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77305238299

    人生有了理想和目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之付之於實踐當中,“豈餘身之殫殃兮,恐皇與之敗績”,慳吝小人在楚王面前說著阿諛奉承的話,卻不幹半點事實,只知“偷樂”,更讓屈原感到不安的是,原先有著高潔品質的人在這種環境裡也慢慢變節,於是他哀眾芳之蕪穢。現實情況對屈原來講如此不利,他將如何選擇呢?既然生不能得志,那就選擇死吧,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但是,不論是誰,在面臨生與死的問題時總是要再三思索一番的,其實,屈原他自己也知道,如果自己死了,那自己的美政思想、自己的遠大抱負就只能隨著微風消失阻礙歷史的塵埃裡,但是如果自己堅持下來,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楚王突然覺悟提高了,說不定就能任用自己。歷史上的楚王本來大多都是沒有什麼主見的人,就算是自己送出去的銅也會想在後悔的時候要回來,何況是一個人,也許他在某天醒來之後突然想起發配到外地的美男子屈原,他就回心轉意了呢?

    不論怎麼樣的假設,反正,屈原在這時生的慾望戰勝了死的念頭。他想流放就流放吧,反正只要我的心志品格沒變就好,反正不管世人如何渾濁,我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絕不動搖就好。其實,說到這裡,我真的是很佩服屈原,在當今社會,多少人在現實的威武、富貴中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放棄了自己堅守的道德規則。聽周圍的同學說,很多人都不喜歡屈原,他們認為屈原太理想化,不切實際,但是,也許我們之所以還距離成功那麼遙遠就是因為我們堅持的還不夠吧。

    就像我們平凡的人們一樣,在我們受傷的時候,我們需要安慰,屈原也需要。屈原比我們大家都要慘很多,在流放的途中沒有人能理解他的心情,沒有人肯跟他說一句安慰的話,人的意志是頑強的,當別人給不了自己溫暖時,我們也可以自我療傷,於是屈原自勸。從上古到夏周,以古喻今,以典論實,二百餘字卻包羅戰國以前的興衰史,涉及了舜、啟、五子、寒浞子、殷紂等眾多人物,大量用典卻不顯堆砌,反而豐富有力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可謂古今興亡,盡數道知。雖然自我安慰表現了屈原內心的糾結和矛盾,但是即便是此時,屈原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這份難能可貴的執著世間有幾人擁有?

    他上天求索卻都以失敗告終,求宓妃失敗,是因為他覺得對方是貪圖享樂之人;求有娀氏之佚女失敗是因為“媒人”鴆鳥說對方輕佻,自己想前去求證卻不得;沒辦法只有三求虞之二姚,卻依然以失敗收場。但是,靈氛在替屈原占卜時還是希望屈原不要放棄。這足以說明,如果當時的政治環境能稍微好那麼一點點,那麼屈原他絕不會走上不歸路。

    從第九段開始一直到篇末都是脫離現實的想象,從天上到地上,人物繁多,意象紛呈。這些一方面表現了屈原自己美好而熱烈的理想追求,一方面也是被現實沉重打擊,被流放而心有不甘的痛苦。由此可見,屈原的浪漫主義也有被現實所迫的因素。

    與此同時,他的“長太息以掩淚涕,哀民生之多艱”又有現實主義意向,讓人禁不住心中一慟。“餘心之所善,雖九死猶未悔”、“何方圓之能周”、“伏清白以死直”等等又表現其不隨波逐流,不屈於現實黑暗的志向和節操。一句“鷙鳥不群”更是孤標傲世,既表明自己清白之志向又蔑視了無恥小人。“苟不直,毋寧死”,何等的情操!

    其實就算不從文章結構、語言藝術上去分析《離騷》,不去說離騷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之著作。我們僅僅只來看屈原在其中的心理變化也能得到很多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比如理想,理想之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是航行路上的指明燈,但是,我們有多少人曾迷失自己的航向?屈原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是最打動我的地方。還有就是屈原瑰麗的想象,記得曾經有人說屈原是瘋子,但是,你能否定他的想象力之豐富嗎?一個缺乏想象力的人是很可悲的,所以如果我們去刻意抹殺一個人的想象力,那簡直是一件殘忍的事情。

    其實,相信內心有過掙扎和絕望的人會對《離騷》產生別樣的共鳴吧,屈原是如此堅強,當現實的黑暗讓他絕望的時候,在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不是頭腦發熱,不經思考就憤怒地選擇自殺,而是仔細斟酌、反覆思考,儘管最後,在現實的威逼之下他還是投江而死,但是,我始終認為是慳吝小人剝奪了他生的權利。本人非常不在贊同的是有人認為屈原在現實面前要低頭,如果每個人都屈服於現實、安於現實,那社會將沒有辦法繼續進步吧。或許觀點激進,也的確是一家之己見,望有觀點不同者切磋借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男朋友相處總是自己一味的忍讓包容感覺好累,你們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