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教學前沿

    滿江紅·小住京華

    秋瑾 〔近現代〕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獨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時間,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國家四面受敵,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八年來空想著故鄉浙江的風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麼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身子不在男兒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麼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裡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溼了我的衣襟。

    註釋

    滿江紅:詞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後改今名。

    小住京華:到京不久。小住,暫時居住。京華,京城的美稱,這裡指北京。

    秋容如拭: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

    四面歌殘終破楚:國家四面受敵,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這裡是指列強逼近,中國前途危殆。此處用《史記·項羽本紀》“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故事。

    八年風味徒思浙:八年來空想著故鄉浙江的風味。八年,作者光緒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結婚,到作詞時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苦將儂:苦苦地讓我。

    蛾眉:美女的代稱,這裡指女子。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還,仍然。未,不。屑,顧惜,介意。

    烈:剛正,不輕易屈服。

    因人常熱:為別人而屢屢激動。熱,激動。

    末路:路途的終點,比喻失意潦倒或沒有前途的境地。

    莽(mǎng):廣大。

    青衫溼:失意傷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詩義。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為官職最低的服色。▲

    創作背景

      秋瑾19歲時,嫁給湖南人王廷鈞。王廷鈞是一個暴發戶的浮蕩子弟。1898年前後王廷鈞用錢捐了個戶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隨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間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並在當時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立志要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婦女獨立與解放。

      

    賞析

      這首詞是言志之作,表達了作者匡國濟世的凌雲志向。1903年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子芳發生衝突,從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後由吳芝瑛出面調解,而秋瑾下決心衝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不久即東渡日本留學。

      詞的上片寫與王廷均結婚八年,表面上過著富貴人的生活,實際上是“奴僕不如”的生活,如今與其決裂,突破家庭束縛,實現了“求自立”的願望。“苦將儂,強派作蛾眉”進一步說明表面上過著貴婦人的生活,實則奴僕不如的“八年風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對貴婦人的生活,並不留戀,相反加以蔑視。上片主要表達了作者自己初離家庭時的矛盾心情,別具匠心。

      詞的下片寫詞人雖有凌雲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溼衣襟。作者雖是女子,但卻有一顆男子之心,所以能衝破家庭牢籠。平日她雖以肝膽相照,真誠懇切,但不為世俗所瞭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離家以後,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處去尋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將會受折磨。想到這一點,作者不覺傷心落淚,也是很自然的。這種擔心和憂慮,真實地反映了一個革命者剛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狀況。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這四句是深入淺出的鑑湖女俠的自我寫照,她運用“身與心、列與烈”兩句四字諧音和意義不同的顯著變化,來表達她的抱負、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轉變,正是上接“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這兩句進一步的思想發展。緊接著表明她是一個“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著這麼一個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著男裝獨自去看了一次戲,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發出“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這樣的浩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的TABLE函式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