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90516747637

    從鎌倉至室町(1336—1573)時代,日本出現了著名的“六大古窯”:瀨戶、常滑、信樂、越前、丹波、備前,併成為當時各地的製陶中心。回顧其歷史珍品,從高貴的“瀨戶”、豪邁的“常滑”、質樸的“越前”、沉穩的“丹波”、活力的“信樂”,到堅固的“備前”,都凝聚著千年的泥土氣息與無數陶工的智慧與汗水。

    日本的鎌倉時代(1185—1333),受中國宋代文化的深遠影響,其政治、經濟、文化均取得了顯著成就。從鎌倉至室町(1336—1573)時代,日本出現了著名的“六大古窯”,為日本日後成為“陶瓷之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它們都透過歲月的滄桑,帶著久遠的泥土氣息和無數陶工的智慧與汗水,展示著日本中世紀古陶的無窮魅力。

    一、高貴的“瀨戶”

    瀨戶古窯是日本六大古窯之首,歷史最為久遠,被譽為日本陶器的起源地。瀨戶燒在日本享有很高的盛譽,日語中的“瀨戶物”就是指陶瓷,就像英語中的“中國”就是瓷器一樣,銷售陶瓷的商店也被日本人稱作“瀨戶物屋”。

    只有瀨戶能生產有釉和有紋樣的瓶子、水注、四耳罐、佛花瓶、香爐等佛教祭器,同時也製作碗、缽等日用陶器精品。瀨戶古陶作為日本中世紀陶器最傑出的代表,造型挺拔,釉色典雅,清亮中透著幽玄、端莊之美,體現了鎌倉、室町時代強盛的人文精神和日本民族追求古樸自然的審美情趣。

    二、豪邁的“常滑”

    常滑古窯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常滑市,靠近伊勢灣,優越的生產環境和海運條件,使之成為日本中世紀產量最高的陶瓷產區。

    常滑燒以種壺、瓶、德利(酒壺)、平缽等日用雜器為主,其中陶甕最多,甕高30—40釐米,個別達到1米以上,在以纖細、小巧見長的日本陶瓷中,常滑甕顯示出博大、雄渾的氣魄。在裝飾上,常滑燒尤顯簡約風格,器物上常刻些組合道道,或捺壓上直線網形、籬形和重合菱形。

    三、活力的“信樂”

    信樂古窯位於日本滋賀縣之南的甲賀郡,這裡是山村水鄉,環境秀美,盛產的紅松是燒窯絕好的燃料。古信樂取氧化焰燒成,器型粗獷稚拙、渾然天成、,充滿了返璞歸真之感。

    信樂燒多呈赤紅色,個別也有磚紅色,質地溫暖質樸,土灰釉自上而下流動,與粗製的坯體相互交融,色調沉穩,色彩豐富,彷彿披著一件斑駁的外衣,別有一番風韻。與常滑、丹波、越前、備前相比,信樂陶土含鐵少,給人以明快淡雅的感覺。

    四、質樸的“越前”

    越前古窯位於日本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的宮崎地區和織田地區,這裡是一塊盆地,海岸線堅實的石壁,抵擋住了來自北方洶湧的風浪,保護了這片離日本海最近的陶藝淨土。

    越前燒的大型器物主要用還原焰燒製,小型器物則以氧化焰燒製,燒成後薪灰帶著大地的特徵,自由地流佈在陶器表面,手感細膩,古樸厚重。越前燒多呈灰褐色,個別赤褐色最有個性。古越前最大的特徵是在裝飾上,主要有印紋、篦紋和刻紋三種紋飾,其中多集中於肩部的押印是最突出的特點。

    五、沉穩的“丹波”

    丹波古窯位於日本兵庫縣多紀郡今田村的立杭地區。丹波燒是日本民藝派的代表,至今還有22處窯場燒製風格簡樸的陶器雜品。

    初期的丹波燒因強烈地受到了常滑的影響,其作品以濃烈的色彩為主流,但到了十四、十五世紀,丹波燒逐漸脫離了常滑的陰影,土與火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展現,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丹波古陶素地無釉,器表上基本沒有什麼紋飾,大多是粗粗地掛一層自然釉,入窯後將坯胎充分地燒結,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燒成時間長,成品質地如鐵器一般堅硬,在紅黑色的坯體上,常常出現格外醒目的窯變效果,再加上隨意流淌的自然釉,靜逸中透露著原始的野性,增加了古丹波的神秘、幽寂之感。

    六、堅固的“備前”

    備前古窯位於日本岡山縣備前市以和氣郡伊部為中心的地區。古備前在日本古窯中,其作用與影響是僅次於瀨戶的一個名窯。

    備前燒與其他古窯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以釉色取勝,而是追求泥土濃厚的韻味與力量,對泥土的傾心和品味是其最突出的文化特性。備前燒坯體呈褐色,苦澀而深邃,器型質感厚重,雅緻而不失童趣。器表無釉、無繪彩,全靠火焰和手藝燒製,憑藉火力的強弱使坯體產生變幻無窮的圖案,將火與土的無限可能融合在異彩紛呈的色調之中,充分展現出泥土粗狂、奔放的非凡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中的5大漸變趨勢,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