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俚言

    儒教、儒學和儒家,三者之中都有一個“儒”字。查《說文解字》,“儒”字的解釋是:柔也。術士之稱......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是百家爭鳴的時期。百家,即表示有許多的思想流派並存。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流派,儒家的開山鼻祖是孔子。所以儒家指的是一種思想流派。這種思想流派的核心著作就是《論語》。

    儒學是研究儒家思想的學問,當然,研究者被稱為儒生,也就是孔門弟子啦。

    儒教的說法是較晚近的事了。特別是在宋代以後,才逐漸流行起來。因為那時,本土的道教和外來的佛教,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被視為主流正統思想的儒家學說當然不甘人後,也就自然而然地以宗教的面目教化世人,以期與道教、佛教分庭抗禮。這樣,就形成了儒釋道合流的趨勢。大足石刻之中,就有儒釋道三教合一,共同供奉的奇觀。不過,現在可以說,儒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

    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儒家思想的處境,就曾經幾起幾落。比如,就在50-60年前,“孔老二”這個2000多年前的古人,還是被揪出來批得體無完膚。但是,儒家思想與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一樣,已經深入到中華民族的骨髓裡面,無法分離啦。既然其生命力如此強大,我們不妨多多從中汲取一些營養為妙。比如,可以從閱讀《論語》開始。

  • 2 # 一隻養生喵

    儒家和儒教的稱呼是出於對儒學不同的觀察角度,或者說是不同的認識角度,並非存在兩種不同的儒學。 在中國學術史上,以往往是以“家”來稱呼某一學派,譬如儒家、墨家、道家等。在某種意義上,稱為“家”的,應該是獨樹一幟,具有一定學術地位的,才有資格。我們說春秋戰國時代是“百家爭鳴”,其中的“家”,就是指學派。所以,所謂儒家,就是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這個學派。 儒教是從儒學的社會學的角度觀察時的觀點。從歷史上看,在中國明朝就有把儒學視為宗教,並與道教、佛教並立的觀點,清朝康熙還提出了“三教合一”的國策。這是儒教稱呼的來歷。 但儒家也好,儒教也好,指的都是一個東西。 把這個問題展開一點說,把儒學當作一種宗教,在目前的學術界還是有爭論的。 贊成的人是從宗教構成的要素去分析儒學,認為他具備了構成宗教的全部條件,比如儒學有偶像,孔子,有教義《論語》,有正常的儀式,比如祭祀等,有組織,所以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儒家弟子等。這些和一般宗教的特徵相同,所以認為儒學是宗教。 反對的人提出的理論根據則非常明快和簡潔。他們認為孔子本身是不贊成宗教的,在《論語》中他反對“怪力亂神”。從來不承認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儒學本身就是否定宗教的。

  • 3 # 味哎兒

    孔子三十歲才找到自己該做的事,即開課教讀書,從而有三十而立的概言,且太窮無房,開課於杏林,從此杏林成學院的代詞。

    孔子教六藝,後僅成讀子曰的論語半部書,另一半秩失了。

    由是:

    孔說。 夫子本人述。

    六藝。 夫子本人教。

    子曰。 其弟子整理師言記錄,編成冊,成論語。

    儒家。 其孫代弟子,整合社,稱儒家。

    儒術。 漢朝前,各學識興稱術,儒家改成儒術。

    儒學。 隋朝開科舉,用為儒學。

    儒教。 程朱理學將儒學推致類門教。屬興道門的仿效。

    千古第一冤的孔夫子,貧困一生,靠想給學費就給,不想給學費不給的學費為生者,被千年的後世人推成聖人。而使拜聖者做高官發大財了,而不斥發財人,反批孔子了。

    儒者在劉邦一人身上就呈兩式,先頭向儒冠內尿尿,後來宣告獨尊儒術。

    而劉邦前,包括孔子在世時,儒為喪事吹豉手的職業的行業稱詞,孔子自言自生而賤,有兩因:1是生鄉里是農民的顧工家庭出身,雖為貴族,淪為貧民。2.自從業於儒。

    這是劉邦前都看不起儒者的原因。

    而孔子時期人群:尚墨翟崇詭道,因而墨子可平兩諸侯爭戰,戰為詭道全套用者;而卑儒者,所以民圍斥述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六畜不認,且有小兒象陀擺城攔路成孔子師,周遊列國求官遭斥遑遑如喪家之犬。

    劉邦用儒作朝儀,享帝王威儀,由是用道學,而倡尊儒術了。

    至隋朝開科舉,儒才漸如日中天。此時距孔子已一千年左右了。

    因此批儒不應牽涉孔子,不然太冤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戰爭,對目前的世界格局,有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