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高中孩子,尤其是重點中學的孩子,除了極少數男孩子還崇尚運動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是處於那種除了學習,沒有任何吃睡以外的需求的狀態!讓人感覺沒有激情,沒有朝氣,缺乏運動,缺少真正的注意,整天學習也可能是低效率!那在現在這麼緊張的學習階段,怎樣才能調動這部分孩子的積極性,能有激情、有朝氣地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呢?
回覆列表
-
1 # tianerbeibei
-
2 # 教育瞭望
好,結合我家閨女的情況(目前高二)簡單聊聊供參考。
高中生首先面臨的是學習上的壓力,要想孩子的活力再現,就得首先能疏導或掌控這一壓力。
所謂的疏導,是對學業上沒有太高要求和目標的一類學生而言,他們有自己的特長或擅長或有已預定好的發展之路,那麼就得練就一種對學業成績的“佛系”態度,以從學業壓力中解脫出來,並規劃較為豐富的學習及生活;
所謂的掌控則更多是指在學習上的主動、效率及能感受到的不斷提升的成效,這種成就感會激發孩子的活力,進而影響到生活層面的積極主動和心態上的開放進取。這無疑是很多家長都希望看到的狀況。如何做到?有的孩子從小培養得到,且後續一直穩定;有的孩子則中間出現變故或遇到挫折,開始變得被動,此時,來自老師或家長的適當介入及幫助或許能改變或扭轉,以避免孩子陷入惡性迴圈。
這樣,只有把學習上的壓力解決了(不論疏導或掌控),那麼整體上規劃孩子的學習生活並激發活力就能提上日程。不然,可以想象孩子目前的狀態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的,只是他們不一定能清晰意識到或也無能為力。
現在的問題的產生來自於多方面的因素。
學校方面,升學率和教學任務的壓力導致沒有很大精力去顧及孩子們知識學習以外的事情。當然,怎麼說呢,又相當一部分學校還是會考慮到,怎奈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很多時候都只能是縮水進行一些活動。
孩子個人方面,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激烈緊張又殘酷的各種考試,已經讓孩子們精疲力竭,無暇其他,越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這個方面表現得會更為明顯。
家庭方面,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競爭意識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家長感覺到,沒有成績就沒就未來。甚至是相當一部分家長認定,孩子未來的美好人生只有透過考試才能實現。專注於孩子 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件事情,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將自己的成敗寄託於孩子的成績上,由此,有些家長們會表達出“看著孩子休息會渾身不自在”的感觸。那麼,孩子呢?會感覺不到父母的態度嗎?
來自於社會,輔助家長的心態和需求,滋生出層出不窮的各種所謂的輔導班。將孩子們的課餘擠佔得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再來看看學的都是什麼?答題技巧、答題討論、高分策略、……不知道學以致用的本源和目標去了哪裡?學了又有什麼用?這種教學目標,是什麼動力讓家長們樂此不疲、不惜重金地付出呢?
然後,在上面的一系列方面的作用下,孩子們生活在一種無奈的、沒有辦法掙脫、也不再會有掙脫的想法的世界裡。很令人擔憂!
這種模式種生活的的孩子,生活得就和玩偶一樣,沒有目標、沒有興趣、沒有激情、沒有活力,沒有健康、沒有擔當!不是孩子本來該有的樣子!孩子本來應該是早晨六七點鐘的太陽!
該怎麼辦?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