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29612920868
-
2 # 別江書法藝術
元代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大家是趙孟頫、鮮于樞、鄧文原。
趙孟頫(1254一1322)主要行書作品有《致石民瞻十札卷》《蘭亭序十三跋》《前赤壁賦》《天冠山題詩》《洛神賦》《歸去來兮辭》《心經》等。
鮮于樞(1256一1301)主要作品有《跋趙孟頫書<赤壁賦>》《行草詩讚卷》《韓文公進學解》《蘇軾海棠詩卷》《襄陽煙江疊嶂二歌》《石鼓歌》等。
鄧文原(1258一1328)主要作品有《跋定武蘭亭》《跋王羲之雨後帖》等。此外,元代還有書家康裡巎巎、楊維楨、倪瓚等。
特別應提到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他是趙匡胤11世孫,經歷了朝代更替,仕隱兩兼。他的父親趙與善詩文、收藏,這為趙孟頫創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圍。他在11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趙孟頫5歲習書,一生都很用功。在楷書方面,他於唐楷嚴謹法度的基礎上摻雜了行書的筆意,用筆圓潤豐滿,結字俊美娟秀,勻稱優雅,令人百看不厭,被稱為“趙體”。他的行書、草書宗法晉唐,從艱苦的臨帖中走出,提倡復古,又善於復古,深得“二王”的奧妙又不被束縛,書法史上佔有顯著地位。
趙孟頫書畫俱佳,一般只談他的書法。他的貢獻不僅在於創作上,還在於他有關書學的精闢見解,提出了“筆法第一,結字笫二”的觀點,對於指導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相傳趙孟頫的妻子管道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書法家之一。
-
3 # 擦肩未過-ty
在書法史上,不同朝代都有其代表人物,東漢時期的草聖張芝,魏晉時代的鍾繇,以及後來書法史上最偉大的時代東晉的二王,他們都處在一個特殊時代,書法的變革時期,張芝是東漢時期草書的代表人物,後人稱為“草聖”,張芝的草書還殘留著章草筆法,所以,給了二王在今草上的發揮空間,西晉朝代更迭,王道帶著鍾繇的楷書由北方回到南方,把鍾繇的楷書傳給王羲之,王羲之寫出了既有高古氣息、又有遒美健秀風格的《黃庭經》。時間來到唐朝,由於國力相對穩定強盛起來,具有時代氣息的楷書湧現出來了,展現出了盛唐獨特的風采!其代表人物有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他們把楷書嚴謹的特性發揮到了極致,這裡不得不提的兩位大草書家一位是張旭,另一位就是懷素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把前人的書法重新開啟組合,寫出了極具盛唐氣象的大草來……書法就是這樣,泥古出新這是對的,但是,當前社會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不是透過努力靜下心來根植傳統學習書法,而是想透過亂吼亂叫、奪人眼球來獲得社會的關注,這類書法好多都是缺乏傳統功底、任筆為體甚至是極近瘋狂,根本談不上藝術可言,這種現象是社會的糟粕和藝術無關!
-
4 # 獅子的睫毛
元代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大家還屬趙孟頫。
趙孟頫不僅是元代的名書家而且是名畫家。
為什麼他有如此突出成就呢?要從當時的大環境說起,社會急劇變化帶來審美趣味的變異。蒙古族進據中原和江南,嚴重破壞了生產力,大量漢族地主知識分子也蒙受極大的屈辱和壓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願放棄“學優則仕”的傳統道路,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藝術作品上。在元代這種社會氛圍和文人心裡的條件下,藝術家們極力強調主觀的意興心緒,對筆墨突出強調。這不能如某些論著簡單斥之為形式主義,恰恰相反,它表現了一種淨化了的審美趣味和美的理想。趙孟頫即是代表性人物。
到了元代,文人畫正式確立,書畫同源成為主流,趙孟頫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也正是書畫相輔相成,造就了大家趙孟頫。
回覆列表
中國有影響力書法家太多了書法前四家,漢魏時期的 張芝、鍾繇、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前三個是唐朝的,後一個是元朝的還有著名的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詢、諸遂良、虞世南、薛稷 宋四大書法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 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 中國四大書法家,一般的是指顏柳歐趙楷書四體的創始人: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和趙孟頫(元朝)像其他還有還有草聖張旭,懷素,王羲之的後人智永和尚等等等等宋朝還有瘦金體的創造者,宋徽宗趙佶,還有姜夔到元明清時期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元朝的鮮于樞,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清朝的傅青主,王鐸,黃自元,吳昌碩近現代的大家有,啟功,劉炳森,鄧散木,歐陽中石,趙樸初、范增……最有影響力的,流傳最廣的當屬:王羲之,王獻之,合稱二王,其次就不好細分了,各有千秋啊,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事了。乾隆所創三希堂的來源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