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鋒芒FM
-
2 # 世紀佳緣VIP使用者
前不久,美國海軍丟擲了一個計劃,其中一項內容是讓首批4艘瀕海戰鬥艦(LCS)退役。此舉引發外界一定關注。
瀕海戰鬥艦又稱近岸戰鬥艦,是美國海軍採用的下一代水面戰艦之一,主要分為“自由級”和“獨立級”兩種型號,是美海軍目前仍在建造和下水的一種多功能水面艦艇。對兵器來說,一部分在建造,一部分已退役,本來也正常。但這4艘LCS有點不同,參照其設計壽命,它們可能要面對的是被“強制退役”。它們的“艦齡”最長的12年,最短的僅6年。
如此“年輕”卻被迫“退役”,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瀕海戰鬥艦為了速度和隱身效能犧牲火力已經防護,想依靠隱身去近海打擊敵人但是你開火的同時也會暴露自己,瀕海戰鬥艦雖然速度可達47節但跑不過導彈該艦設計為了速度沒有對沒有強護裝甲,更要命的是一售造價高達8億美元動力系統容易出故障。
可以說美軍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瀕海戰鬥艦華而不實,對付弱國用不上瀕海戰鬥艦隨便一條佩利級就可以。對付強一點的海軍國家瀕海戰鬥艦又不敢單獨行動,因為他防空能力不足和其他不具備隱身能力的軍艦組成編隊那隱身效能毫無意義。
-
3 # 晨星1928
一個打造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是從當時的戰爭需要研究種什麼樣的戰艦,根據對手的軍事勢力精心設計,這款艦艇的技術引數,航行速度,隱形標準,以及艦艇的火力配置,戰場的需要購買某種型號的戰艦。
瀕海戰艦是80年代復役的,美國最先進的一款艦艇,具有隱形技術,火力配置強憾,造價昂貴,艦艇研究的成本高,數量很少,沒有參加過什麼戰鬥。
武器裝備適應時代的需要,以及技術的發展,國家經濟勢力,決定武器裝備的復役和退出,美國瀕海艦,可以說在技術和武器裝備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瀕海艦造價太高,不適應美軍作戰要求,作為軍隊遺棄一款裝備是很正常的。
近日美國五角大樓宣佈:要對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首艦“自由”號進行測試,測試結束後這艘服役僅12年的戰艦就要退役,而“自由”號測試的結果,將決定剩下十幾艘該級艦艇的去留。
這款僅服役12年的“科幻戰艦”,為何美國海軍要急匆匆將其退役呢?這還要從瀕海戰鬥艦的研發說起。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美國瞬間失去了最大的對手,能夠在大洋上與其對抗的海軍在當時放眼全球再也找不出一個,美國海軍從決戰大洋的使命中,淪為了一支“海上運輸隊”。
當時的美國海軍認為:在大洋上找不到對手後,美國海軍接下來的主要職責就是為陸戰提供支援和運輸服務,因此其主戰場從大洋深處轉到了近岸水域,這樣一來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作用就不大了,需要研發新的艦艇。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海軍研發了兩款艦艇,一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另一款就是今天要說的瀕海戰鬥艦。這兩款艦艇的分工明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利用“先進艦炮”系統對陸火力支援,瀕海戰鬥艦則負責近岸的巡邏、反潛、掃雷等任務,看看這有多麼的張狂:一艘幾十億美金的驅逐艦用艦炮進行對陸火力支援,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美國海軍在大洋上確實是達到了一種孤獨求敗的程度。
來看看兩款艦艇的武器配置。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反艦、反潛和防空方面相比伯克級驅逐艦並無優勢,唯一的亮點就是射程200公里的艦炮,瀕海戰鬥艦更是絕了:“自由級”瀕海戰鬥艦裝備一門57MM口徑艦炮、一套11單元海麻雀防空系統,反艦則是由“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改進來的AGM-114L導彈,這款導彈最大射程只有9公里。
雖然瀕海戰鬥艦後續配置了各種作戰模組,戰鬥力有所增強,但這款單價5億美金的輕型艦艇火力配置遠不如056護衛艦,可以說除了速度比較快,瀕海戰鬥艦別的方面一無是處。如果按照美國海軍的劇本,這款艦艇只負責近岸巡邏還是沒多大問題,不過現在情況出現了變化。
2000年以後,太平洋西岸的中國海軍迅速崛起,二十年時間服役了兩艘航空母艦、幾十艘防空驅逐艦和一百多艘新型護衛艦,並且目前仍以遠超美國海軍的速度在增長,美國海軍突然發現:在新世紀服役的兩款艦艇沒什麼用了,這種情況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艦炮根本沒機會用,瀕海戰鬥艦也會被056打爆,事實上此前瀕海戰鬥艦每次進入南海,我們都會有幾艘056或054A護衛艦全程監控,在這兩款護衛艦射程幾百公里的反艦導彈面前,瀕海戰鬥艦只有瑟瑟發抖的份。
什麼叫點錯了科技樹?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瀕海戰鬥機就是典型的例子。沒有用武之地怎麼辦?那就只好退役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建造三艘便徹底停止,“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雖然建造了幾十艘,但服役沒幾年已經開始被美國海軍拋棄。
不過艦艇研發可不是玩遊戲那樣簡單,歷時幾十年的兩款艦艇宣告失敗,徹底打亂了美國海軍的裝備節奏,因此目前美國海軍只能繼續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面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