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見腫消世界

    根據新聞的報道,埃及外長、約旦外長在伊拉克首都和伊拉克外長舉行了會晤,千言萬語離不開當前中東的局勢——各國之間的關係、美伊關係,敘利亞的局勢等等,本人對他們的會晤並不抱太大的希望,積極的意義是,作為中東國家,相互之間的會晤和溝通,有助於相互之間的理解,能夠緩解彼此之間的矛盾,不至於加深或製造更多的混亂,也就為當前的局勢做出了正面的貢獻。

    在本人的記憶裡,埃及自從穆巴拉克時代過去之後,埃及在世界的舞臺幾乎消失了一般,非常低調,以前可是“一呼百應”非常拉風的角色,其原因就是“內亂”,經濟不但未得到發展反而大踏步後退,光是旅遊業的損失都不小;而約旦本來經濟發展所受制約較多,又因為敘利亞的戰亂波及,再加上巴勒斯坦難民,都給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伊拉克前前後後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戰後重建和社會的安定團結都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從表象看,他們都屬於“同病相憐”的三個國家,都是受了內傷的國家,都是需要外部支援的國家,對戰亂領悟最深,教訓也最深刻,故此也最珍惜當下相對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假如他們不參加美國或者英國主導的所謂聯盟,不去參與美國等針對伊朗的戰爭,那麼他們享受這些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就長久一些,各自的經濟發展就會順當一些,反之,“亂”就會隨時隨地降臨!

    埃及、約旦、伊拉克三國在美國、伊朗緊張關係逐步升級的時候,受影響最小的是埃及,約旦只要不捲入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爭端,也會自保,唯有伊拉克無法置身事外,首先伊拉克和伊朗的關係向更加緊密的方向發展,其次境內有美國的駐軍和軍事基地,無法逃避遭受伊朗的打擊,所以,伊拉克對海灣局勢更是焦灼和不安,這次會晤,相互安慰是少不了的環節。

    總之,三國外長會晤對中東局勢有影響,但極其有限。

  • 2 # ruixuezhaofeng

    8月4日,埃及、約旦和伊拉克三國外長會議在巴格達舉行,旨在落實今年3月三國首腦會議的議題,並就中東美伊對峙的緊張局勢協調立場,商討對策。

    3月三國首腦會議後,海灣風雲突變,阿拉伯國家面臨選擇

    今年3月25日,委內瑞拉“二人轉”與美國揮大棒吸引全球媒體,在開羅的一場三方峰會消無聲息。埃及總統、約旦國王和伊拉克總理深入討論打擊IS等恐怖勢力、加強三國石油管道合作等議題。

    美國牽頭的華沙中東峰會後,拒絕參加“中東北約”的埃及與什葉派掌權的伊拉克互動,同時“拉上”兩國的連線國約旦,其對話機制與今後作用耐人尋味。

    4個多月後,中東局勢演變為美伊直接對抗、英伊互扣油輪、美英組織護航等外部勢力逐步加深介入之勢,三國外長再聚首,主題自然有所變化,美伊開戰將嚴重損害伊拉克的利益,埃及、約旦也無利可圖,三國協調立場力爭降溫。

    三國合作,石油管道成為一條紐帶

    伊拉克政治框架已定,石油產量連年激增,尋求新的輸出線路成為其戰略議題。2013年4月,約伊簽署框架協議,鋪設長達1700公里石油管道,從巴士拉運輸原油至亞喀巴港口,專案造價180億美元,日輸送量100萬桶。當下有延伸至埃及的新選項,因為約、埃都是石油進口國,2020年後伊拉克原油日產將破600萬桶,其1430億桶的蘊藏量和產量海灣老二需要輸出多元化。

    三國都對“中東小北約”不熱心,由此可能產生新機制

    石油戰略需要與安全佈局一致,伊拉克在海灣與伊朗互為朋友,雙邊貿易額預計2020達到200億美元,“小北約”不符合伊拉克安全利益,它也沒有參與該組織的籌劃組織。

    埃及在這方面與伊拉克找到共同點,曾經的阿拉伯老大“淪為”沙特的“跟班”,這樣的角色塞西“堅辭不受”,埃及由此退出“小北約”。埃及當然還有更多考量,“上船容易下船難”,一旦遂了美國的心願,中東將重現新的安全力量組合,在土耳其、以色列和伊朗各自膨脹的背景下,埃及需要用一種“超脫”應對。

    約旦素以外交安全小心謹慎著稱,“站隊”樹敵不是其本意,而與東西兩個鄰國關係更密切不是壞事。

    由此可見,伊拉克、埃及和約旦是中東美伊對峙的某種“制約”力量,三國鮮見“教訓”伊朗的過激輿論和不自量力,因為一旦開戰,它們都將受到經貿倒退、勞工回國的負面影響,軍事和安全上佔不到便宜。

    協調、團結、反戰、降溫是外長會談的主基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寶媽懷孕牙疼的。附近朋友都說是胎氣。有這種說法嗎?牙疼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