑笑,你一言,我一語,說開去了。這話傳到當地縣令耳裡,這縣令覺得有道理,就寫了一個長長的奏章,上京呈交萬歲爺。康王閱罷奏本,滿心歡喜。馬上下了一道聖旨:賜梁山伯與祝英臺陰配為夫妻,擇吉日合葬一塊。

    這事不久就傳到杭州城裡的一個大書院,這書院有三百六十名弟子。先生出了個題目,名叫“梁山伯與祝英臺”,叫弟子們做文章。弟子們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人都寫了一篇文章,共有三百六十篇。這三百六十篇文章,篇篇勿同,以後流傳到各地,就是現在各種不同的梁祝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饅頭蒸好以後為什麼底下會有像黴點一樣的黑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