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4316064609

    意思:遇林而起”,指魯智深為搭救林沖而走上了落草的道路;“遇山而富”,當指魯智深於二龍山落草一事;“遇水而興”,指的是水泊梁山;“遇江而止”,江應指錢塘江,最終魯智深在浙江圓寂。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這是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前他的師傅智真長老留給他的,正是這四句偈言,暗示了魯智深的一生。

    出自第五回魯智深離開五臺山時智真長老贈給魯智深第三個偈子。

    擴充套件資料:

    典故:遇林而起:魯智深野豬林救了林沖過後就得罪了高俅,魯智深一把火燒了菜園子,從此流落江湖,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不歸之路。

    遇山而富:魯智深和青面獸楊志、操刀鬼曹正一起設法奪了二龍山佔山為王,魯智深做了山寨之主。後來武松、施恩、張青、孫二孃也都上山落草,二龍山的實力也漸漸強大起來。

    遇山而富就是指的二龍山了,魯智深在二龍山做了頭領,在財力權勢等方面都算富足了,特別是有了很多志氣相投的兄弟常伴左右,自然是很滿足了。

    遇水而興:後來由於朝廷要剿滅二龍山在內的三山,於是三山和梁山聯合起來對抗朝廷的官軍,之後三山都歸於梁山,魯智深也加入了梁山。魯智深在梁山泊時屢立戰功,奮勇戰鬥,梁山排座次時,魯智深排在了第十三位,為步軍都領之首。

    後來梁山好漢受朝廷招安魯智深也上陣殺敵,還活捉了方臘,立下大功。遇水而興的“水”,就是指的水泊梁山,魯智深在加入梁山之後就開始了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替天行道,殺富濟貧,懲惡揚善。

    遇江而止:遇江而止會有人想到宋江,可能是因為宋江執意招安,斷送了很多梁山兄弟的性命,冷了兄弟們的心,所以說“遇江而止”。這個“江”指的是錢塘江,魯智深在征討方臘結束後,不願接受朝廷封賞,在杭州六合寺出家。

    智真長老還贈給了他另外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前兩句正應了魯智深之前活捉夏侯成和生擒方臘,而後兩句魯智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就在聽到錢塘江的潮信聲後不久就圓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你是怎麼度過三夏農忙季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