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飛機模型是由4000多年前的古人所造,怕是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但是,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墓葬中,還真有個和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只是,它很小很輕,僅有31.5克,所用材質是無花果木,在1898年的一次考古活動中被發現。
其實,這並非個案,後來在埃及的其它地方,還相繼發現了類似的模型。除了埃及外,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有類似的發現。
並且,在發現這些模型實物之前,英籍的考古學家韋斯就發現了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現象,他在研究埃及東北部荒漠中Abydos古廟的遺蹟時,在這些遺存的浮雕壁畫中,居然看到了和飛機極為相似的圖案。除此,還有很多其它的飛行物體浮雕像,如今來看,跟現在的直升機、飛船非常類似,甚至有的圖案還能看出“UFO”的影子。
要知道,現代飛機可是在十九世紀後期才開始發展的,而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中,居然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難不成,那時的人們就已經有了這種設想?其實,這並不奇怪,人們一直嚮往能像鳥兒那般,在天空中展翅飛翔。而現在的飛機外形設計,就是模仿鳥類,側翼和尾翼就是大鳥的翅膀和尾巴。若不是這一原因,為何會在幾千年前的浮雕壁畫中,有它們的圖案。
當然,還有一個解釋,在文字起源的最初階段,古人都是靠畫畫來記錄日常或重大事件的,這些圖案能出現於神廟中的浮雕內,可見在當時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事物”。
但是,三千年前的人們可以預言到今日的文明產物嗎?
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降臨過古埃及,當時的人也未必有直升機和潛艇概念。並且,如果壁畫內的“UFO”是外星人的,又為何要與現代文明的飛機畫於同一處呢?因為,這些飛機模型被發現時,現代飛機還處於發展初期,使得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將它和飛機相關聯,而是稱呼其為“木鳥模型”。不過,現在再去看它,任誰都會說它是“飛機”,而不是“鳥”。
諸位若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開羅古物博物館的第22室瞧瞧,它的編號很有意思,是“物種登記”第6347號。而它和飛機相關聯,應該是考古學家卡里爾·米沙博士最先發現的。
1969年,在獲得特許後,卡里爾·米沙博士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古代遺物倉庫,這裡有很多“木鳥模型”。於是,他發現這個模型僅是頭部和足部有鳥的模樣外,其餘部位和現代的單翼飛機極像,機體是平的,翅膀也是平展的,尾翼垂直,還有水平尾翼脫落的痕跡。
在當時來說,這一發現可以說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為了進一步考證這個木製模型的用途,在米沙博士的建議下,由各類專家組建的委員會開始對此展開研究。而且,為了找出它和飛機的聯絡,委員會的成員多是航空領域的專家及飛行員。因此,在一番研究後,他們得出了結論:此模型具有現代飛機的基本特點和效能。
先來看看這個模型的尺寸比例,機身5.6英尺,兩翼跨度7.2英尺,嘴尖1.3英尺,而且,機內的其它部件比例也相當精準。另外,尾翼不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還有一個幫助平衡的裝置,同時具有現代飛機反上反角的特點,這樣就是為了讓飛機有向上的巨大升力。並且,更讓人興奮的是,這個模型藉助外力可以飛行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所以,專家們的最後一致意見是:這不是什麼玩具,而是一個精密製作的飛行器。
不過,這種模型並非埃及古人獨有,在南美洲的某些地方,也陸續發現了一些和這種模型相似的物品。其中,有一個用黃金鑄造的模型,出土於哥倫比亞共和國地下約780英尺的地方。它的外形不和如今的單翼飛機一樣,而是和現在的B52型轟炸機極為相似。此外,它和埃及發現的那個木製模型一樣設計同樣精妙,而且,一樣可以飛行。
專家們自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研究機會,為此,他們還專門對這架古代飛機進行了風洞試驗,測試它的各項技術指標,並據此繪製出了一張技術圖紙。並透過這些圖紙就可以看出,幾千年前的飛機長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另外,這種黃金做的飛機模型,後來在南美洲的其它國家也有發現。
那麼,是不是可以推斷出,3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可以造飛機了呢?
也許,這隻能說是一個設想,沒有持續的動力,最多就是個滑翔機。甚至於,有人聯絡到了外星人,說這些飛機模型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製品。但不管怎麼說,古人並非我們想象的那般,只會簡單地進行機械勞作。試想一下,很多古人留下的精巧設計,現代人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答案。
如果說一個飛機模型是由4000多年前的古人所造,怕是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但是,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墓葬中,還真有個和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只是,它很小很輕,僅有31.5克,所用材質是無花果木,在1898年的一次考古活動中被發現。
其實,這並非個案,後來在埃及的其它地方,還相繼發現了類似的模型。除了埃及外,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有類似的發現。
並且,在發現這些模型實物之前,英籍的考古學家韋斯就發現了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現象,他在研究埃及東北部荒漠中Abydos古廟的遺蹟時,在這些遺存的浮雕壁畫中,居然看到了和飛機極為相似的圖案。除此,還有很多其它的飛行物體浮雕像,如今來看,跟現在的直升機、飛船非常類似,甚至有的圖案還能看出“UFO”的影子。
要知道,現代飛機可是在十九世紀後期才開始發展的,而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中,居然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難不成,那時的人們就已經有了這種設想?其實,這並不奇怪,人們一直嚮往能像鳥兒那般,在天空中展翅飛翔。而現在的飛機外形設計,就是模仿鳥類,側翼和尾翼就是大鳥的翅膀和尾巴。若不是這一原因,為何會在幾千年前的浮雕壁畫中,有它們的圖案。
當然,還有一個解釋,在文字起源的最初階段,古人都是靠畫畫來記錄日常或重大事件的,這些圖案能出現於神廟中的浮雕內,可見在當時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事物”。
但是,三千年前的人們可以預言到今日的文明產物嗎?
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降臨過古埃及,當時的人也未必有直升機和潛艇概念。並且,如果壁畫內的“UFO”是外星人的,又為何要與現代文明的飛機畫於同一處呢?因為,這些飛機模型被發現時,現代飛機還處於發展初期,使得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將它和飛機相關聯,而是稱呼其為“木鳥模型”。不過,現在再去看它,任誰都會說它是“飛機”,而不是“鳥”。
諸位若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開羅古物博物館的第22室瞧瞧,它的編號很有意思,是“物種登記”第6347號。而它和飛機相關聯,應該是考古學家卡里爾·米沙博士最先發現的。
1969年,在獲得特許後,卡里爾·米沙博士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古代遺物倉庫,這裡有很多“木鳥模型”。於是,他發現這個模型僅是頭部和足部有鳥的模樣外,其餘部位和現代的單翼飛機極像,機體是平的,翅膀也是平展的,尾翼垂直,還有水平尾翼脫落的痕跡。
在當時來說,這一發現可以說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為了進一步考證這個木製模型的用途,在米沙博士的建議下,由各類專家組建的委員會開始對此展開研究。而且,為了找出它和飛機的聯絡,委員會的成員多是航空領域的專家及飛行員。因此,在一番研究後,他們得出了結論:此模型具有現代飛機的基本特點和效能。
先來看看這個模型的尺寸比例,機身5.6英尺,兩翼跨度7.2英尺,嘴尖1.3英尺,而且,機內的其它部件比例也相當精準。另外,尾翼不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還有一個幫助平衡的裝置,同時具有現代飛機反上反角的特點,這樣就是為了讓飛機有向上的巨大升力。並且,更讓人興奮的是,這個模型藉助外力可以飛行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所以,專家們的最後一致意見是:這不是什麼玩具,而是一個精密製作的飛行器。
不過,這種模型並非埃及古人獨有,在南美洲的某些地方,也陸續發現了一些和這種模型相似的物品。其中,有一個用黃金鑄造的模型,出土於哥倫比亞共和國地下約780英尺的地方。它的外形不和如今的單翼飛機一樣,而是和現在的B52型轟炸機極為相似。此外,它和埃及發現的那個木製模型一樣設計同樣精妙,而且,一樣可以飛行。
專家們自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研究機會,為此,他們還專門對這架古代飛機進行了風洞試驗,測試它的各項技術指標,並據此繪製出了一張技術圖紙。並透過這些圖紙就可以看出,幾千年前的飛機長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另外,這種黃金做的飛機模型,後來在南美洲的其它國家也有發現。
那麼,是不是可以推斷出,3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可以造飛機了呢?
也許,這隻能說是一個設想,沒有持續的動力,最多就是個滑翔機。甚至於,有人聯絡到了外星人,說這些飛機模型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製品。但不管怎麼說,古人並非我們想象的那般,只會簡單地進行機械勞作。試想一下,很多古人留下的精巧設計,現代人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