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田悅唐朝中期一位驍勇善戰的悍將軍閥之一,是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之侄、在其叔死後繼承其節度使之位。初聯合叛將李惟嶽、李納舉兵反叛自立為魏王,後兵敗歸降被封為儉校尚書右僕射、信陽郡王,可惜不久慘遭其堂弟田緒發動兵變誅殺,唐朝中期一位悲情之將割據軍閥終慘死於堂弟之手。

  • 2 # 貪戀長安韻

    田悅是悲情人物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田悅一生的經歷,還有他人生的選擇註定了他悲情的結局!

    歷史背景

    唐朝的盛衰,以安史之亂為關鍵節點,玄宗晚年政治腐敗,內地守備空虛,玄宗時期,北有康待賓、康願子,先後造反,後接安史之亂。在郭子儀、李光弼的努力下,平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前後不過八年時間。然而經此一役,唐朝對外威懾自此大衰,內治亦陷於混亂,盛唐開始由盛而衰。

    自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篡位,唐朝控制下的政權,還維持了一百年五十二年,在這個時期中,唐朝表面還維持著統一,對外的威風雖不至於全然喪失,但總體而言,國力日益衰退,不復盛唐景象。

    因安史之亂直接引起的,是藩鎮的跋扈。唐朝此時兵力不足,其時昭義、成德、天雄、盧龍諸鎮,均是安史之亂餘孽所據,這些藩鎮名義上雖然投降朝廷,實際從不奉朝廷命令。結果導致唐朝自己的節度使,也有想學他們的樣子,這也是田悅悲情結局的根本由來。

    田悅生平事蹟

    田悅幼年喪父,跟隨隨母親改嫁到平盧軍。763年,叔父田承嗣擔任魏博節度使,命人四處尋訪,找到了田悅。田悅時年十三歲,應答進退彬彬有禮,處理事情很合田承嗣的心意。田悅跟隨叔父後,因其勇猛善鬥,勇冠軍中,並且殘忍奸詐,擅長沽名釣譽,收買人心。在軍中深得將士擁護,先後擔任魏博中軍兵馬使、檢校右散騎常侍、魏府左司馬。

    775年,朝廷下詔貶田承嗣為永州刺史,田悅也被貶到貧瘠之地。田承嗣遂起兵反叛,結果被昭義節度使李承昭擊敗。後來,田承嗣審時度勢上表請罪,得到朝廷寬大赦免,田悅跟著恢復原職。

    776年,汴宋留後李靈曜造反,朝廷命淮西節度使李忠臣、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一同征討。反賊李靈曜向田承嗣求救,田承嗣遂派田悅前去援助。田悅擊敗永平軍將領杜如江、淄青軍將領尹伯良,乘勝進軍,駐紮在汴州城北。馬燧、李忠臣率軍迎擊,大破魏博軍,田悅兵敗逃走。

    779年,田承嗣去世。田承嗣臨終時,見自己兒子不堪所託。便讓田悅襲任節度使。不久,朝廷任命田悅為魏博留後,隨即升任檢校工部尚書、魏博節度使。此後,田悅招攬賢才,開設館宇,禮待天下士人,表面恭順,暗中實現他的野心。

    780年(建中元年),河北黜陟使洪經綸聽聞田悅擁兵七萬,便下令裁軍四萬,讓他們回去務農。田悅先依令裁軍,隨即集合被裁士兵,用言語激怒士兵:"你們在軍中這麼久,都有父母妻子,如今被黜陟使裁撤,靠什麼為生?"眾人大哭。田悅於是拿出自己的財帛、衣服分給他們,讓他們返回軍中。從此,魏博軍都感激田悅而怨恨朝廷。

    有傳言說唐德宗要封禪泰山,而李勉在汴州修固城池。淄青節度使李正己非常害怕,率軍屯紮曹州,又派人遊說田悅,請他一起對抗朝廷。田悅便與李正己、梁崇義等人勾結,起兵謀反。

    田悅隨後又離間朱滔謀反,並欲擁戴其擔任盟主,後因朱滔不同意,便效仿戰國七雄舊例,三鎮與李納各自稱王,沿用唐朝正朔,田悅稱魏王,自稱寡人,以魏州為大名府,並設定司武等官職,大封百官。

    784年田悅與朱滔因援兵朱泚,起了嫌隙。田悅同時聽說,朝廷已經赦免自己反罪,任命田悅為檢校尚書右僕射、濟陽郡王,命給事中孔巢父前來宣諭。田悅反叛已經四年,狂妄固執而又少謀略,屢戰屢敗,他手下的兵士早已苦不堪言,都厭惡戰爭,聽聞孔巢父前來,無不歡呼雀躍。

    田悅與孔巢父設宴飲酒,當夜,田悅堂弟田緒向來對其不滿,晚上煽動兵士,動手殺掉了田悅。

    田悅飲酒已醉,正在酣睡。田緒舉刀進入堂中,親手將田悅殺死,又殺死他的母親、妻子。

    從田悅的生平事蹟看出,首先起步是不錯,從小聰慧,勇武過人,遇到叔父,走上仕途。本該勵精圖治,忠君報國。奈何心胸狹隘、背信棄義、慾望膨脹、德不配位、沽名釣譽、反覆無常!試問這樣一個沒有原則,反覆無常的奸佞小人,他不悲情誰悲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25歲,之前沒有談過物件,該不該和一個主動但是我沒感覺的姑娘試著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