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然
-
2 # 經韜
很不幸,美國財政部報告外國持有美國國債情況的報告最早從2004年開始。拿到的資料資料有限。從筆者掌握的2005-2017年資料來看,沒有國家大量拋售美國國債的情況。
估計筆者提問的意圖是,美元及其計價資產被拋售後,美國與該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如何。
如果說國際市場上出現拋售美元的情況,還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末期。
1968年至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逐步走向末路。1968年美國黃金儲備僅剩121億美元,對外短期負債高達331億美元。1971年國際金融市場再次爆發嚴重的美元危機,而主要拋售者是歐洲國家。市場出現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德國馬克和其他硬貨幣的浪潮。
同年,尼克松實行新經濟政策,關閉黃金兌換視窗,美元——黃金自由兌換基礎就此瓦解,佈雷頓森林體系已名存實亡。繼《史密斯協議》失敗後,1973年2月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
因此,市場出現拋售美元換黃金的行為,對美國當時衝擊很大,但深遠影響有限。尼克松直接關閉的美國的黃金自由兌換視窗。雖然喪失了一定的政治和經濟信譽,但保住了美元。並從後佈雷頓森林體系中,獲得了超級權力。美元還是國際最主要貨幣,但不再需要承受兌換黃金的義務(黃金美元脫鉤),美國政府的信用就是美元的支撐。”無錨“美元就此統治世界。
在此時期,對歐洲有一定影響。政治上,因歐洲需要美國的政治、軍事保障,雙方也一直通力合作挽救美元。經濟上,為了挽救美元,防止損失,歐洲主要國家先是與美國合作建立了黃金總庫、允許美元有限貶值,後來又支援牙買加協議。意味著仍然支援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沒有取而代之。而此時,日元和德國馬克的國際地位顯著上升,但仍無法挑戰美元地位。
以史為鑑,美國繁榮時刻,說美元是世界貨幣,其他國家都信了。美國危機時刻,說美元是廢紙,關閉兌換視窗,它就兌換不了實物資產,其他國家到時不信也不行。
-
3 # 閒話經濟
你這裡的大量拋售是多大的量?
很多持有美債的國家不僅是出於經濟原因才持有美債的,也有政治上的考慮,畢竟美國是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經濟決定政治,持有美債的國家有出於政治需要的可能性,如果僅僅出於政治需要持有美債,在友誼的小船翻了之後,很可能全部賣出美債。可惜出於政務需要持有的美債量都不是很大,即使全部賣出也說不上大量拋售。
持有美債的大戶很多是基於經濟需要。出口美國的商品多,手裡的美元多,購買美債是一個投資保值是一個必選項。在債券市場上買進賣出是常有之事,有大量賣出的就有大量買進的,形成相對動態平衡,只要不贊成嚴重的市場失衡,美債不會崩盤。對賣出國而言只是投資收益的變化,對美國影響不大。
-
4 # 劉典
美國財政部週二公佈的資料顯示,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持美國國債,不過外資持有美債的淨額則減少492億美元。根據資料,今年3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增加了110億美元,至1.19萬億美元,創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
美國國債歷來被視為是安全資產。我們知道美元自與黃金脫鉤開始就僅僅只是一張張銀行擔保的紙。而相較起來作為國家擔保的紙,美債似乎更受人們的青睞。加上美債多年來的回報率還不錯,投資美債成為歷史上大多數國家的理性選擇。
本質上來說,持有美國國債可以視為兩國之間的一種“契約”,心照不宣地表示兩國在經貿層面合作的意願和基礎;大舉拋售國債自然也就意味者兩國在上述遭遇滑鐵盧,出現了“信任危機”。就中美兩國具體來說,經濟上拋售美債增持人民幣會抬高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助於外貿出口和增加國內就業;其次又由於難以找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金融市場發達,交易自由的國家,不利於國家財富增長。政治上美國會採取相關經濟措施進行反制或者在政治上採取脅迫態度,易帶來分裂和對抗。
對美國政治經濟的影響則比較複雜。一方面,拋售行為會影響各國購買美債的信心,而資金的減少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動力;另一方面美國銀行系統有充足的流動性消化1萬億美元拋售所帶來的暫時流動性危機,美聯儲可以綜合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便利工具,所以其經濟體本身對拋售就有一定的免疫性。
回覆列表
價值決定行為!過份超的角度可能少些實質價值,送一千億的死人錢有用嗎?只能死人用!如果這個貨幣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會真實嗎?當危險體現之時你應該怎樣對待?不是誰先與後,資產希望進入風口浪尖嗎?知道的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