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軍abc

    林州十大傳說故事?

    林州龍頭山的傳說

    在林州城東的龍頭山頂,矗立著一座高約20米的7層古塔,這就是文峰塔。關於龍頭山及文峰塔,在當地還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民間故事呢。

    相傳古代林縣曾是一片大海,大海里有條蛟龍叫青龍,它不但能長高,還會晝伏夜行。由於地殼變化,原本的汪洋大海後來就變為一片陸地,那條青龍就變成了現在的龍頭山。

    明代萬曆年間,林慮(今林州市)來了個開明縣令謝思聰,是河北滋陽縣人,他倡導興修水利,為了解決人畜飲水困難,便在縣城南關修了一個很大蓄水池,起名叫阜民池,這個池子裡清水悠悠,水質甘甜,永不枯竭,當地百姓稱之為“聖水”。

    這條多年沒水喝的龍,聽說了這個事,就想把頭伸到阜民池中去喝水,據說它只要能喝到阜民池的聖水,林縣就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並且還會出一斗芝麻那麼多的官呢!

    若干年後的一天,一個“南蠻子”路過此地,看出了其中的奧秘,心裡便想,千萬不能讓這條青龍喝到阜民池的水,如果真要喝到那個聖水,豈不是要出一斗芝麻官嗎?要知道從古到今,南北便有對抗,南方人始終不願意讓北方人佔據上風。果能如願的話,那我們南方人不就被北方人給統治了嗎?

    想到這裡,這個詭計多端的傢伙便面見了當時的縣令,這個縣令是個舉人,肚裡喝過不少墨水,開始並沒有把這個長得又黑又小的傢伙放在眼裡。看到縣令不買他的賬,這個“南蠻子”便故弄玄虛:“城西的林濾山,峰巒聳立,壁立千仞,謂之虎山,城東山矮勢緩,綿延起伏,謂之龍山。左右兩山一龍一虎,右高左低,“虎”強“龍”弱,龍虎相鬥必有一傷啊!”

    看到縣令態度有了些許變化,這個“南蠻子”趁勢又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列舉了在從明崇禎丁丑到清康熙丁未的三十年間,林州先後有楊汝經、劉遠芳、牛應徵、閻鶴升、王輔遠、牛君藩、王鼐、劉澤博8人考中了進士,相當於平均每隔三四年,就有一名林縣人金榜題名。然而,自劉澤博之後的140餘年間,林縣卻再也沒出過一個進士。你看一下,是不是其中有什麼玄機啊?

    說到這裡,縣令似有所悟,忙向這位“南蠻子”請教如何能時來運轉、重振文風,這位“南蠻子”說:在此山上建塔,命名“文峰”(重振文風之意),壓住龍頭不動,免去龍虎相鬥就能萬世安康。縣令聽完便如法炮製,大興土木,欲在龍頭山上建塔,可惜半個月下來,才蓋了三層。到了傍晚,龍猛地一抬頭,呼嘯了三聲,”嘩啦啦”剛蓋好的三層塔倒了下來,砸死了三個衙役,砸傷了20個武士,縣令氣得直跺腳,一度要拿這個“南蠻子”興師問罪。

    這位“南蠻子”面對這個陣勢,早已被嚇破了膽,眼見自己黔驢技窮,趕緊就向自己的師傅求助,但是他並沒有實話實說,而是編造了個謊言,說林縣的這條青龍是條惡龍,在當地興風作浪,無惡不作,如不把它降住,當地百姓就會罹難。

    師傅輕信了他的讒言,便使了個法術,把徒弟說的話原原本本稟報給天上的雷神。雷神一聽,大發雷霆,一瞬間,風雲突變,天上響了三聲巨雷,把青龍給炸昏了,縣令便趁機讓手下一口氣搶建了七層石塔。

    塔建成以後,青龍被壓在地上,苟延殘喘,兩個鼻孔氣呼呼地冒出了兩股白煙,白煙高過七層石塔,變成了一群白鴿飛向了遠方。青龍僵直了,後來就變成了一座山脈,人們管它叫龍頭山。

    青龍被七層石塔壓住以後,到死也未能喝上阜民池中聖水,林縣原來能出一斗芝麻官的風脈被破壞殆盡,結果出了一斗芝麻匠。每年十多萬建築工匠走出太行山,到北京、山西、東北等全國各地去搞建築,由原本的官宦之鄉變成了建築之鄉。

    也許是歷史的巧合,自建塔以後的清道光乙甲(1848)至光緒癸卯(1903)的55年中,從林州這塊土地上,又走出了申逢吉、劉曦、田景瀛、李詩濂呂慎修、董應遴、李祖光、李仲鸞、逯懿、李見荃、呂慰增、張家駿等12位進士和50多名舉人。其中1853、1860、1862都是一年雙進士,三個年頭出了6位,有的還是一門三進士、一門雙進士。然而,從史料記載來看,這些成績卻根本沒記到文峰塔的賬上。

    林縣的文峰塔始建至今,已經260個春秋,重修至今又170餘年。在此期間,它經歷了多次地震,遭受過無數次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卻安然無恙,如今仍巍然屹立在龍頭山之巔,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俄羅斯目前的外交環境?你覺得有哪些國家會力挺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