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扒糞機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赫普納的第4裝甲叢集作為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突擊力量,分第41摩托化軍左路、第56摩托化軍右路攻擊蘇西北方面軍。曼甩鍋的第56摩托化軍下轄第8裝甲師、第3摩托化師、第290步兵師和黨衛軍骷髏師。首要的任務為突入蘇軍縱深,佔領杜比薩河渡口,進而攻佔西德維納河上的迪納堡,替北方集團軍群打開向列寧格勒進軍的通道。

    回憶錄中曼甩鍋這樣回憶,第56摩托化軍必須在頭幾天突入蘇軍縱深80公里,佔領艾羅加拉附近的杜比薩河渡口,再不顧及友鄰是否與他保持協同,孤軍深入奪取西德維納河上的橋樑,攻佔迪納堡。

    進攻前,曼甩鍋回答他人疑問時,曾言道如果四天之內到不了迪納堡,德軍就無法指望完好無損的佔領渡口。

    曼甩鍋在德特種部隊勃蘭登堡步兵第800團的化裝奇襲下,於6月26日晨完整的奪取西德維納河上的公路橋,黃昏前渡河建立橋頭堡,進至迪納堡城外。甩鍋帝這一行動耗時四天零五小時,直線距離300公里。

    但甩鍋帝宣稱26日即奪佔迪納堡,純屬臉上貼金,蘇軍的反擊當日就讓他的第8裝甲師退回橋頭堡陣地,以後德軍也一直面對著蘇軍的持續不歇反攻而陷入自保狀態。

    在蘇第11、27集團軍步兵和第21機械化軍坦克6月26-7月2日的反覆衝擊下,第56摩托化軍萬般艱難的守住了陣地。曼甩鍋妄想憑一己之力攻向列寧格勒,自我安慰自我吹噓,“運動速度就是安全保證”的曼甩鍋在隨後的孛利奇之戰就被狠狠的甩了一巴掌,靠空軍空投補給後撤40公里方保全一命,讓他向希特勒、勒布保證不再單獨前衝超過100公里。

    第56摩步軍攻佔迪納堡的行動,分割了蘇第8集團軍和第11集團軍的聯絡,讓蘇軍沿西德維納河建立堅固防線的計劃破產。波羅的海的蘇第 8集團軍不得不後撤至愛沙尼亞,第11集團軍東撤奧波奇卡。也為德軍後續的行動提供良好的出發陣地。

  • 2 # 戰略論

    從地圖上來看,德維納河是包圍列寧格勒的一個天然屏障,德軍北方集團軍群要想進攻列寧格勒,就必須渡過德維納河。而德維納河是一條大河,在蘇軍的防禦下強渡這種大河不僅耗費時間而且會遭至嚴重的損失。所以為了儘快渡過德維納河並不給蘇軍在此建立防線的時間,就必須儘可能的利用德維納河上現有的大橋向對岸運輸兵力,這是德軍突破這個天線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而這些大橋就在迪那堡。所以曼施坦因率領的第56裝甲軍的作戰任務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奪佔完好無損的迪那堡渡口。

    至於曼施坦因在佔領迪那堡後在那裡停留了近一週時間的問題,則並不是曼施坦因決定的,而是執行的他的上級發來的命令,即第4裝甲叢集司令部。命令讓曼施坦因的裝甲軍擴充套件迪那堡的登陸場,守住渡口,等待左翼的第41裝甲軍和右翼的第16集團軍的到來。顯然這是讓曼施坦因轉入防禦,裝甲叢集司令部擔心在曼施坦因的56裝甲軍和後方的德軍部隊之間的殘餘蘇軍還未肅清之際,讓其單獨繼續深入進攻,無疑將冒巨大的風險,嚴重的話可能會遭到覆滅的危險,因為一旦56裝甲軍繼續深入並陷入合圍,後方的德軍部隊根本來不及前往解圍。

    最終曼施坦因的裝甲軍在迪那堡轉入了防禦,直到6天后友鄰部隊也渡過德維納河後,曼施坦因的裝甲軍才開始繼續前進。第4裝甲叢集的兩個裝甲軍再度可以一起協同作戰,發揮整體作用。不過曼施坦因本人對於堅守渡口,等待友軍的命令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此舉給了蘇軍以從混亂中恢復的時間,使蘇軍在後方得以加固防禦,德軍失去了一個擴大戰果的有利機會。

    曼施坦因認為深入後方的裝甲軍或者裝甲叢集的安全主要是依靠其本身的機動,一旦停滯不前便會很快遭到敵軍預備隊的四面圍攻。所以他認為他的裝甲軍不應停下來,而是應該繼續前進,給後方的蘇軍造成更大的混亂,無法重建防線,加快德軍的推進速度。不過曼施坦因也承認單獨讓一個裝甲軍深入蘇軍大後方作戰所承受的風險是巨大的,為了安全起見,他認為應該將左翼的第41裝甲軍迅速更改路線,直接從迪那堡渡過德維納河,和第56裝甲軍合為一處,再次組成一支強大的突擊力量向前推進,後面的蘇軍則交給步兵處理。

    曼施坦因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冒險,但是風險和成果是成正比的,不過介於蘇聯強大的動員能力,也許只有在軍事上冒一定的風險才有可能在蘇軍該沒來得及做出有效反應前就透過一場快速進攻佔領列寧格勒,取得北方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做什麼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