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ylar弈

    崇禎元年(1628),這位新上任的皇帝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決心完成一項偉業,讓天下太平,讓明帝國中興,讓自己能成為青史留名的聖明帝王。

    這位少年天子一改登基前對魏忠賢一黨唯唯諾諾的態度,以雷霆之勢迅速撥亂反正,快速清算閹黨贏得了朝野的一片叫好,這對於崇禎也算開了一個好頭。 但是這個王朝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外有後金邊患,內有全國性的饑荒和財政收入的匱乏,雖然閹黨快速清除,但是朋黨之風依舊存在,官僚腐敗橫行。少年崇禎面臨如此局面依舊決定奮鬥前行,但是命運卻已註定。

    縱觀崇禎一朝,崇禎帝每每遇到重大危機之時很少能夠沉著應對,他的處理方式基本就是把責任和鍋退給朝臣,面對西北農民起義不斷,他無能為力只好乞求上蒼恩澤,在處理財政問題的時候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向廣大民眾加徵糧餉,這般作為也讓開局的聖明之象逐漸在朝臣和民眾之間淡化。

    崇禎與朝臣之間越來越對立,關係也越來越冷漠,這也導致崇禎一朝官員更替不斷,崇禎在中後期也越來越相信宦官,監軍制度也再次重現,導致明末將領無法放開手腳。崇禎也陷入了死迴圈,不重用宦官讓本就對朝臣不信任的他更加恐懼,重用宦官的話又對不起英明之主的讚譽。朝臣與宦官越發對立,朝局也越發動盪,政令也朝令夕改。

    在面臨李自成攻入北京這個關鍵時刻,崇禎帝還在遷都和不遷都之間徘徊,群臣也互相推脫死活不肯當眾說出遷都這個提議,在生死關頭崇禎還在考慮自己名聲的問題,最終他錯失機會,以一個看似英明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2 # 我們需要真情

    感謝邀請。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意味著明朝作為一個大統一王朝已然覆滅。明朝滅亡的原因錯綜複雜,歷來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有的說是土地的問題;有的說是氣候的原因;有的說是吏治的腐敗;有的說是軍制的破壞。《明史》雲:“明之亡,非亡於崇禎,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但其實,崇禎之所以成為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政治上的幼稚

    史載:崇禎二年(1629年),三月,定立魏黨“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魏忠賢是該殺,但崇禎帝定案牽扯範圍太廣,有些矯枉過正。再者,魏忠賢確實罪有應得,但他所制定的政策並非一無是處。崇禎帝恨烏及烏,剷除閹黨還要廢其政令,致使東林黨一家獨大,禍亂叢生。“黨爭歷來為亡國之本”的道理,他不是不懂,其實他更畏懼黨爭。但是在前期只是充滿了對閹黨的仇恨,卻忽略了東林黨的危害。最後只落得“朕非亡國之君,而等皆為亡國之臣”,“文官皆可殺”,“諸臣誤我”這樣既可憐又無用的話。

    在他自盡之前,遺書有云:“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去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勿傷百姓一人”倒有可取之處,然則諸臣雖有責任,作為皇帝的他就沒有責任嗎。至死,他沒有明白或者不願意明白這個道理。在政治上,崇禎不要說和他的祖宗太祖成祖比,和同時期的皇太極也是雲泥之別。

    這就是天啟皇帝在“土木建築工程”之餘謀劃的遼東戰略總指導。從軍民協調到戰術奇正問題都做了詳細的部署。反觀崇禎,當袁崇煥再上“五年平遼”策時,具體如軍隊糧餉裝備、士氣民心等問題,袁崇煥不說,他也不問,只聽到“五年”這個時間便興高采烈,當即表示要什麼給什麼,甚至御賜尚方寶劍。

    後來這把劍斬了毛文龍,也斬了袁崇煥,更斬了大明江山。

    崇禎末期,遼東軍事最高指揮官幾經易手,王在晉、袁應泰、高第等,在這三個分別為作曲家,水利專家和稅務幹部的手裡好歹葬送了遼東之地。山海關成了唯一抵抗滿清的關隘。

    崇禎在位十七年,流民起義,滿清寇關。可以說,他也算是久經戰事了。但他從來沒有在勝利中總結經驗,也從來沒有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他的軍事低能比政治淺薄更為突出。所以,

    成祖皇帝“守國門”,思宗皇帝只能“死社稷”了。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崇禎皇帝不是“勤於朝政”,也不是“急於求成”,而是放手施為,那麼大明的結局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參考文獻《明史》《明季北略》

  • 3 # 鄉村教育築夢人

    崇禎皇帝,是為明思宗,明光宗第五子,天啟皇帝朱由校同父異 母的胞弟,生於萬曆三十八年(161O)十二月二十四日,自盡於崇禎十 七年(1644)_~-月十九日,享年三十五虛歲,實足年齡三十三週歲,在位十七年,天災人禍、李自成大順農民軍起義和清兵虎視眈眈內憂外患的衝擊下,再加上生性多疑嗜殺成性使大明王朝中流砥柱的文臣武將損失殆盡,帝國岌岌可危,太祖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影響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在梅山上吊自盡,與大明王朝同存亡,他的自殺標誌著大明王朝的滅亡。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崇禎皇帝走向絕路而選擇自殺的?

    一、個人性格因素

    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具有很強的政治智慧及操控力,與諸多開國皇帝一樣,崇禎勤於政事、不近女色,且崇禎年輕力壯,不受他人控制,有著很強的敏銳嗅覺。但是這些因素也使得崇禎造成剛愎自用的極端,崇禎對個人能力十分信任,使得他對內閣大臣、地方官員都不信任,崇禎待人多疑,導致很多能挽救危局的文臣武將都遇到了悲觀下場,在內憂外患下,崇禎過於急於求成,為此不惜對身邊的大臣免職抄家。同時崇禎不能對自身的情緒進行有效掌控,其在執政期間,換了50多名首輔,只要是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的,都會被免職,甚至還會被斬首,在這種高壓政治局面下,很多大臣都變得謹小慎微。此外,崇禎本身也存在優柔寡斷的性格,李自成即將進入北京時,要求崇禎封王賜銀,甚至願意抵抗後金,但是崇禎因為首輔大學士不表態,就放棄了最後挽救明朝的機會,崇禎本身缺乏作為皇帝應有的擔當,使得本可以延續的明朝滅亡,加速了後面的朝代更迭。

    二、政治原因分析

    (一)兩輔政系統鬥爭加劇政治內耗

    (二)兩輔政系統並存嚴重干擾邊關防務

    眾所周知,所有的軍事行動都需要在統一的指揮下進行,如果沒有統一指揮,軍隊將會變得無所適從,必然會在戰爭中失敗,而戰爭的成敗往往會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在明朝末期,由於君主黯弱,兩大輔政系統都想在邊關防務、戰守上獲得控制權,導致邊關防務干擾十分嚴重,如代表內閣、六部的總督、巡撫,代表宦官機構的有鎮守太監、監軍太監。太監監軍可以說是明朝獨有的,而這也顯示出了兩大輔政機構的嚴峻鬥爭,明朝末年,在山西、遼東、大同等軍事重地,都有監軍太監的存在,這些人不懂軍事、不知戰備,卻要為總兵、巡撫發號施令,特別是在魏忠賢帶領的閹黨,派太監到寧遠、山海關等地收攬兵權,嚴重的干擾到前線指揮,導致在後金入侵時,明軍作戰束手束腳,戰爭失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三、經濟自然原因

    (一)大規模貪腐造成財政枯竭

    在明朝末年,災荒、瘟疫、戰亂不斷,流民四起,要想應對這些內外危機,就需要朝廷有充足的財政收支能力。而明朝末年,其財政收支存在“兩條線”的情況,除了正常的國庫外,皇帝自己有一個“內庫”,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鹽稅、礦稅等,這些稅收並不是進入國庫,而是專門供皇帝享樂,由於皇帝“內庫”的存在,使得各地藩王貴族都具有免稅的權利,造成了國庫支付能力逐漸減弱,朝廷的很多政策都受到了資金制約,而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就會加大稅收徵收力度,不斷增加稅種,普通民眾的糧餉、稅負不斷加重,進一步引起了民憤。與此同時,明朝官員的貪汙腐敗程度空前嚴重,民眾的稅負越大,官員的貪汙程度就越嚴重,即便是面對旱災、洪水、蝗災、瘟疫等情況,朝廷官員首先想的不是救災,而是從中獲取好處,這無疑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二)自然災害頻發引起農業經濟受損

    農業經濟損失與自然災害的發生有直接的關聯,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立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明朝十分顯著的經濟特徵,其穩定性可以為皇帝提供想要的財力、物力,但是這種小農經濟十分脆弱,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就會發生嚴重的損

    失。在明朝末年,極端天氣十分常見,如暴雨、旱災、罕見嚴冬等,導致明朝農業經濟受到了極大影響,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其可以說是明朝的財富重地,而罕見嚴冬的出現,造成了極大的農業損失,與此同時,明王朝流民四起,地方官員及朝廷對流民處置不當,加上“三響加派”,造成了饑民激變,引起農民起義。以小農經濟為主的明朝,面對自然災害,會大規模減產,甚至會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同時在災害救濟時,如果處置不當,還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在明朝末年,土地兼併現象十分嚴重,皇室貴族、地主瘋狂的掠奪土地,在這種情況下,必然

    會極其民變,加劇明朝的滅亡步伐。

    (三)自然災害降低賦稅徵收

    在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下,農業必然會減產,這也會對明朝的賦稅收入帶來極大的影響,崇禎上位當年,財政支付高達500萬兩白銀,而國庫卻處於枯竭狀態,加上後金崛起、入侵,邊關吃緊,崇禎皇帝想要集合物力、兵力與後金一戰的條件都沒有。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僅對農業帶來極大影響,同時也引起了畜牧業的損失,在明末,每一次的自然災害除了有人員傷亡以外,還有嚴重的牲畜損失,在明代,牲畜可以說是最主要的農業動力,牲畜的損失進一步加劇了農業損失,從而影響到朝廷徵稅。此外,在崇禎時期,自然災害的發生還對杭嘉工商業

    發達地區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在自然災害下,杭嘉工商業發達地區是缺乏生產原料,工商業發展難以維持下去,這就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頻繁的自然災害一方面對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困難,朝廷的正常徵收難以進行,另一方面還需要朝廷進行賑災,而朝廷本身缺乏充足的錢糧救災,加上後金的入侵,朝廷又需要加重賦稅,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四)極端天氣使得明朝在戰爭中處於劣勢

    努克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並起兵反明後,在明朝與後金的近30年鬥爭中,明朝都處於劣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極端天氣的出現。明朝末年,極端天氣頻發,從而引起了大量流民、邊軍將士後勤不足、牲畜凍死等一系列問題,並且與後金軍對相比較,明軍更加不耐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明軍的戰鬥力。此外,明軍在對付後金的起兵時,火器是最有利的手段,但是在極端天氣下,火器難以發揮其作用,加上明朝政治腐敗,後勤不足,很難與後金軍隊對抗,從而加劇了明朝的滅亡。

    綜上所述,明朝的滅亡與崇禎皇帝的為人處世、明朝當時的政治、經濟、自然等因素都有極大的關聯。崇禎皇帝的死,必然成為一種悲劇。

  • 4 # 常長話古今

    崇禎皇帝最後為什麼會上吊自殺。

    崇禎皇帝,名朱由檢(1611年—1644年),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幼年並不幸福,父親明光宗曾是皇祖父明神宗並不喜歡的太子,母親又是太子的婢妾。五歲時,其母劉氏因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先由庶母西李撫養,後又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11歲被哥哥朱由校冊封為信王。

    熹宗朱由校於公元1627年8月(天啟七年)死後,由於沒有子嗣,朱由檢受遺命繼承皇位,時年十七歲,“崇禎”是他的年號。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在位僅僅十七年的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朱由檢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後世稱朱由檢為崇禎皇帝。

    朱由檢即位之初,勵精圖治,勤於政務,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興的可能,特別是清理了心腹大患閹黨頭目魏忠賢,國民更是大為振奮。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用計誘使魏忠賢被抓入獄自縊,並剷除其閹黨二百六十餘人,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同時,重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對於這樣一位皇帝,本應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為什麼又會弔死在樹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朝庭腐敗,國庫空虛。天啟以後,明朝統治階級全面腐朽,多數上層官員只會醉生夢死、花天酒地,不斷掠奪財富,將國家財產納入私人囊中,造成國庫空空。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農民軍攻佔洛陽,福王朱常洵被殺,開啟王府後,無數糧倉糧食堆積如山,但很多已經黴爛;一座座綢庫裡,許多綢緞已經腐朽;金銀珠寶,更是無法統計。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抵達北京城下,京城尚有幾萬軍隊,但是好長時間不發軍餉,士兵自然不肯賣命。國庫空了,皇上朱由檢自己也沒錢,便只好去向國戚、朝臣和大太監們借錢。他派太監徐高向國丈周奎借錢,周奎嘆氣哭窮,磨蹭半天才湊了一萬三千銀兩,許多富太監聽說皇帝要借錢,紛紛在自家門上貼上“此房出賣”,表示他們都窮得沒法過了,哪裡還有錢借。

    志大才疏,愚昧專斷。朱由檢層層設計誘捕魏忠賢及其庵黨,是極其精明的。但很多時候,他很糊塗,武斷。一次在選擇大臣的時侯,竟學萬曆年間,他爺爺當政不管事時,大臣們採取的“金瓶抓閹”的辦法。對於一個懷有巨集圖大略,一心要振興祖業的皇上,竟不選用精明能幹、正直奉公的人做大臣,卻採用這種聽天由命、充滿迷信色彩的愚昧辦法,焉能不敗。

    處死袁崇煥是他乾的另一件蠢事。將軍袁崇煥在先朝取得“寧錦大捷”後,加強防衛,收復失地,同時大興屯田,以保證軍糧供應。朱由檢剛繼位時,重用並授袁崇煥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授以軍事大權。袁崇煥駐節山海關,阻住了後金入侵的陸路,沿海上也加強了防衛。可朱由檢卻中了後金首領皇太極的離間計,更可笑的是,他自以為高明,竟用誘捕閹臣魏忠賢的辦法,來誘殺自己的唯一能倚仗的心腹大臣,致使一員精忠報國的優秀將領含冤而死,親手毀滅了明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金入侵、農民起義,這也是造成崇楨上吊的重要原因。明朝後期後金入侵,連年征戰,耗費巨大,加上統治階級腐朽墮落,國庫空虛。負擔只能加在老百姓身上。從神宗朱翊鈞末年開徵,每年額外刮取的糧食摺合白銀就達五百二十萬兩,崇禎初年又加到六百六十萬兩。加上許多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以及官員豪強的巧取豪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除了揭竿而起,已經別無生路。於是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最後起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直搗北京,圍攻皇宮,崇禎只好上吊自殺,統治了276年的明王朝就此滅亡,崇禎成了明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

  • 5 # 在天勿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請指教。

    都說明亡於萬曆,其實我認為不然!明朝在崇禎手中其實還有救,至少在黃臺吉打右勾拳入塞之前都還有辦法可想。

    其二,用錯了袁崇煥,崇禎即位之初,遼事還有可為,後金建奴雖然為患,但不至於崩盤。用上了志大才疏的小袁同志,先是殺了毛文龍,後金西顧無慮;再而與後金蒙古互通資敵,讓其度過荒年;身為薊遼總督,對後金的右勾拳入塞行動沒有警覺,邊牆幾不設防,被黃臺吉兵臨京師。(看過《竊明》的人都有同感,作者絕對是明史專家而非磚家)

    其三,剿匪用錯了人,即位之初用了個楊鶴做三邊總督,此人只會撫撫撫,向朝廷要錢,是個甩鍋高手。在他手中放跑的農民軍頭子不少。還有一個陳奇瑜,車廂峽本是必勝之局,卻讓李自成、張獻忠等逃之忽也。

    其四,崇禎自身原因,剛愎自用,猜忌多疑,在位十幾年換了十九個首輔,弄死了七個兵部尚書,弄得百官人人自危,怎麼辦事?而且死要面子活受罪,什麼都要等臣下說出來再裝勉為其難的同意,本來李自成進軍北京遷都南京挺好的事,非要死扛著等百官說,優柔寡斷,失去了給明朝續命的最後機會,這也許就是自己玩死了自己吧……

  • 6 # 提起昨天換明天

    登基時的崇禎17歲,那時的明朝處於內亂、外患、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整個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的精力與明末龐大的文官集團抗爭,17年來用盡心力意圖復興明室,最終城破自縊。

    崇禎年間大明王朝所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三:

    一. 明末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土木堡之戰以後大明武館集團損失殆盡,文官集團趁機把持朝政,崇禎皇帝消耗量大量的精力和文官集團抗爭,最終失敗妥協。

    文官集團

    二. 為崛起的後金,建州女真最初並無力威脅帝國安全,只是明末各地頻繁的農民起義,使明朝政府無暇顧及後金,致使其做大,最終成為帝國的心腹大患。

    明.清和農民軍勢力

    三. 為農民起義軍。真正要了大明帝國命的還是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張獻忠、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成了壓垮大明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滿人只不過是撿了個大便宜罷了。

    李自成

    至於為什麼不跑則與明朝的祖訓和朱由檢的性格有關,如果當時離開北京南遷也許有翻盤的機會,但歷史沒有如果,只有教訓。

  • 7 # 鳳炎忻是讀書客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的亡國皇帝,最後選擇以“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這樣慘烈的殉國方式來結束自己的性命,成全身為一個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讓人深感惋惜的同時也無比的佩服。

    您所問的“志大才疏的崇禎皇帝最後為什麼會弔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鳳炎忻將其理解為了以下幾個問題:為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吊死?他選擇吊死煤山的原因又是什麼?當時的他完全可以選擇棄城逃跑,可是到最後為什麼沒有逃?

    下面鳳炎忻就來具體說一下。

    關於“志大才疏”

    首先,您所說的“志大才疏的崇禎皇帝”這個預設,其實鳳炎忻並不是很贊同。鳳炎忻以為,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不算是個盛世明君,但也絕不是個昏庸無能之人。這一點,從他繼位之後就選擇剷除宦官魏忠賢的做法上就能看得出來,崇禎皇帝還是挺年輕有為的。

    崇禎當上皇帝的時候,明朝已經從根本上腐爛了(這和兩個常年不上朝的皇帝,嘉靖和萬曆有很大關係),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就算是神仙降世,恐怕也拯救不了。所以,崇禎皇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江山一點點的衰落下去,直至消亡。身為一國之君的他,雖然不能作壁上觀,但是想要力挽狂瀾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軍浩浩蕩蕩的逼近北京城。在此之前,崇禎皇帝不是沒有想過要遷都,可是,他雖身為一國之君,但是在這方面好像也做不了主,因為當時朝廷裡有很多大臣都反對遷都。更何況,對於崇禎皇帝本人而言,在這個時候遷都對於他的名聲影響也不好,所以遷都的事也就只得作罷了。(崇禎心裡苦啊!)

    為什麼是煤山的歪脖子樹?

    首先,為什麼選擇煤山?

    那是因為煤山就在皇城的後面,位置比較近,既然不想逃跑就沒必要跑的太遠,這是一個尊嚴的體現。而且,煤山視野開闊,在那裡上吊還可以看到整個皇城,這想想就知道這是怎樣一種體面。

    其次,為什麼選歪脖子樹?

    選擇歪脖子樹,跟崇禎的祖宗朱元璋有很大關係。歷代開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可以一直傳承千秋萬代,朱元璋也不例外,於是按五行學說裡的五行相生理論,給後代取名,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含義。

    所以他後代的名字裡必須帶有相應的偏旁部首。

    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因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土。這樣下來朱標、朱棣,木字旁;朱允炆,火字旁;朱瞻基,土字旁;朱祁鎮,金字旁;朱見深,水字旁。一直迴圈到崇禎皇帝朱由檢,又是木字旁。所以,崇禎皇帝選擇歪脖子樹上吊,可能和他屬木有關。

    結果

    19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一顆歪脖子樹上上吊而亡。他死的時候,身邊只跟了一個年邁的老太監!

  • 8 # 小陌逢春

    崇禎皇帝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

    崇禎帝的一生是悲摧的一生。他的母親原本只是一個婢女,被他父親偶然薄倖生下了他。幼年的朱由檢(崇禎帝)很不幸福,五歲時,母親被他父親杖斃,他先後由多個庶母撫養。性格內向孤僻,少言寡語。本不該當皇帝的他,由於哥哥明熹宗駕崩,沒有子嗣,受遺命於1627年10月2日繼承皇位,時年十七歲,次年。改年號為“崇禎”。

    崇禎即位時的大明王朝已風雨飄,內憂外患。關外滿洲人建立的後金政權不斷地蠶食明朝遼東的土地;關內北方大旱,寸草不生,瘟疫流行,尤以陝西、山西嚴重。人民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激化,發生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朝廷內部由於萬曆、天啟兩帝多年疏於治國理政,朝綱混亂,閹黨把持朝政。

    但崇禎帝可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即位後,生活儉樸,勤於政務。同時大力清除閹黨。他抓準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後又將魏忠賢及閹黨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東的重任。

    但史書記載,認為崇禎皇帝“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為政“刻薄寡恩”,“急劇失措”;“對於軍國大事的處理,樞要人物的升降,時常是朝四暮三,輕信妄斷”;看上去儘管像是想要有所作為的“明君”,會做些表面的仁義功夫,實際上卻是“十分‘汲汲’的‘要譽’專家”,對種種積弊並不真心設法去解決。簡單的講,就是說崇禎帝志大才疏,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生性多疑,缺乏生殺決斷的魄力,卻又剛愎自用,濫殺無辜。錯殺袁崇煥,註定對後金策略的失敗。

    此時,李自成的農民軍打到了北京城下,大臣們離心離德,崇禎帝已然孤家寡人。當起義軍攻入皇城時,他親自擂鼓卻喚不來一個大臣。走投無路的崇禎帝只能上了煤山(今景山公園),自掛東南枝,做亡國之君了。

  • 9 # 寶木文斌

    在歷代的亡國之君中,明朝的崇禎皇帝下場最是淒涼,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崇禎要太監敲勤王的大鐘,卻無人迴應,朝中大臣早已作鳥獸散。他倉皇逃出宮,陪著他的只有一名太監。在萬念俱灰,走投無路下,崇禎最後在煤山的一棵槐樹上吊,自殺殉國。他在自殺前所寫的遺詔裡說:“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祖宗傳下的江山為什麼會在自己手裡丟掉?而且淪落到必須上吊自殺以求解脫?崇禎說他自己“涼德藐躬”只是過場話,重點是後面那句“然皆諸臣誤朕”,一切都是朝中大臣的錯,是他們害國家和我淪落到這步田地。從心理學來看,這是一種典型的“外在歸因”。

    就像很多歷史學家所說,明朝的滅亡有很多遠因,崇禎登基時接到的其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客觀來說,他很有心而且很努力地想要當一個好皇帝,但無可諱言地,他的剛愎自用、氣量狹小、好猜忌、想大權獨攬而又缺乏判斷能力與自知之明,使他跟文臣武將間的關係搞得非常緊張,在最後落得眾叛親離,自己孤獨地走上滅亡之路時,猶憤恨不平地說“然皆諸臣誤朕”,他依然看不見自己的過錯。這是一個朝代的悲劇、崇禎個人的悲劇,也是人性的悲劇。

  • 10 # 實事觀察者

    崇禎皇帝雖然工作十分的勤奮,但是國家滅亡也不能說是他一手造成的,在他登基的時候,國家已經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了,所以這個時候,他也是無力迴天了。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總的來說的話崇禎皇帝這個人還是比較簡樸的。當時他在位期間大面積的剿滅閹黨,他將魏忠賢和他的手下全部都制服,並將他們全部殺掉。但是我們知道在明末的時候首先當時明朝已經沒有多少的部隊可以調遣了,而且崇禎皇帝運氣也不怎麼好。

    崇禎皇帝已經盡他的所能來幫助挽留明朝了,但是在他在位期間,首先發生了很多規模比較龐大的自然災害,這樣導致許多的百姓生靈塗炭,而且他手下的部隊參與救援之後,也沒有辦法集中的派遣。所以導致他孤立無援,沒有辦法第一時間進行戰略部署。第2點來說的話,崇禎皇帝在位的時候,當時的鼠疫各種疫情也十分的泛濫,所以導致老百姓都叫苦不已,而且當時的國家政局一直都處於動盪之中,所以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給了當時清軍機會。

    而且當時國家也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內部有許多的奸細,他們都一心想著把握政權殺掉崇禎皇帝,而外患因為清軍大舉進攻,崇禎皇帝又沒有足夠的兵力來與他們對戰,所以最後崇禎皇帝沒有辦法就上吊了。所以並不是皇帝十分的勤儉,十分的努力,他就能使他們的國家一直平平安安的一直經營下去的。有的時候風水輪流轉,運氣其實也很重要,而且如果你的父輩們還不爭氣的話,那就更加沒辦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諸葛亮琴音嚇退司馬懿如果遇到司馬懿不懂音律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