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義釋曹操雖然留下了千古義的名聲,對於蜀國算忠嗎?算不算舍大義取小義哪?

回覆列表
  • 1 # 北派說書人

    當年赤壁之戰後,曹操丟下幾十萬軍隊逃跑,可謂之是悲慘之極,當然這個問題我們是建立在《三國演義》當中的,在《三國演義》當中,東吳的孫權是沒有打算抓曹操的,因為一口氣滅了曹魏大軍幾十萬,已經賺了,抓曹操真心沒用,抓了反倒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畢竟雖然說曹魏損失了幾十萬大軍,但是此時的曹魏依然強大,而赤壁之戰,也不過是曹操中計,驕傲自大,不懂水戰而造成的敗局,也就是說赤壁之戰的失敗並非必然,所以周瑜想到一個毒計,那就是不抓曹操,將曹操攆到劉備屬地,希望劉備抓住曹操,將曹操殺死,這樣的話,吳國就一石二鳥了,結果諸葛亮卻早已猜出了周瑜的毒計,但是沒辦法,這得接著啊,思來想去,還是拍關羽堵華容道合適,因為曹操對關羽有恩,後來關羽真的把曹操放了。

    然而關羽的身份又有所不同,放走曹操之後,一群人在使者魯肅面前裝傻充愣,劉備叫喊著要殺關羽,魯肅作為使者,面子上過不去,反倒客氣了一下,替關羽說了情,所以華容道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至於華容道釋曹操做的對嗎?那自然是對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曹操是個燙手山芋,不放不行

    周瑜之所以驅趕曹操到劉備地盤上,自然是為了讓劉備抓了曹操,周瑜再以盟約壓一下劉備,劉備唯有斬曹操,劉備斬了曹操之後,就得罪了整個魏國,那麼曹魏所有的怒火就直接會燒到劉備身上,以當時劉備的勢力,根本承受不起,而對於周瑜來說,這可是一石二鳥,完美!

    關羽的大義,對曹操釋懷

    其實諸葛亮一直對關羽不放心,主要體現在,關羽曾經受曹操的大恩,如在關鍵時候,是一個很大的變數,然機會來了,那就是華容道,這件事後,關羽以差點掉了腦袋成就了義字,為天下所唱誦,並且成功躲過了周瑜的陰謀,還解決了關羽這個思想變數,可謂之一石三鳥,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歡迎留言。

  • 2 # 讀春秋思無忌

    關羽在華容道上放了曹操,對曹操來說是報恩,但對劉備來說是反叛啊?關羽怎麼就因此而獲得忠肝義膽的稱號呢?

    其實,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這是《三國演義》裡面的一個著名橋段,正史上是不存在的。說白了,這是羅貫中刻意設計的一段戲。那麼,咱就試著來分析這段情節,看看羅貫中心裡是咋想的。

    一次是曹操被馬超打得慘不忍睹,又是脫去紅袍、又是剪鬍子、又是包住下巴,整個過程讓人忍俊不禁。

    那麼,羅貫中為何要虛構這個情節呢?

    當初,曹操進攻徐州時,劉備和張飛一起逃往袁紹處,而關羽不幸被捕,然而曹操卻對他十分敬重,難得的是當他得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後,反而對他更好了。於是,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情意,幫其斬殺了袁紹帳下第一大將顏良。然而,他便找尋劉備去了,曹操麾下的將士都想將其截殺,唯有曹操認為各為其主,最後還是放關羽出關而去。

    太祖聞羽走,恐諸將追之,果疾敕仁,如儼所策。

    相反,曹操在得知關羽撤退後,便下令停止對他的追擊,雖然有讓關羽和孫權火拼之意,但是也不排除,他終究還是不忍親手殺害關羽。

    這一點從後來曹操收到關羽首級後的所做作為也可以看出,曹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安葬於洛陽,可見他自始至終都很欣賞關羽。

    我想,羅貫中特意虛構了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的情節,就是為了替關羽還掉這個恩情。

    另外,諸葛亮向來為人謹慎,如果鎮守荊州的大將與對方統帥不清不楚,如何能保證將來在兩軍對壘時不會放水呢?特別是關羽成天讀著《左傳》,將忠義視作生命,假使曹操在戰場上以此來要挾關羽,那麼就很容易著了曹操的奸計,如此荊州便危險了。

    因此,他才特意虛構了諸葛亮故意安排關羽埋伏華容道而義釋曹操的情節,幫關羽還了曹操的恩情,從此雙方扯平了,他日戰場刀戈相向便無所顧忌,而劉備、諸葛亮將荊州放心託付於關羽,這就比較合理了。羅貫中為了維護關羽、劉備、諸葛亮的形象,順便踩一下曹操,可謂是用心良苦,因此,你也就沒必要去糾結關羽此舉是對還是錯了。你認為呢?

  • 3 # 煙花一森

    我認為關羽做得對。

    首先,關羽為人義字當先,勇武而不凌弱。曹操曾經對關羽送金銀,贈赤兔,對過五關斬六將的事不追究,他對關羽的恩不可謂不厚。關羽追思厚恩,雖有軍令但也顧及情面。

    其二,曹操等人兵敗逃亡,兵離將散,只有幾騎跟隨。早已疲憊不堪,蓬頭垢面,面容憔悴,跟街上要飯的沒什麼區別。關羽見到這種狀況,心也就軟了一截,畢竟大家曾經一起喝過酒,吃過肉。去沒去怡紅院就不知道了。除去政治也算朋友,看朋友落難,他也忘記自己身份了。也看不過去。從他兒子關平提醒他有軍令狀的表情可以看出。

    最後,這也是最根本所在,就是劉備這邊不希望曹操現在死掉,起碼不是死在劉備集團手上。為啥呢?因為曹操一死,曹操集團肯定報仇,死磕劉備集團,或許聯合孫權滅了劉備也未可知。這是劉備諸葛亮不願看到的。當時劉備實力畢竟還不強,不足以抗衡兩家。所以,曹操不死是最好的結局。

    這樣既沒仇,也成就了關羽的義,可謂一舉兩得。所以我覺得關羽是對的。他也可能看到了這一點。

  • 4 # 尼古拉斯奇異果

    一說起華容道,大家都會想起關羽放了曹操這件事情,這給他的忠義之情又添了幾分。那他究竟為什麼要違反軍令而釋放曹賊呢?僅僅是因為咱們的孟德兄有恩於他嗎?其實不是這樣,諸葛亮其實很早就料到關羽不會殺曹操,並且還故意讓他立下軍令狀,以此來撇清自己的關係。或許也有人會問:明知道雲長殺不了曹操,為什麼還要讓他去呢,這個諸葛亮有什麼好處嗎?小編回答你,真的有。

    開啟APP,檢視更多精彩資訊

    首先把曹操放了,那是大勢所趨。在經過赤壁一役之後曹軍元氣大傷,所以一定會引起東吳的注意,這就為劉備爭取了時間,相反來說,如果他死了,那麼孫權肯定會將劉備當成下一個消滅的物件,這對他來說沒什麼好處。其次,咱們的雲長確實受過曹操的大恩,再加上他這個人為人正直,特別講義氣,一定會還他這個人情。

    除了上面這兩個傳聞以外,還有人想到,這是不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呢?確實啊,當時實力最強的肯定就是北方的曹操了,其次就是擁有江東的孫權,而反觀劉備,雖然後來佔據了荊襄九郡,但依舊也只有那一點地方上不了什麼大臺面,也很容易被別的諸侯給吞掉。

    諸葛亮把這件事情早就想到了,如果當時在華容道把曹操給殺了,孫權這個人肯定會特別的囂張。一種情況是,他會把曹操的殘餘勢力都給殺掉,以此提升自己的實力,而另一種就是把目光直接對準劉備,把自己的眼中釘消除掉,所以無論哪種情況,留下曹操是最好的情況,這樣才能讓他們互相牽制,給劉備留出更多的發展空間。

    當然了還有,如果殺了曹操,那麼他殘餘的勢力也會繼續發展,畢竟人家本來就很厲害,而在這種情況下,姓曹的這些人肯定會將劉備當初自己的死敵,而當時的他們哪哪都不行,這樣看來,豈不是將自己送上了懸崖峭壁麼?因此諸葛亮決定給他們送一個順水人情,那麼誰來送比較合適呢?答案就是關羽。

    關雲長這個人重信重義,而諸葛亮就是利用了他這一點,才讓他去了華容道,一來藉著他的手放過曹操,二來可以把關羽的銳氣給消一下,誰讓他看自己不順眼呢?

  • 5 # 崇哥影視大全

    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特命關羽把守最後一關,當年關羽為何會放掉曹操呢?他那麼忠義一個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卻為了曹操背叛了劉備,這其中緣由千絲萬縷,還要從關羽和曹操的交情說起。

    曹操與關羽的交情

    據史書記載,曹操對關羽有過大恩惠,建安五年,曹操親提大軍,在徐州大破劉備,關羽被曹操擒獲,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有愛將癖的,他不是什麼人都收的,唯獨對武勇而又具有忠義之心的關羽偏愛有加,曹操待關羽甚厚,關羽雖心繫劉備,但眼下這般境地,他唯有假裝歸降,心裡暗下決定,待為曹操立下大功後才重歸劉備,後為其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投奔劉備而去,曹操對關羽器重,愛才之心讓他放關羽回了劉營,這是二人赤壁之戰之前的淵源。

    再說回赤壁之戰,曹操率八十三萬大軍南下赤壁,諸葛領一把大火把曹軍燒得找不到北,曹操率曹軍北退,諸葛亮早料到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因為最近的路線是從烏林直取北上去洛陽,但走不到多遠就要面對滔滔漢水,曹軍的船隻都被燒燬,唯有從華容道逃走才能省時省力,諸葛亮一方面安排了趙雲張飛在半路攔截,另一方面又吩咐關羽在其二人之後蹲守曹操。

    其實諸葛亮這樣安排只是虛晃一招,他了解關羽是個重情重義之人,若是見了曹操如此落魄,定會看在當年的不殺之恩份上放他一馬,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是讓關羽了卻報恩的心願,斷了他對曹操的舊情,二來,如果曹操一死,北方必定大亂,當時北方孫權雄霸,劉備還難以和他抗衡,還需要曹操的牽制,這樣安排可謂一箭雙鵰。

    曹操落敗行於華容道時見無伏兵,正仰天大笑諸葛亮並非料事如神,笑聲剛落,關羽出現在其面前,曹操命敗兵以死相拼,部下卻答到:人縱然不怯,但馬已乏,安能再戰?

    曹操下馬,懇請關羽念舊情分上放他走,關羽念及舊情以及故友張遼,遂放曹回到江陵,否則以曹操的300敗兵,怎可以和關羽的500雄兵相抗衡?更別提全身而退了。

  • 6 # 帝荒

    按照正史,關羽沒有守華容道,曹操也沒有輸光所有兵馬。死的只不過是劉琮蔡瑁投降的荊州兵。而且輸的一部分原因是瘟疫。曹操從赤壁敗退,走的確實是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曹操在途中確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諸葛亮與周瑜智謀不足,而是笑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曹操笑後也出現了敵情,但已無驚無險。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計,索性又一把火燒掉所剩戰船,率軍經華容向江陵一路敗退。孫劉聯軍則水陸並進,尾隨曹軍,緊追不捨。

    其實,當時曹操雖然戰敗,但面臨的形勢並不十分嚴峻。因為在赤壁交鋒之前,是曹操強大,孫劉弱小,孫權和劉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挫敗曹操的強大攻勢,使曹操不得渡過長江,以保全自己的勢力範圍,或保證自己不被曹操消滅掉,在勝負未卜的情況下,他們沒有也無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敗退的路線上去設伏。所以,曹操在敗退的路上,雖後有追兵,卻前無伏軍。可是,在通向華容的道路上,卻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

    《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曹操戰船被燒,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颳大風,行走更加艱難。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面開始順風點火。但曹操大軍已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按照三國演義來說,如果關羽斬殺曹操,天下會怎麼樣?首先北方大亂,曹丕忙著跟他的兄弟們搶王位,曹仁,曹休,夏侯惇,夏侯淵,許褚該找劉備報仇的報仇,馬騰、韓遂會跟老曹的手下搶地盤,成都劉璋,漢中張魯也肯定會出兵搶奪荊州地盤。孫權更不會放過這機會,派周瑜兵出荊州、合肥搶奪地盤,或者吞了劉備,壯大自己然後攻打北方的地盤。

    至於劉備那幾萬兵馬夾在中間肯定會被吃掉,即使諸葛亮在如何謀劃也很難實現王圖霸業。

  • 7 # 天道酬勤好高騖遠

    我認為做的對。當然算忠誠殺曹操會有一系列反應。算舍大義取小義,他的順水推舟完成了他的千秋忠義。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提起關二爺:

    臥蠶眉、丹鳳目、面如重棗是其形象。

    赤兔馬、偃月刀是其道具。

    忠義千秋,則是其人設。

    其中的義字,很大程度上來自——華容道義釋曹操。

    似乎是一個義字救了曹阿瞞。

    年少時,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一方面感佩漢壽亭侯的義薄雲天,一方面又頗為遺憾——怎麼就放走了曹賊呢?

    糾結的很。

    典型的既想大義凜然,又要名利雙收的心態。

    隨著年過半百,再讀這段,竟然讀出了不同的味道,難怪老話說——老不讀三國,因為會在裡邊讀出滿滿的套路。

    《三國演義》裡這段的回目是——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請注意,是先有的智算,後有的義釋。

    原來以為,智算說的是算到了曹操要走華容道。

    臥龍先生有一段裝13的話——"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後人有過無數的分析,說放走曹操是戰略考慮——留之以抗東吳,保持三國的穩定性,這是最優選擇。

    諸葛先生不直說這個戰略意圖,而是說——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

    藉此又把自己包裝了一番,顯得高深莫測。

    戴高樂曾說過:在僕人眼裡沒有偉人。

    距離感、神祕感是產生敬畏的先決條件,所以古人才說要親者嚴,疏者慈。

    對身邊的人要嚴肅、嚴格、嚴厲,才能使其不起輕慢之心。

    對關係遠的人要慈愛、慈祥,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

    “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更顯心機深沉。

    一是說給劉備聽。關羽是你的兄弟,我是看你面子哦。

    二是說給關羽聽。我是給你送人情的機會哦。

    背後還暗含著兩層意思,其一,你關羽的所思所想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以後少跟我玩心眼,玩也玩不過我。其二,你做了這件事後就有把柄在我手裡了,敢不服?弄死你。

    諸葛先生費此心機,也是迫不得已。

    人家劉關張兄弟才是一家人,自己始終是個外人。

    表面上言聽計從的劉皇叔直到託孤那一刻還是深懷戒備。

    對於一些圈子,能融進去自然要講感情,融不進去必然會使手段。

    很多人都埋怨下屬對他不忠心,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拿他當自己人了嗎?

    你讓一個你心中的外人忠於你,豈不是緣木求魚。

    他忠於的只能是錢、職位、機會等外在的東西。

    對關羽這樣的人,你如果一味示弱,他會瞧不起你,如果一味硬頂,那會換來硬扛。

    只能是又打又拉。

    我們總說有些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但是你想過為什麼嗎?

    我們不認可或者說不理解的一些做法,往往是他從自身利益出發的最優選擇。

    那個時候,劉皇叔的表現也很耐人尋味。

    雲長領了將令,引關平、周倉並五百校刀手,投華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

    既然有此擔心,雲長領令前為何不說?表面上看是對軍師言聽計從,要維護軍師形象,不能提反對意見。

    其實,梟雄劉備早已明白曹操殺不得,所以他才不制止。

    他說這句話,是要逼出諸葛亮的話,那就是你諸葛亮也是想放走曹操的,那麼將來你就不能拿我二弟這件事來說事。

    他明知道即使關羽違抗了軍令狀,諸葛亮也不能殺他。但他還是擔心,諸葛亮把這件事作為一個討價還價的砝碼,所以才要諸葛亮一個口供。

    等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回答後,他說了一句——:"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附帶著強化一下自己不如軍師的人設。

    有人曾據此分析,二人的關係一般,所以才要說一些虛偽的客氣話。

    關係比較親密的人該不該說一些客氣話呢?

    沒有絕對的。

    一些人喜歡說客氣話,正好對方又喜歡聽,那就說好了。

    有些人認為客氣話顯得疏遠,有些虛偽,那就不說。

    說了半天,該說到我們的男一號——關二爺了。

    從古至今,華容道這段有無數人做過分析,分析了諸葛亮、劉備、曹操,甚至分析了孫權、周瑜。

    但是,很少有人問咱二爺是咋想的?

    有人分析過關羽的性格,認為他是不自信,所以過於看重面子,其所謂的忠義都是面子在作怪。

    確實,關羽在領令之前是為了爭個面子,爭口氣。

    這也說明,平時就與軍師有些心理隔膜,總怕軍師瞧不起自己。

    可是領令之後呢?

    他有充分的時間想想自己該怎麼辦?

    張飛還有三分細呢,關羽可不是猛張飛。天天秉燭夜讀《春秋》,難道只是看故事?能看懂微言大義的關羽絕對不是頭腦簡單之輩。諸葛亮能想到的他不一定能全想到,劉備能想到的,他大部分應該想到。

    所以,他應該會想明白大哥和軍師都想放走曹操。

    所以,他就是順水推舟。把大家的想法實現,從而成全了自己的千秋忠義。

  • 8 # 瘋言說史

    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並非歷史上的真實事件。不過你要這麼問的話,我可以理解成: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為啥沒有把曹操至於死地?不知可否?

    曹操雖敗,但中原的實力尤在。此刻,劉備的人馬不過2萬,孫權稍多大概有3-5萬。且都以水軍為主,都不具備挺進中原的實力。一旦哪一方對曹操下死手的話,容易被曹操集團針對而錯過分享戰利品的機會(或許還會付出性命)。

    二、曹操被殺對劉備、孫權都不是好事。毫無疑問,曹操出意外的話,北方政權將會產生嚴重的動盪。但曹氏宗親還在,文臣謀士還在,孫劉都沒有能力挺進中原的情況下,必將會誕生新的領導者來接替曹操。將會產生兩種可能,分述如下:

    1.某位曹氏宗親穩住了局面,輔佐曹操幼子或者自己直接接任。作為曹氏宗親,一旦他登上主公的位置,不管他對曹操有幾分情誼,替先君報仇也是他逃不脫的政治包袱。

    所以曹操的繼任者不管是否願意,都必須再次率軍南下,然後再打一次赤壁之戰?這樣的局面是劉備、孫權都不願看到的,誰又能保證每一次都能以弱勝強?

    2.以荀彧為首的保皇派,趁機打壓了曹氏宗族。那漢獻帝的春天可就來了,“大政奉還”可以過一把真正的皇帝癮了。要是獻帝這時再下詔要求四海歸順的話,再拒絕可就真成叛逆了。

    衣帶詔什麼的,都不好使!歸順的話,劉備、孫權都會入京封侯,車不過一乘,從不過數人,辛苦打下的基業化為烏有;不歸順的話,就坐實了叛逆的罪名,千萬不要小看文人的聯動性,估計不等大軍來剿,自己手底下的文臣武將有一半都要興沖沖的上京赴任了。出現這種情況,劉備、孫權更無法接受,終究對漢室還有幾分忠心?可能就他們自己清楚吧。

    所以,曹操絕不能被殺,至少不能死在己方手中。

    類似關羽這樣的猛將,政治覺悟必須要有——就算碰到了曹操,也絕對不能殺~

  • 9 # 談話說歷史

    曹操對關羽有過大恩惠,建安五年,曹操親提大軍,在徐州大破劉備,關羽被曹操擒獲,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有愛將癖的,他不是什麼人都收的,唯獨對武勇而又具有忠義之心的關羽偏愛有加,曹操待關羽甚厚,關羽雖心繫劉備,但眼下這般境地,他唯有假裝歸降,心裡暗下決定,待為曹操立下大功後才重歸劉備,後為其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投奔劉備而去,曹操對關羽器重,愛才之心讓他放關羽回了劉營,這是二人赤壁之戰之前的淵源。

    再說回赤壁之戰,曹操率八十三萬大軍南下赤壁,諸葛領一把大火把曹軍燒得找不到北,曹操率曹軍北退,諸葛亮早料到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因為最近的路線是從烏林直取北上去洛陽,但走不到多遠就要面對滔滔漢水,曹軍的船隻都被燒燬,唯有從華容道逃走才能省時省力,諸葛亮一方面安排了趙雲張飛在半路攔截,另一方面又吩咐關羽在其二人之後蹲守曹操。

    其實諸葛亮這樣安排只是虛晃一招,他了解關羽是個重情重義之人,若是見了曹操如此落魄,定會看在當年的不殺之恩份上放他一馬,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是讓關羽了卻報恩的心願,斷了他對曹操的舊情,二來,如果曹操一死,北方必定大亂,當時北方孫權雄霸,劉備還難以和他抗衡,還需要曹操的牽制,這樣安排可謂一箭雙鵰。

    曹操落敗行於華容道時見無伏兵,正仰天大笑諸葛亮並非料事如神,笑聲剛落,關羽出現在其面前,曹操命敗兵以死相拼,部下卻答到:人縱然不怯,但馬已乏,安能再戰?

    曹操下馬,懇請關羽念舊情分上放他走,關羽念及舊情以及故友張遼,遂放曹回到江陵,否則以曹操的300敗兵,怎可以和關羽的500雄兵相抗衡?更別提全身而退了。

  • 10 # 沉睡的天堂

    在三國時期,要說道義氣,那關羽就是這兩個字的代言人了,直到今日,也同樣如此。就在赤壁之戰失利之後,曹操想要從華容道逃竄之時,正好被在那裡駐守的關羽堵截到了,可是為了義氣,關羽放走了曹操,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因為之前曹操對關羽有恩在先,還有另一個說法,說這些都是諸葛亮設計好的。

    有人說關羽放了曹操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因為諸葛亮早就知道關羽如果堵截到了曹操會放了他,所以故意讓關羽去那裡守著,這些其實對於諸葛亮自己也是有著很多好處的。放了曹操也可以說是為了天下著想,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的元氣大傷,但是還有這一戰之力,可以用他來牽制住東吳那一邊,這樣可以給劉備留下充足的休養時間。

    如果當時吧曹操殺了,那麼在當時的情形下,在軍師的實力上,就再也沒有人能跟孫權相比了,曹操一旦被滅了,那麼,下一個被滅的名單就是他劉備了,而且當時的曹操,劉備已經不是那麼懼怕他了,所以從軍事的角度去看看,這曹操是要放的。關羽之前也受過曹操的不殺之恩,正好也就著這次的機會,把這個人情還給他,那麼在以後對戰曹操的時候,關羽就不會再有顧及了,這從情理上來說,還是要放。

    當然還有人說當初曹操不僅僅是對關羽有著不殺之恩,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他把人才看的是非常的重要的,對當時的關羽是要什麼就給什麼,還答應了他一個要求,如果以後要是找到了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的話,曹操會放任他去找他的大哥,絕對不會強求關羽留在這裡的。當時全國的形勢裡,曹操是最強大的哪一個.

    而且剛剛滅掉了不少的強大諸侯,氣勢正是最高峰的時候,再者就是東吳的孫權了,他靠著有一個長江作為天險,擁兵自重。然而這個時候的劉備呢?四處征戰也只有之歌荊襄九郡,他的地勢確是也是很危險,但又怎麼樣呢?這麼小的一個地方,能成什麼大事啊,在當時的情況下,面對這麼強大的曹操,這兩個弱者只能聯合起來,不然的話,只會被一個個的收拾掉。

    我們再用這個來思考下關羽義釋曹操的事,如果當初在華容道殺了曹操的話,孫權在當時實力就會穩坐第一,在滅了曹操的殘餘勢力之後呢?會不會再轉過頭來把劉備也給收拾了呢?那孫權不就等於是第二個曹操了嗎?

    再者來說,義氣這種事情也無對錯可言,畢竟關羽向來以情義著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的人物是真實存在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