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泡泡王者解說

    1、活動後容易出現肌肉緊張:散步等輕微運動後,即出現小腿或雙足的肌肉緊張,不容易緩解,酸脹感時間長。

    2、小腿抽筋:一般在懷孕5個月時就可出現,往往在夜間容易發生。

    3、妊娠高血壓疾病:缺鈣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的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妊娠期出現高血壓,得注意補鈣。

    4、關節、骨盆疼痛:如果鈣攝取不足,為了保證血液中的鈣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婦骨骼中的鈣會大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關節、骨盆疼痛等。 5、牙齒鬆軟感:如果咀嚼時有牙齒痠軟的感覺,或甚至出現牙齒鬆動,極有可能是缺鈣了。 因此產婦一定要注意鈣的補充。在日常飲食中,多吃含碳酸鈣量高的牛奶、酸奶、乳酪等乳類和乳製品等,蛋黃、排骨湯、藕粉、根莖類的植物、芝麻、山楂等。適當運動,多曬太陽,從懷孕初期就注意選用含維生素D的補鈣產品補鈣。

    孕婦缺鈣不單是孕婦自己的事,也關係到肚子裡寶寶的健康生長,因為懷孕中的寶寶生長需要大量的鈣和蛋白質,都是從媽媽身體裡攝取,所以孕婦嚴重缺鈣的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 2 # 達令育兒

    在孕35周的時候,胎兒身長約45釐米左右,體重大約2800克。雙頂徑在8.2~9.6之間,股骨長6.4~7.5釐米之間。所以孕35+股骨長67毫米雖說偏短,也是正常的。可能是醫生暗示你孩子是個男孩吧,因為普遍女孩大長腿顯得比較美。也可能只是醫生隨口一說,你不要過於擔心,除非胎兒下肢與軀幹相比較特別小,有短肢畸形,先天侏儒畸形外,以後寶寶個子高低還是與後天的營養和鍛鍊有很大關係。從你說的情況來看,胎兒的股骨長短與孕婦缺鈣沒有太大的關係。

    股骨長一直是胎兒中後期發育的重要指標,不過由於其是B超檢測,往往會有些誤差,一般倆周之內誤差範圍都是正常的。產檢醫生往往綜合各個指標給予產婦指導。譬如股骨短小,有可能是孕婦營養不良,孕期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遺傳因素。所以不要一聽到股骨短就認為是疾病因素,缺乏鈣導致,也可能是遺傳因素,媽媽和寶寶的下肢比較短,遺傳給了孩子。另外對於胎兒來說,這個時候大小都差不多,重要就是後天的因素。因此這個時候孕媽媽已經檢查過胎兒情況,醫生並沒有過多關注,只是說胎寶寶小短腿,這說明胎寶寶身體發育是正常的,並不需要額外關注,如果需要額外補鈣,醫生會提醒你的。

    如果孕婦缺鈣,最常見的就是小腿抽筋。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由於小腿抽筋的疼痛往往疼醒,夜不能寐,在睡眠質量不好孕後期更是雪上加霜。這時候需要慢慢緩解,輕輕按摩來緩解。當然孕婦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鈣,抽筋是因為血液中鈣質增多導致的身體反應。孕婦缺鈣有時候也會導致牙齒疏鬆,這時候往往會被誤認為是牙齒疾病,其實是由於缺鈣的原因。還有缺鈣可以導致關節疼痛,骨質疏鬆,這是因為因為為了彌補血液中鈣質不足,從身體的骨骼中抽取一定的鈣元素造成的,往往會被誤認為是懷孕期間的正常反應。還有由於缺鈣可能會引起妊娠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等等。最嚴重的缺鈣就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發育畸形或者先天性的佝僂病等。

    懷孕期間鈣質的補充至關重要,孕婦自身骨骼,牙齒乃至造血功能都離不開鈣質,還有胎兒骨骼生長都需要鈣質。每個時期對鈣的需求也不一樣,孕中期大約1000毫克,孕晚期大約1500毫克。補充鈣質,首選的自然就是食補,食物中牛奶,乳製品等含量高,而且容易吸收。而蔬菜,海帶類的雖然含鈣比較多,但不易吸收,如菠菜,所以在補鈣的食物來源上應該有所選擇。有人認為骨頭湯補鈣比較好,這其實並不準確。雖然骨頭湯可以適量補鈣,但骨頭湯補鈣的作用太小了,相對於孕婦每天需要的鈣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孕晚期,每天大約還需要補充800~1000毫克的鈣質。單純從食物中獲取鈣質,顯然滿足不了孕婦和胎兒的發育需要,這時候就需要吃鈣片,以補充鈣質。

    適量的根據需求補充的鈣質的是必要和有益的,當然孕婦也不能盲目的補鈣,鈣也不是越多越好。過量的吃高鈣片,補充維生素D等對胎兒和孕婦是有害無益的。鈣元素太多了,可能會造成高血鈣症,胎兒出生後,囟門閉合太早,顎骨變寬而突出,主動脈窄縮,既不不美觀,也不利於成長髮育,甚至會影響到智力的發展。因此孕婦在孕後期每天補充800毫克左右的鈣片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帶多可以用醋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