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茗心
-
2 # 陳奉天legend
秦始皇對皇后有陰影。
原因在於三個方面,一個是趙姬;一個是秦國早年的太后專權;一個是秦始皇覺得自己長生不老,沒必要立皇后。
但是趙姬和兩個男人的不清不楚,就直接威脅到嬴政的身世清白,嬴政是否算是秦國合法的繼承人,這點他自己都不清楚。
威脅到了嬴政的皇位,才是根本的原因。從此他變得不再信任女人,就不會立皇后了。
秦國太后,太厲害,防止外戚專權羋月傳中,大秦宣太后羋月,就是一個狠人,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也讓秦國走出內亂,把沒有資格參加會盟的弱小秦國,變成虎踞六國的強國。
太后本質上不是一個姓的人,如果太后干政,肯定會重用孃家人,這樣不利於嬴政一脈的皇室掌權。
秦始皇覺得自己可以千秋萬代,長生不老秦始皇比較忙,也比較自信,覺得長生不老的夢想總能實現,所以既沒有立太子,也沒有立皇后,因為沒有繼承人這種想法。
-
3 # 唐煜閒話野史
始皇帝沒有立後,有專家推測是因為他的母親。她與呂不韋 嫪ai私通,還生下孩子,始皇帝將她趕出咸陽,至死沒有再回去。
-
4 # 河間張廣興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了一本書:秦迷。副標題是重新發現秦始皇
由於項羽這個大憨批一把燒了秦國的中央圖書館,導致中國文化差點絕了根,有些事情就只能找出土文物和歷史上面的蛛絲馬跡湊出來一個原本的面目了。秦始皇肯定有皇后 而且秦國曆來都是皇帝他媽經常干政,最出名的就是羋八子,還有後來一堆的太后。所以秦始皇的皇后大概率是扶蘇他媽,但是歷史上面被抹的乾乾淨淨,甚至胡亥的媽都沒了記載,這是很奇怪的一個事情。在一個傳統上經常後宮干政的國家,一下子沒有了皇后,這就好比東漢末年砍翻了宦官導致國家崩盤了一樣,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那麼,秦始皇的皇后是哪中國人?楚中國人。何出此言?當時秦始皇的活著的女性長輩,是一個親媽,一個奶奶,一個乾媽(他爹的大老婆)。當秦始皇要娶媳婦的時候,能左右他的婚姻的只剩下他的奶奶了。而他的奶奶是楚中國人,也就必然會選擇一個楚國的貴族給他當媳婦。那麼他的親媽和乾媽幹啥去了?別提了,親媽亂搞嫪毐,乾媽翹辮子了,唯一能管事的就只有他奶奶了,想起來也是怪不幸的。
-
5 # 彈頭11
秦始皇沒有立皇后。
秦始皇光芒萬丈,他周邊最成功的人和他比也是米粒之光。
秦始皇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統一,我們也可以叫他統一皇帝。
統一六國,
統一語言
統一文字
統一度量衡
額的,額的,全都是額的。
因為喜歡統一,太累了,每天看檔案800斤,所以得了肩周炎。
因為喜歡統一,每天時間不夠,只能睡3小時,勞累過度,心力憔悴,心臟衰竭,死在了東巡的路上。
嗚呼!秦皇,偉大的帝王。他的一生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民族。
善哉,秦皇,他把全國兵力百萬佈置在西邊,防遊牧名族,他把兵力幾十萬佈置在南邊防外族,唯獨不防自己人。
這樣的兵力佈置導致二世而亡。善哉吾皇!
-
6 # 鴻觀大歷史
一,秦始皇的後宮為什麼從史書中集體消失。
在閱讀有關秦王朝的歷史書籍時,經常會遇到以下問題:為什麼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帝在他三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沒有立皇后?
是秦始皇在政務上勤奮不好女色嗎?非也,因為秦始皇在長達50年的人生歷程中有23個兒子和10個女兒。
當然,這些史書中所有的秦始皇子孫都倖存下來,其中大多數是成年人。據估計還有更多的人沒有幸存。而且,當秦國消滅了六國並統一天下時,六國皇宮中的所有妃嬪都移到了咸陽,並被納入了後宮,因此秦始皇並非不好女色。
二,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皇后?我們只能根據已有的史料尋找蛛絲馬跡。我認為,秦始皇之所以沒有立後,主要是由於對母親的亂政荒淫的反感與憤怒,秦始皇的母親在歷史上沒有留下明確的名字,被稱為趙姬。趙姬不是真名,趙可能是她的姓氏或她所在的國家的名字,就像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妃虞姬一樣。姬顯然不是一個名字,而是古代對女子的美稱而已。
秦始皇的母親的真實姓名仍然未知,但這並不影響子孫後代的知名度。得益於太史公司馬遷的出色著述,使得趙姬聲名遠播,並獲得了輝煌的成就,在趙國時,秦始皇還很年輕,對母親和呂不韋的問題非常不敏感,但是在秦始皇長大後,他可能不在意母親和呂不韋那檔子破事,而趙姬和嫪毐生下的兩個私生子就沒辦法讓坐擁天下的秦始皇充耳不聞了。
從那時起,自從嫪毐想取代他並讓他與母親的私生子做皇帝時,秦始皇就鐵了心了,所以當他看見嫪毐和自己母親生了兩個私生子時,便下令將二人裝在布袋裡活活摔死,他摔死的不止是兩個人,也摔碎了秦始皇和趙姬二人的母子情誼。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猜測,即使母親和嫪毐有外遇,並且生下孩子,如果他們和孩子沒有陰謀篡位,秦始皇是否會殺死他們?
我認為不可能。
因為秦代以前有先例,秦惠文王贏駟的八子,即宣太后羋氏,在秦惠文王死後,兒子秦昭襄王嬴稷登基後,也曾找過其他男人,並且生下過兒子。
宣太后到底找了多少男人,史書上記載一個是義渠王,一個是魏醜夫,宣太后跟魏醜夫生下了兒子,但是秦惠文王卻沒有動這個同母異父的兄弟一根毫毛。
秦地之人性格奔放,女人不受束縛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即使趙姬跟哪個男人鬼混,他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一旦他們威脅了秦始皇的皇位,他就不會坐視不理了。
這樣,後宮相互制衡就不至於混亂,然而,秦始皇千算萬算,還是算錯了一步,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正因為秦始皇沒有立後,就不能確定嫡子,最後就因為嫡子沒有確定,帝位的繼承就出了問題。
結尾:秦始皇沒有立後,也沒有立嫡子,這樣他去世,政權就無法順利過渡,假如秦始皇能立後,即使沒有立嫡子,那麼秦始皇死後,大臣們也會按照慣例擁護嫡子繼位,後面趙高李斯弄權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秦朝也不會有二世而亡的下場了。
-
7 # 旅行者說文史
我是旅行說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前221年,剛剛在燕地取得巨大功績的秦將王賁在秦王政的命令下,揮兵南下,直取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平庸而又無主見的齊王建貪戀和平,忽略了脣亡齒寒的道理,坐視韓、趙、魏、楚、燕五國先後被滅,終於自食其果,將這座可媲美咸陽城的東方古都,拱手讓給了秦王政。
秦王政滅了六國以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國:秦國!秦王政認為自己功高蓋天地,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取“皇帝”二字作為自己的尊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一生長達37年的統治中卻沒有立過一位皇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秦始皇認為,自己功超三皇,德過五帝,沒有那個女人能與自己相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稱始皇帝,認為自己的功德超過了三皇五帝,雖然後宮有數不盡的妃嬪,試問又有那個女人能夠與自己相匹配呢?也許只有像上古娥皇女英那樣的女人才配得上自己,可是這樣的女人又在哪裡呢?
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沒有那個女人能像自己長命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數次派出徐福東渡蓬萊,前去尋找仙丹靈藥。秦始皇認為,自己一旦吃了長生不老藥,也就不會死了,試問天下有那個女人才能常伴自己身邊呢?所以,秦始皇一邊在等待長生不老藥的出現,也同時在等待可以長生不老的女人出現。
秦始皇受母親的影響,不再相信女人的貞潔我們知道,後宮雖然妃嬪眾多,但是,皇后(王后)卻只能立一位,這個女人必須集天下所有女人的優點於一身,除了端莊賢淑外,還能擔負起“母儀天下”的神聖使命。
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趙中國人,初為商人呂不韋的寵妾。秦皇始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當人質的時候,呂不韋感覺他“奇貨可居”,不僅幫異人成為了太子,還將趙姬送給他當了夫人。趙姬跟了異人不久,就懷了孕並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秦王政。
早在呂不韋在世的時候,社會就颳起了秦始皇不是異人的兒子,而是呂不韋之子的傳聞,而秦始皇也對自己的身世表示懷疑。
異人繼承王位不久就去世了,秦王政順利當上了新的秦王。新寡的趙姬耐不住後宮寂寞,就召呂不韋前來伴寢。呂不韋唯恐惹下殺身大禍,就將嫪毐[lào ǎi]推薦給趙姬。嫪毐與趙姬淫亂後宮,並給秦王政生下了兩個弟弟。
母親不檢點的行為讓秦王政大為惱火,不僅殺死了那兩個私生子和嫪毐,還把母親趙姬趕出了京城。也正是這種情況下,秦王政由怨母而變得仇視天下一切女人,雖然宮中女人很多,他也不願意再立王后。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讓秦始皇才遲遲沒有立後,這也間接給他死後,國家陷入混亂埋下了隱患。據說,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如果他在生前就立了皇后,那麼皇后之子就是這個國家最有資格的繼承人,皇后就可以輔佐兒子順利當上皇帝。也許那樣,秦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
8 # 老樑講故事給你聽
秦始皇本身:並未立後,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紀)以後對於立後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國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各種國家制度已臻完善,秦統一中國後更全面建立了各種制度,並定出了皇帝的正妻為皇后、母親為皇太后的制度。但是秦始皇始終沒有設立皇后,這成為令人費解的千古之謎。
秦兵馬俑博物館副研究員張敏說:“秦始皇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中間有9年的太平天子時間,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即位3年,他便有資格立後,但前後9年都未立後。22歲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國事繁忙,在後方立後也不費事。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後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秦朝雖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不是他來不及立皇后,實際上是他自己不願意,更非其母親不操心,也非大臣不盡職。”
張敏說,秦始皇在有機會立皇后的時間內未立皇后有許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很複雜的。除性格多疑恐皇后掣肘外,還跟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和後宮美女過多有關。秦始皇曾4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3次都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藥,甚至派徐福率領3000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正是有長生不老的厚望和六國佳麗充斥著後宮,一定程度上延遲了秦始皇立後的程序。”
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行為失謹,穢亂後宮,並生了兩個兒子。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謂是終生難忘的傷痛。為此,他把母親趕出了咸陽,後來雖有悔過,但至死未讓她再住咸陽。張敏說:“由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使秦始皇長大後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發展。宮中眾多女人,僅僅是為滿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親行為而形成的心理障礙,也是秦始皇遲遲未立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張敏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方六國的佳麗盡充後宮,要選一個名門之後的賢淑女子也是一個難題。何況秦始皇自認功德超過了古代的聖王———三皇五帝,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更難了。
-
9 # 上班族聊歷史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體制當中,皇帝的政治生活有兩件大事,第一是立後,第二是立太子。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即位。
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後呢?
下面我們從秦始皇一生之中的幾個階段,具體分析,
幼年時期的秦始皇與其母親在趙國都城邯鄲為了躲避趙國的搜捕這一時期的秦始皇可以說是在夾縫當中尋求生存對於未來還是未知數再加上年幼所以這個時候的秦始皇對於前途的命運很是迷茫所以這個時候的秦始皇屬於命運多坎。
第二個階段,秦始皇繼位。
秦始皇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這中間九年時間正是古代男子娶妻時間,然而這一段時間始終沒有立後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這一段時間跟其母親有關係,
《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
始皇帝的母親趙姬原本為呂不韋的小妾,後來又被呂不韋贈送給秦異人,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異人死後,秦始皇繼位,趙姬與呂不韋死灰復燃,然而隨著秦始皇慢慢的成長,呂不韋逐漸害怕於是重新幫趙姬物色了一名男子是為嫪毐。
太后與呂不韋通姦時期可能是由於害怕為秦始皇立後會影響到他們而有意不為秦始皇立後。
隨著呂不韋的退出,嫪毐接替。不久後被秦始皇發現,處死嫪毐,並且將太后趕出咸陽,這個時期的秦始皇是憤怒的,試想作為一國之君的帝王自己的母親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偷情而且還生下了孩子,這使得秦始皇顏面盡失,多丟人啊!!
也許是這個時期秦始皇對立後產生了牴觸情緒。或許這是秦始皇不立後的一個原因。
秦始皇22歲到39歲,17年時間是他自己掌權,然後統一六國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了秦滅六國之戰,終於於公元前220年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主義王朝,
六國統一之後,秦始皇感覺自己的功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於是創造出了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
我想這是秦始皇不立後的另一個原因。
第四個階段,忙於政務和尋求長生不老時期。
六國統一了,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嶺南地區的問題也解決了,那麼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還需要幹些什麼呢?
大概就是追求長生不老吧?
然而這不過是迷夢一場,在巡遊當中,秦始皇病死沙丘結束了這一生,
或許這也是秦始皇沒有立後的另一個原因吧!
-
10 # 老朱出沒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並且自此規定,皇帝的母親為皇太后,皇帝的妻子為皇后。然而,歷史真相竟然是,秦始皇終生沒有立皇后!而且,秦始皇也是立後製度形成以來唯一沒有立皇后的皇帝。
簡直是千古之謎。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1. 家庭因素影響說
有人認為是家庭因素影響了秦始皇。據載,嬴政的母親趙姬本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出於政治目的把已經懷孕的趙姬送給了秦莊襄王;而秦莊襄王死後,身為太后的趙姬仍然經常與呂不韋重溫舊好。
後來趙太后竟然養了面首嫪毐,並生下兩個兒子。母親的失檢行為令秦始皇惱羞成怒,心理壓抑,變得很複雜:多疑、妄想、專制、暴虐,簡直變成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後嬴政徹底爆發,殺了兩個私生子弟弟,把母親趙太后趕出咸陽城,遷怒呂不韋,把他相國之職給罷免了,並直接導致呂不韋服毒自殺。
秦始皇嬴政由於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使他在自己的婚姻中不正常,宮中美女如雲,只是為了滿足他的生理需要,心理障礙則使他覺得沒有女人配成為他的妻子,所以才沒有立後。
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秦始皇要求過高,所以才沒有合適的皇后人選,所以才未能立後。
嬴政畢竟是歷史上第一皇帝,第一次實現了大一統,他本就自命不凡,在挑選攜手傲世天下的皇后人選時,標準肯定很高。這樣的女人肯定是鳳毛麟角,窮其一生未必能找得到,所以後位就一直空下來了。
秦始皇並不寵愛收入後宮的六國佳麗們,他甚至討厭她們拋棄亡國之辱而媚悅新主的行徑。而且,嬴政對守貞重節的女子卻倍加讚賞。
也有人認為是秦始皇的性格造成了他壓根懶得理會立不立後的事。嬴政作為一個並不受寵愛的質子的兒子,3歲時被父親異人當做人質留在趙國,在趙國受到唾棄和鄙視,後來回到秦國又遭遇了複雜的政治鬥爭,再加上母親的淫亂,便養成了他刻薄、多疑、暴戾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使他在事業上建功立業,開疆拓土,但卻不利於他在感情上的發展,他懶得將精力花在女人身上,當然對女人也不會付出真心,更別談立後的事了。
4. 求長生延遲立後說
更有人認為,秦始皇嬴政是為了求長生而延遲了立後,誰知道長生的願望只是泡影,還沒來得及立後便一命呼嗚了。
總之,秦始皇在長達37年的統治時期內沒有立皇后,這肯定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原因肯定也是多方面的,然而究竟是為了什麼,儘管有以上四種說法,但畢竟沒有詳盡的史料證明,也只是後人的猜測罷了。
回覆列表
作為始皇帝的秦始皇,一生沒有立後,因而也就不曾有所謂的“始皇后”。
對於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後,以及秦始皇的後宮嬪妃情況,任何一本史書都不曾有過記載,唯一涉及到秦始皇后宮史料的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後的一句話:“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也就是下令把先皇后宮內沒有子嗣的嬪妃全部誅殺。除此之外,秦始皇的後宮在歷史上再沒有任何痕跡。這團迷霧令後世之人不停地揣測、推測,更有考古學家們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秦始皇陵內各種設施和用具一應俱全,唯獨沒有皇后陵。立後對於任何一位皇帝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居然不曾立後,這一怪現象不能不讓人聯想到他的身世,並根據他一生的發展歷程推測他的心理。概括起來,後人的推測主要有三點:
一、多數人認為秦始皇之所以不立後,與他母親對他的傷害有直接的關係。
嬴政出生在趙國邯鄲,當時他的父親異人是作為人質在趙國生活的。他的母親趙姬原是呂不韋的小妾,後被呂不韋送給了異人,由此生下了趙政(即嬴政)。但趙姬和呂不韋仍藕斷絲連,異人死後,兩個人更是肆無忌憚。後來,呂不韋發現嬴政的不凡之處,害怕引火燒身,又怕趙姬糾纏,於是祕密引進一個名叫嫪毐的人,以宦官的身份安排在趙姬身邊,用以安撫趙姬。之後,趙姬與嫪毐還生下了兩個孩子。趙姬穢亂後宮的種種行為讓嬴政顏面盡失,對於他的身世問題也很可能會危及他的皇位,最為嚴重的是由此造成的陰影伴隨了嬴政一生,直接影響到他對女人的看法,他極有可能認為女人都是不潔的,就像他母親一樣。這從後來他對一個巴蜀寡婦的態度上足以證明。《史記.貨殖列傳》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嬴政認為巴蜀寡婦清是貞潔的女人。在此寡婦面前,秦始皇甘願放下身段,收起高傲,對其畢恭畢敬,還為其助貞女臺,這分明是在打他母親趙姬的臉啊!二、秦始皇不立後的另一原因,有人認為是因為秦始皇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認為其覺得沒有哪個女人能和他比肩同坐,無人能做他的皇后。
秦始皇是一位事業型的人物,是一個事業狂,他在經營一樁功勞蓋世的千古大業,再加上看透女人之後,根本也沒有那份心思去立後。秦始皇去世之前的若干年裡,他為尋求長生不老,滿世界地尋丹問藥,就更沒心思立後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想過立後。三、秦始皇不立後的原因,還有一說是因為一個叫阿房的女人。據說阿房宮就是為此人造的。但這僅僅只是傳說,並無史實根據。
傳說嬴政小時候和他父親在趙國做人質時,經常受人欺負,有個醫生的女兒叫阿房的,便常常保護他,給他溫暖。嬴政即位後,想接她到秦國,並有意立她為後,無奈她是趙中國人,遭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對,阿房為此自殺身亡,秦始皇非常悲痛,併為其造了一座宮殿以紀念她。但這種說法僅僅只是傳說,終究是靠不住的。秦始皇到底為什麼不立後,留給後人的永遠只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