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女碧玉
-
2 # 夏然情緒空間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如果要你從家去學校,除了甩這兩手走過去,還可能選擇怎樣的交通方式呢?騎車?坐車?搭地鐵?踩滑板?或者踩著高蹺?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比利的法裔美中國人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創意:乘熱氣球去學校!於是這位比利老兄基於這樣的創意,寫作了一本書《二十一隻氣球》,居然大受歡迎,1948年獲得了紐伯瑞獎金獎。
人生就是如此奇怪,我們的大腦在原生家庭中醞釀、萌芽、生長、蛻變或者扭曲……在兒童逆境研究中,28%的受訪者在兒童時期受過身體虐待,只有36%的受訪者在兒童時期完全沒有不良經歷,而高達12.5%的受訪者在兒童時期遇到4種以上的不良經歷。大腦決定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態度,這個世界影響著我們,我們也影響著這個世界。是什麼讓比利擁有一個充滿創意的大腦?很難說完全來自於大腦的自生自滅,一定有一些元素來自於原生家庭,因為那裡營造了大腦最早期的生存環境。
所以當你產生想要擺脫原生家庭念頭的時候,其實你會發現自己有多荒謬。或者你可以先問一下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1、你是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嗎?
2、你能夠接納自己身心的缺陷或者問題嗎?
3、你究竟是想擺脫原生家庭?還是想擺脫某種痛苦?或者是擺脫某個人?
這些答案無須告訴別人,你可以寫在日記本里,一個幫助你擺脫“痛苦情緒空間”的小助手。大約一週左右監控一下自己對於痛苦情緒空間的感受,下面提供你一些參考的樣式,在情緒定義上,準確的勾畫自己的感受,同時你也可以將自己記憶中對原生家庭無法容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記錄下來。
當我們身處“痛苦情緒空間”的時候,一定需要一個隨身的“情緒冊”,用於提高我們對於情緒的覺知。
也許你的情緒狀態超越這上面所寫,建立你自己的,將“痛苦情緒空間”拆分,儘可能的細化。
將具體的事件,逐一記下來,非常重要!
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就會閃回到很多原生家庭的感受,熱愛、憤怒、悲傷、恐懼、甚至痛苦,哪一種是你的感受呢?我們的回憶有兩個獨立的提取系統,有意識提取和自動提取,而這兩種分離的加工過程,彼此獨立互不干擾。對於原生家庭的記憶更多是屬於自動提取的範疇,而且是自動疊加的提取,不可抗拒,不由自主、不自覺、被動、無法抵抗。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存留下的是愉悅的回憶,那麼你就會很享受當下的感受,但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留下的都是痛苦,那必然會讓你再次陷入痛苦情緒空間。佛洛依德曾在七八歲的時候,被父親責罵:“這孩子這輩子怕是廢了!”於是他一生的夢中,都在向父親羅列自己的成就。
坦白說,我們無法擺脫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除非切除大腦中的某些與記憶關聯的結構,因為海馬體和杏仁核是我們痛苦產生的根源。痛苦情緒空間之所以產生,不僅因為原生家庭的記憶,更因為我們自我防禦系統的開啟,所謂痛苦就是在長期的應激狀態下無法掌控的感受,最簡單的方式可以利用嗅覺系統直接作用於我們的大腦。
這裡推薦以下幾款芳香氣味的精油,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尋找到你自己的情緒空間氣味
總之 ,當我們的身體處在令我們恐懼或者巨大壓力的情境中,比如你所提到的痛苦情緒空間,那麼我們的進化基因就會讓身體時刻做好準備,心跳、呼吸和肌肉都會提高戒備,此時你需要做的是讓身體平靜下來,換一個空間,一個你自己可以掌控的平靜情緒空間。
既然有原生家庭,就一定有再生家庭,所謂原生家庭就是我們生下來就有所依賴,必須依附著長大,無法自控的家庭,在那裡我們體會到了阿德勒的自卑。所謂再生家庭,就是一個由我們自己的能力去創造、組建、經營和管理的可掌控的家庭,在這裡我們體會到了阿德勒的超越。
所以不想要去擺脫原生家庭的痛苦情緒空間,你越想要擺脫,你所付出的精神殤就越大。安靜的等待時間去療愈,同時去創造一個可掌控的平靜情緒空間,讓心慢慢療愈。
畢竟每個原生家庭都曾經擁有過這樣的時光:
-
3 # 楊曦
原生家庭就像小樹一樣,是帶著童年的傷痛一起成長的。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群一群的,哪怕是獨來獨往的也會聚集在同一片地區,而不是分散到各地,同時,因為聚居的關注,所以他們都非常像,很容易就等分辨他們的類別,但如果距離比較遠,即使是近親,也會千差萬別,例如河馬跟鯨,有多少人會想到他們倆居然才是正兒八經的親戚?
所以,改變原生家庭影響的唯一辦法就是遠離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環境,但不是讓你不孝,這個跟孝道是兩回事。
對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想要徹底解除影響幾乎不可能,因為它就是你曾經生活的一部分,沒了這一部分,個人的生活就不再完整,即使失憶,由原生家庭產生的潛意識依然不會“放過你”。
面對原生家庭,能做的只有改善它的影響,讓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不干擾的程度。
要想做到降低影響,需要做到找到源頭,放下執著,面對當下,展望未來四步,做好這四步才能徹底控制原生家庭的影響。
-
4 # 思源心理
如今,“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已經普及到爛大街的程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童年時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一個人性格、三觀乃至人生中的各種關係,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而現實情況是,我幾乎從來沒見過全然成長在幸福氛圍裡的孩子。但當我們過分強調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把成年後的所有境遇(多數是負面的)都歸結於父母的問題。
我離婚3次了,大概是因為我父母的婚姻不幸。
父母皆禍害……
也許,你也會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原生家庭的創傷,但看過訪談節目《不可說》關於丁克的這期,你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
01
幸福,不問出身
這是三對陌生人之間的對談,對談的爭議點在“是否丁克”。
三個人始終堅持丁克,另外三個人則持不同觀點,但這6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都來自各自不幸的原生家庭。
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不合格的父母,痛徹心扉的傷害,但是長大以後的他們,卻走向了相反的人生。
先看看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而選擇丁克的3個人。
▍李座峰,39歲,丁克,曾有人對他說:丁克是反人類罪。
之所以不要孩子,來自父親給自己的陰影。父親在他心中,一直是一個恐怖的存在,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立各種規矩,不聽話就挨耳光,一個接一個。
你會害怕自己做父親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座峰說:對。
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父母,以及粗暴的父親,讓他對婚姻和孩子失去了信心。
▍方曉,已婚,丁克。
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早熟,明白一個孩子對自己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父母吵架會說:因為你,我們不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當父母之後,能不能給孩子這麼多東西。
▍楚忱,單身,丁克。
她成長在父母嚴厲的家庭,“你不能有要求,給你什麼就吃什麼。他們給我買的一副乒乓球拍,我考試得雙百買的,現在還在我家。”
你跟媽媽不談心嗎?
不談。
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氛圍,和後來的人生經歷,導致他們決定不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子嗣,這個決定無疑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但是,節目中的另外3位嘉賓,同樣成長在不幸的家庭中,卻活出了另一番模樣。
▍李娜,現在是3個孩子的媽媽,曾經為做試管嬰兒,花了700萬。“我就是要生。”
她從小成長在父母的打罵聲中,最惡劣的一次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准她哭。因為成長在不幸的家庭,所以她格外認真地要靠近幸福——
“我小時偶家庭是離異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福,很早出來打拼,當然是希望早一點有一個溫暖的家會比較好。”
所以就算冒著生命危險,她也要生孩子。
▍嚴旭,31歲,兩個孩子的媽媽。
小時候父母離異,但不影響她成年後的幸福。
▍王嫣雲,26歲,一個孩子的媽媽。
她也是父母離異,只能被動地順從父母分離帶來的後果,而孩子的到來,讓她意識到,做父母是一件有主動權的事,她要成為媽媽,告訴她原生家庭的父母,什麼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有了孩子,像撿了彩票一樣。
類似的不幸,卻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一種是,我相信我能創造自己的幸福;另一種是,我再努力也只會重複不幸。
這些,都是原生家庭刻在我們身上的烙印,沒有人可以避免。幼時的你,只是一張白紙,只能任別人在上面塗塗畫畫而沒有反抗的餘地。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會變成惡龍,餘生我將傾盡全力避免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我經歷過它,但我未來可以選擇不成為它,這就是原生家庭交給我們的功課。
02
如何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
當我們不幸的成長於負面能量的原生家庭,與其把所有矛頭都指向父母,抱怨和指責父母的不是,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不如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王嫣雲一樣,你的每一天都可以像中彩票一樣,掌握主動權,把幸福活給自己看。
1.重新認識自己武志紅在《身體知道答案》一書中提到:
“假若父母喜歡否定自己的孩子,結果這個孩子進入學校後,就會有‘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意象,而他為了捍衛這個自我意象,成績會一塌糊塗,這反過來又成了支援‘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意象的證據。
所以,要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關鍵不是去做積極的暗示,而是重塑自我意象。”
那麼,你需要做的,也許是把父母的那些評判和詛咒放到一邊,靜下心來和自己做聯結,認真想一想你究竟是誰,你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人,你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
2.對父母不含敵意但堅決每次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童年經受過心理創傷的孩子,成年以後對父母帶有極大的怨念。
有人會習慣性和父母對著幹,似乎是在以叛逆的方式去爭奪自己的主權;
有人極力想要扭轉父母的觀點和想法,希望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有人乾脆逃得遠遠的,不願再和父母有任何的溝通甚至瓜葛。
我有一個朋友,多年前早已考取了二級心理諮詢師,但是至今和我聊到自己那個強勢的媽媽,重複最多的一句話依然是:
“我真搞不懂,我跟她講了那麼多道理,她為什麼就是不能改變呢。”
然而,當我們提及原生家庭的課題,也許首先需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改變一個人,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應對方式。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真正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那麼,你不會再去刻意強求父母的認同,不會再那麼在意父母的想法。
心理學家科胡特提過一個說法:“不含敵意的堅決”。在對待自己的父母時,你也許可以嘗試這個態度。
3.你可以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
坦白講,我自己其實也揹負著典型的原生家庭課題。《不可說》中提到的,父母的嚴苛與強勢,習慣性的批判與指責,那些類似的痛苦場景,如今依然歷歷在目。
很多年前剛接觸心理學時,每次看到涉及原生家庭的深刻影響,我都感同身受,恨不得把書捧到父母面前,痛訴他們當年的教養方式給我造成的心理陰影。
那些委屈和不甘都是真實存在的,那些無奈和悲傷都無從遁形,我一度為自己感到絕望,覺得為什麼會遇到這樣不通情理的父母,甚至會自憐自艾的覺得自己活得毫無意義。
直到後來,我看到一句話:別人以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那一定是你允許的。
我很認真地反思:
為什麼父母總是否定我的價值,其實我自己內心也沒有真正認可過我自己;
為什麼父母總是強勢安排我的一切,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真正讓他們放手的資本。
當我開始看到自己內心的怯懦和卑微,我開始能夠理解父母的強勢和霸權,看到他們在錯誤的表達方式下,隱藏的那些擔憂和無力。
同時,那麼多年以來,我突然意識到,在我對他們的怨恨之下,原來也掩藏著愛與期待。
我開始試著去接納這樣的事實,包括我們彼此對對方的傷害,我們都在以錯誤的方式處理這段親子關係。
當你能夠理解事情的癥結,一些心結哪怕暫時不會那麼容易化解,至少你會讓自己釋然和豁達一些。
電影《我殺了我媽媽》講述了十六歲的兒子和媽媽“相愛相殺”的糾葛。青春期碰撞更年期的狀態,兩代人的隔閡,在最敏感的年紀遭遇最難體諒的境地。
片中,兒子雖然從始至終無數次對媽媽咆哮“我恨你”,但每一句狠話的後面都掩藏著難以割捨的深愛與無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內心對媽媽的一段表白:
親愛的母親,我只信任你
這個迷惑人的世界上到處都是陷阱和漩渦
把我脆弱的小舟傾覆
我多想一直躲在你溫柔的懷抱裡
永遠都幸福快樂
愛,最偉大,也最容易帶給我們困惑與痛苦,卻終究是化解這種痛苦的唯一解藥。
原生家庭必然會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課題,需要在漫長的歲月裡慢慢地和自己磨合。不幸的原生家庭也許會讓我們走得蜿蜒而艱難,但不妨礙殊途同歸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能量都是相互的,仇恨只會吸引仇恨,敵意只會招致對抗,唯有愛,才能吸引愛。
-
5 # 芒讀心理
人為什麼要一邊熱愛故鄉,一邊遠離家鄉呢?
先說本能。按照我們的本能需求,就是向上走,往高處走,跳出舒適區,彷彿從這個圈子裡跳了出去,就能到更大的一個圈子。
關於“舒適區”,這個雞湯剛火的時候,確實帶領了一股湧動著的離職潮。但是那些離職之後自己去創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呢? 稍微在網上一查,得到的資訊大多是“後悔創業”,“人都是想不開了才出來創業”等等。
那麼,創業成功的人有嗎?肯定是有的。這個機率大概就是,你回老家時,你媽對你說過的,隔壁老誰家的那個小誰,初中沒畢業就自己出去闖了,現在在北京/上海自己做生意,做的可大了……
所以,現在沒人再敢勸我們輕易跳出舒適區了,因為大家都漸漸明白一個道理: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一份工作,做的好,做到極致,做到讓自己生活舒適的地步,這就是你的成就。也許跳出了這個圈,你什麼都不是了。
逆境不能讓我們成長更快。因為那些成功的人,其實都是經歷很多個順境,偶爾遇到一些無傷大雅的逆境,一抬腳也就過去了。如果逆境鍛鍊人,那為什麼動物們每年大費周章的成批量遷徙呢?為什麼我們其中一部分人的祖先要闖關東呢?
都是為了找到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物種存活率。所以逆境不能鍛鍊人,順境也不會埋沒人。
說話到這個問題:怎麼才能真正擺脫掉對原生家庭的親情與痛苦呢?這裡面的親情,更多的像是我們遇到都順境,這裡面的痛苦,大概就是追求圈外更大更高的目標生活而產生的矛盾和痛苦。
只是,這痛苦並不是生長在原生家庭裡的,而是我們有限的認知範疇裡自己生成的。原生家庭代表了過去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代表了新時代的種種變化,這期間的矛盾和痛苦,並不是一個人與一個家庭的痛苦,而是一代人與一個故土的情結。
我們一邊遠離家鄉,一邊思念著回不去的家鄉。我們一邊熱愛著那個生養我們的家庭,一邊辯證的脫離掉那些桎梏。
-
6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傷害,並希望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不論怎麼反抗,這些影響似乎都無法完全擺脫——太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係、社會功能、人格特質、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標準,可能都殘存著父母的影子。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父母可能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我們根本意識不到”的影響?我們該如何超越他們的影響?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嬰兒,生活在遙遠的遠古時期,身邊時刻隱藏這種種致命危險。這時,如果你想保證自己安全的活下來,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是抱緊爸媽,寸步不離。
這樣,你就會因為有人保護而成功活下來,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許你之後不再需要父母的保護,但你依然會不斷尋找這種“安全感”。
於是,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體形成了一套依戀行為系統。這套系統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一生。嬰兒往往會形成和父母一樣的依戀型別,而嬰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和我們之後一生的依戀行為有著很大關聯。
這種“代際遺傳性”,造就了你和父母無法避免的相似性。
“依戀”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
那麼,依戀模式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係、社會功能、人格特質的?Mary Ainsworth在對 John Bowlby 的 "attachment theory" 基礎上,提出了“內部工作模型”:個體在依戀模式的影響下,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組織或取捨。我們會在自身依戀模式的影響下,去預測別人的反應,從而決定自己要怎麼做。如果你的父母總能恰到好處地針對你的表現給出合適的反饋,你便更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戀”,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情感也會得到很好的反饋。所以你在生活中,也更願意真實地坦露自己的情感,自如地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規則。如果你父母很粗暴,他們的溝通方式讓你覺得:“我媽媽不懂我,她無視我的情緒,讓我更生氣和難過”,你就很可能形成“迴避型依賴”,開始壓抑、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漸漸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對男性來說,這種從小學會的“克服”而不是“表達和接納”情緒的方式,很可能會伴隨自己一生,堅信“男兒有淚不輕彈”,在他的二十、三十歲,都會嚴格遵守“有淚不輕彈”的標準,成為一個看起來很“堅強”的人。所以當我們長大,依戀模式已經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在意識上很難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它的影響下,我們會主動調動自己的注意力,去注意我們想注意的部分,忽視我們不想看到的部分,以此來支援我們通過依戀得到的、對他人行為的預期。這套工作進行的越順利,我們就會覺得事情的發展越合理,這種合理性又會再次加強這些規則的內化,從而使這套機制在我們的身體裡越來越成熟。如果說,在我們嬰兒時選擇依戀是為了“求生”,那麼在成年時後我們去選擇維持這樣的模式,則更多出於一種“自我保持”的需要。這些規則,是我們人生中或許開心或許傷心的經歷“教會”我們的,而我們也在不斷地用它們來指導我們預測生活,通過預測進行行動,最終行為的結果往往會說“看吧,我早就這麼想的!”
“依戀”對我們事業、家庭的影響
近期一些研究發現,依戀模式會對我們當下的事業、家庭產生間接影響,比較有趣。1. 工作場景中的依戀在工作中,領導、上級擔任著保障員工安全的身份,也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為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從依戀的角度看,工作的時候領導就會被我們視為依戀物件,我們和他的關係也是一段關鍵的依戀關係。既然可以從依戀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和領導的關係,那麼自己依戀的風格自然也會影響到工作的表現。在父母影響下、形成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信任領導和同事,看事情總喜歡看積極的方面,對自己的期待也總是更加樂觀。一旦在工作中遇到苦難,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傾向於尋求幫助。被父母影響形成迴避型依戀的人,則更有可選擇自己死扛。2. 婚戀依戀對於婚戀關係能不能用依戀理論來解釋依然存在爭議,當它滿足一些條件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把自己和伴侶的關係理解成為一段依戀關係。在一段婚戀關係中,不同依戀型別的人會有不同的偏好。Brennan、Clark 及 Shav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安全型和沉迷型的個體都喜歡通過身體接觸來表達情感, 迴避型和恐懼型則都不喜歡與依戀物件進行身體上的接觸,。依戀型別還能對性行為取向作出預測,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戀個體對其性夥伴是充滿友情的、關心的;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 對性夥伴缺乏同情、缺乏無私的愛;沉迷型依戀個體對性夥伴抱著一種佔有、依賴的態度;漠視型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對性夥伴缺乏無私的愛,也無佔有慾。
我們有沒有可能超越父母的影響?
看了上面這些,你或許覺得由我們成長的經歷所塑造的依戀模式是無法撼動的,我們似乎註定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然而,心理學家們卻發現有一些並不是安全型依戀的父母成功的養育出了安全性依戀的孩子,這意味著我們有潛能去超越自己的歷史,衝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下面從幾個方面入手講一下,我們該如何超越父母帶來的影響。
內省法對於成長曆程中經歷的事情,再次回憶並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學會寬容。由於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承受能力並不是很好。然而當我們用現在的、較為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檢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回溯過去的創傷記憶的時候,其實傷口也會變小。當我們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著愛不在身邊,也許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我們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要故意傷害我們。試著去諒解和饒恕自己的父母。2、記錄法可以通過記錄的方法,來分析情緒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在惡性情緒爆發時(怨天尤人,格外埋怨父母的時候)更好的克服與控制。記下那些情緒反應特別激烈的時間,嘗試寫“情緒日記”,仔細細想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人又“情緒過激”的反應,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對於自己的成長,心理創傷的回覆會有很大的幫助。當進入“情緒過激”的“危機”狀態時,就即時反省,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潛意識中種種的心理運作。長時間堅持有意識的省察、思考幫助我們逐漸學會控制情緒。3、生命線回溯法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嘗試克服不良家庭影響所形成的後續反應。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時間和對家庭的歷史,可以作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方法如下: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比如你記得在五歲時,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麼就在線上寫“5“,然後把這個美好的回憶記在 “5”的上方;七歲時,因為數學沒學好被爸爸打了一頓,這個負面 的經驗就寫在“7”的下面等。然後,通過分析,重溫溫暖經歷,淡化不好記憶,幫助自己減少或有意識克服因家庭傷害所形成的影響。4.尋找一個傾訴者找到一個自己認為特別有安全感並讓自己有傾訴慾望的人做傾聽者。安全感是每個人的心理需要。去找到這樣一個讓我們有安全感的人——可以幫助我們保守我們的祕密,也不會因我們談了某些深入的問題,而對我們產生異樣看法。同時,其實我們也要自問能不能成為那個有恩慈、多傾聽、少論斷的人。當我們自己成為真正傾聽、接納、了別人的人的時候,本身便在其中獲得醫治(孫燕,2015)。所以呀,即使我們已經被“被動地”塑造成了一個樣子,但成年的我們仍然擁有改變的方式。永遠不要拒絕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可能性啊。參考文獻:孫燕. (2015).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幫助孩子走向Sunny. 讀寫算:教師版(17), 116-116.
-
7 # 普適心理
用最普適的語言,解釋最複雜的心理。
某著名心理學家說,給我一打嬰兒,我可以想把它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我們現在知道,這種觀點完全忽略個體意識的主觀能動性。我想就是給他兩打嬰兒,他也很難做到,尤其放在現在這麼複雜的社會環境的當下,更不可能。
曾幾何時,當我們在抱怨來自原生家庭的是是非非時,我們何曾沒有想過做一個完美的、理想的父母,我們何曾不像華生一樣,我可以把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什麼樣。事實呢,理想在現實面前有時就是那麼不堪一擊,等我們有了小孩,你才會發現,“神獸”這個叫法怎麼那麼貼合你的心意。
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成長影響都很大,但前面講這麼多,就是讓我們明白,你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並不是完全由原生家庭決定的,想清楚這一點,是分析理解這個問題的基礎。
這個問題換一種問法,其實就是如何與原生家庭分離?與原生家庭的的糾纏不清,就是沒有做好分離。就像題主問的問題也有點混亂,我們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親情個痛苦對我們的影響,但我們擺脫不了親情本身和曾經那些已成事實的傷害。我們不要所有的問題糾纏在一起,我們首先要學會把問題分離,辯證分析理性看待,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一、自己問題與父母問題進行分離。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人能交出完美的孩子。當我們能夠成熟的思考自己的問題,就要學會自己去完成自己人生課題的實踐研究,尤其當我們看到父母的問題時,不要沉浸於因果關聯,既成的事實重要的是怎麼面對,更不要想著去幫他們解決,自己課題只能自己去解決,不要總是覺得了解一點像原生家庭這樣的詞彙,就父母指手畫腳,過多幹涉只會越陷越深,越難分離。
二、成長問題與原生家庭進行分離。
原生家庭對每個人成長影響都很大,但成長鐘的問題並不是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和決定的,學會辯證理智地看待原生家庭的對自己個人成長的影響,是做好與原生家庭分離的關鍵環節。我們要與原生家庭分離,首先就是要與原生家庭和解,去接納自己的經歷,總廣博的愛去融化那些過去的傷害,不要然後原生家庭的不幸再次左右我們現在的人生。與原生家庭和解,與過去和解,放過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三、現在問題和過去問題進行分離。
家庭關係複雜性就是在於很容易在生活中,吧過去的問題和現在的問題混淆外一起。比如教育小孩上面,教育方式搶很容易與父母發生分歧,一有矛盾,馬上就是過去怎麼樣,講不清道理了就是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過去也沒見你培養的怎麼樣,蠻不講理的一刀切,兩代人之間都是為了下一代,但就是不愉快。這就是典型的把現在的問題個過去問題混淆一通。這個問題很簡單,怎麼教育下一代是作為監護人父母的責任,這是邊界,雙方都要遵守。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必須誰來解決,大家想辦法解決就完了。比如父母嚴厲的教育方式,讓你不自信,影響你現在的人際交往,現在要解決你的人際關係問題,讓父母跟你道歉或者父母對你全世界最溫柔也沒用。
告訴父母,我是我,你是你,不是冷漠,而是尊重,這才是“大愛”。
-
8 # 釋心黃老師
原生家庭會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對人的發展產生影響,不同原生家庭里長大的人,三觀、性格、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受到嚴重影響的人會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對人對事都沒有底氣,這樣的人性格多半孤僻一些,不喜歡交朋友,嚴重的可能患有抑鬱。
一、影響生活態度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不管我們想不想承認,基因就像是刻在靈魂深處的烙印。先是影響性格,繼而影響生活態度,到最後可能就影響了整個人生。就是自己特別想要逃離他們的控制和思路,卻又驚恐的發現自己跟他們越來越像。
二、影響人生格局
臨近年關的時候,她和母親逛街,看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母親拉住想要離開的她,從錢包裡掏出了100塊錢,遞給了這位乞丐,說:“新年快樂。”後來,母親是這樣解釋的:竭盡所能地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因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從那以後,她自己也學會了與人行善。這是父母對孩子人生格局的影響。
三、影響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
父母的相處模式,是我們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等長大了才知道,原生家庭也影響了我們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影響了表達和接受愛的能力。從這種意義上來講,父母不光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也影響了我們下一代。
很多人不能選擇原生家庭,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學會和過去和解才能走出陰影。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為了成長、發展、生活、愛,為了得到保護去表達他們的需要和感覺,為了發展自己,孩子需要獲得成人的重視和保護。面對傷害正常的反應是憤怒和疼痛,但是在帶來傷害的環境中,孩子的憤怒是不被允許的,孩子不能獨自承受痛苦的經歷,就必須壓抑自己的感覺,隔離自己關於創傷的記憶,將加害者理想化。隨後他就會忘記,在他身上曾經發生過什麼(選擇性遺忘,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痛苦)。但童年的創傷經歷雖然被隔離,但是依然儲存在體內,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對長大成人的孩子後來的生活施以影響。在父母那裡得到保護、尊重和真誠的人,其自身完整性在童年時期沒有受損,他們在青少年時期以及以後,都會是聰明、敏銳、有同情心、有極高的感受力的人。他們熱愛生活,感受不到去傷害、殺死別人或者自己的需要。他們使用自己的力量,為的是保衛自己,而不是攻擊別人。
在我們或者自卑或者自戀的父母那裡,我們不過是實現他們獲得自信和自戀感、滿足感的工具,在他們的眼裡看到的只有自己。所以長期被忽視的孩子,要想與原生家庭和解,我們必須要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情緒,感受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那個時候的自己有那種情緒是正常的反應,我們要接納這些情緒,不管這些情緒是否是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先不要直接壓抑,要學會接納,當我們接納了這些情緒,我們的那些傷痛才會慢慢癒合。
所以先要看到自己,才能在原生家庭中,與家庭、與自己和解,才能治癒自己。
-
9 # 福祿4253
想擺脫原生家庭給予的痛苦,此人所受的痛苦應該痛徹心扉,讓人的心靈受到一萬次暴擊傷害。例如歌手張韶涵和自己的母親之間人盡皆知的恩恩怨怨,那樣的親人、那樣的親情曾經讓她備受折磨,痛苦萬分。還有歌手曲婉婷也是同樣的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不愉快的相處經歷,曾經一度心情低落……
世間所有的傷害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都可以淡化,唯獨原生家庭給的傷害更難癒合,受傷的心靈在寂靜的夜晚一個人偷偷舔舐傷口,發出壓抑的如受傷的野獸低沉的嘶吼。我們不能理解和陌生人都可以和善相處人,對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沒有絲毫的寬容大度,傷害自己的親人一點都沒有心慈手軟,顯得如此無情無義。肯定雙方都有錯,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俗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沒有必要評論別人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既然彼此心有芥蒂,為何非要鬧得天翻地覆不可開交,難道彼此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談。也許每個人的素養不同,層次有高低。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人,即使再有理,也會因為自己的爆脾氣而捅出大簍子,促使事情惡化,本來可以輕鬆解決的問題,敗在了壞脾氣上了。所以說,原生家庭的傷害很多原因是因為家庭成員的脾氣性格導致的,人在暴怒下作出的任何決定,都不一定是其本意,那裡有太多衝動的成分。
作為有血緣關係的親人,能原諒就原諒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吧!畢竟這種血緣的親情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如烙印一般無法輕易去除,因此我們都根本無法擺脫原生家庭,不管逃到天涯海角,也擺脫不了。但願時間是一劑良藥,雖不能讓所受的傷痛全部消失,但也會讓你逐漸看淡一些事情,慢慢撫平流血的傷口,直至它癒合結痂。
-
10 # 小窩的前半生
在自己生活的點滴裡,覺察自己不自覺受原生家庭影響甚至複製的部分,改變它!這些行為往往不自覺的,甚至是潛意識的,所以靜觀內心,反觀行為,然後連線很重要。要想越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要有超強的自我意識,必要時求助心理諮詢
回覆列表
擺脫親情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認為原生家庭的思想束縛和思維方式是可以突破的。雖然不能完全脫胎換骨,但是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改變,就像自然界萬物生靈為適應環境,而發生的生物進化一樣,只要孩子自己主動要求進步,各反面的素養都是有可能得到進化的。
首先,孩子要通過努力,走出父母的人際圈子,進入更優秀的人際圈子,細心觀察瞭解她們是怎樣看待世界,怎樣與人相處,怎樣溝通的,這需要孩子結交優秀的人際圈,所謂近朱者赤,這樣孩子一定會被薰陶進步的
第二,孩子自己要不斷學習,讀書,更新自己,拓展自己,接受更先進的思想理念,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豐滿,重新構建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愛情觀。這樣孩子就成為一個精神獨立的個體,父母的落後思想再也不能左右她的思想意志。
第三,孩子都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所以經濟也是獨立的,經濟不依賴父母,孩子更有實力在各方面獨立,不再受父母錯誤的管教和約束
第四,孩子各方面都獨立的情況下,可以反過來影響父母,在思想觀念上帶著父母一起進步。如果父母依舊抱殘守缺,孩子除了盡些子女孝心外,是可以和父母各自獨立,互不干涉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孩子真正做到精神獨立,物質獨立,社交獨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原生家庭帶給他的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