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0595751616

    客家人歷來講究葬風水。舊時,發了財的人家一般要辦三件大事:買田、做屋、修祖墳。客家先民認為,一個人成功失敗與屋場祖墳的風水有密切的關係。

    “做風水”需請地理先生擇吉時吉地。選祖墳風水的地方要看“龍”、“局”、“水”,其理論為,“龍”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財路。在風水學中的所 謂“龍”就是山嶺的脈絡。龍脈要雄壯磅礴,奔騰有勢;“局”,就是總脈分出的支脈要重重圍繞,成為基地的拱衛和回託;“水”就是基地前面的水勢;基地前面 最好能逆大江,但水不宜衝基地,水口要迴環,站在基地上看以不見水的出口為佳,據說這才“藏財”。

    客家葬俗是“二次葬”。即人死後,先用棺木土葬,土葬若干年後再開棺,檢出骸骨按常人的坐勢模樣放在“金罌”裡,擇吉時吉地,做墓地再安葬。

    改葬。梅州地方將死者埋葬後約3—5年,待屍體過骨後,撿骸入罌易地埋葬。改葬時按男單女雙,即男的3年女的4年。在改葬的前一天,家裡人要先去墳前祭 祀。第二天請取骸骨的人開棺取骸骨,不再行儀式便可葬墳穴。墳被刨開後,撿骸骨的人把骨頭一塊一塊用布抹乾淨,然後按人的骨骼順序排好,放在金罌裡,放骸 骨時要注意,要放“坐金”,不要放“跪金”。在金罌的蓋裡面寫上死者世系、姓名。預先已做墓地的將“金罌”葬入墳墓,無條件做墳的將“金罌”寄放在安全的 巖洞中,或在山坎上挖一小龕寄放;如村中築有集體“陰城”的,則寄放於“陰城”。扛金罌時要自己的嫡系子孫扛,子孫不在可請侄子侄孫,不得請外人,這是自 古至今的規矩。而今推行“火葬”,取骸骨的人也隨之失業了。

    客家人的祖墓是坐椅地堂式。這種式樣在客家地區流行的時間最長、範圍最廣,從一些留至今日的宋、元、明、清古墓,大多都屬這類,在客家地區山野荒坡上舉目 都是。墳墓的構造後面高前面低,前後合圍,墓前有一口半圓形地方,用沙、石、石灰、水泥、紅磚砌成。男女墓碑格式一樣,但寫碑文有差別,上寫第幾世,顯考 (或顯妣)。顯考為先父,顯妣為先母,若為祖父母做墓則寫幾世,祖考(妣)。並寫上去世時的“諡法”。男的先寫名後寫姓稱(某)公之墓;女的先寫男家姓稱 (某)公之母,後寫原姓(某儒人),在碑文右下邊寫立碑人名字,男△△,孫△△,曾孫△△,玄孫△△。舊時立碑女人不上名,現在女兒、孫女都有把名上在碑 石上。碑文正中的字要合“生老”,一般為11字、12字,亦有16、17字。將立碑時間寫在碑石左邊。有的墓為男女合葬,共墓碑寫碑文時分男左女右,也有 分別立碑文的,俗稱“鴛鴦 ” 。

    做墓期間一般有如下儀式:

    1、請風水先生(地理先生)選擇陰宅地點。由地理先生擇日課,擇出做墓期間各項施工日期。

    2、敬山神。在做墓未動地開工前,應在墓址上用三牲敬山神。

    3、暖金、夾碑石。在放“金罌”的地方,即在地坑內燒紙帛。按日課中的時辰一到,由子孫捧起“金罌”傳到坑內。到時往地坑內填土,向墓地左右潑水。夾碑即固定碑石,碑石夾好後,用三牲祭祀,凡是嫡系子孫都要參加這一儀式。

    4、放水涵。放水涵是工程的最後一道工序。這時用三牲敬先祖,給下界先人、眾山神燒紙錢。要是子孫已分家的,每家的男丁要點一盞船燈(可防風)帶回家,每人在離開墓地前要撿一支香帶回家中,即香火不斷。這儀式外嫁女兒、孫女都要參加。

    5、圓墳。圓墳此項儀式在全套工程完結後舉行,即為先輩的陰城(指墓地)落成慶典,這時全體親戚、族戚、朋友都邀請參加,順便酬謝風水先生和泥水師傅。富 裕人家用全豬全羊去墓前祭祀,同時祭附近土地神並大放鞭炮,非常熱鬧;然後是家人在墓前合影留念。中午設宴請客,到了晚上要去墓前點龍火,即用大號蠟燭在 墳墓後面圍成半圓圈,點燃蠟燭叫“嚷龍”,非常壯觀,意思是光照後代,光耀祖宗。

    祭祀祖墓。梅州人祭祀祖墓時間一年兩次,第一次是清時節前叫“春祭”,第二次是中秋節前後叫“秋祭”。到時選取好吉日用三牲到墓前祭祀。祭墓的規模大小,可以看出此墓後裔是否發達,子孫繁衍是否昌盛。

    新中國成立後,客家地區的喪葬習俗進行了重大改革。特別是近幾年,大力宣傳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把做墓改為了做紀念碑、紀念亭。客家人的二次葬俗正逐漸成為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決定死者陰宅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