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
賞析
文章開始,作者從人們對山水的態度入手: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讚美青山綠水的,特別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麗、清秀絕塵,是如此的典雅、飄逸.接著描寫了山水、石壁、叢林、翠竹和早晨、黃昏的景象,融情於景,表達作者對山水的讚美之情.最後,作者發出慨嘆:從謝靈運後,又有誰能欣賞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還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曉霧夕陽、猿鳥錦鱗,有比喻、誇張、擬人,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說不完的無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機盎然,使人覺得似人間仙境一般.這在魏晉六朝“詩尚玄理,文工駢體”的文風中,可謂一枝獨秀.讀來凡心皆無,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可根據需要擷取一部分或一段
2.
後赤壁賦(山水描寫部分) 蘇軾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該選段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遊山的雅興,這裡,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而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悽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裡,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3.石鐘山記(描寫山水部分) 蘇軾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獻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地點同遊者,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
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之聲”.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
1.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
賞析
文章開始,作者從人們對山水的態度入手: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讚美青山綠水的,特別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麗、清秀絕塵,是如此的典雅、飄逸.接著描寫了山水、石壁、叢林、翠竹和早晨、黃昏的景象,融情於景,表達作者對山水的讚美之情.最後,作者發出慨嘆:從謝靈運後,又有誰能欣賞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還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曉霧夕陽、猿鳥錦鱗,有比喻、誇張、擬人,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說不完的無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機盎然,使人覺得似人間仙境一般.這在魏晉六朝“詩尚玄理,文工駢體”的文風中,可謂一枝獨秀.讀來凡心皆無,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可根據需要擷取一部分或一段
2.
後赤壁賦(山水描寫部分) 蘇軾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賞析
該選段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遊山的雅興,這裡,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而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悽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裡,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3.石鐘山記(描寫山水部分) 蘇軾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獻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賞析
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地點同遊者,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
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之聲”.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