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胎寶媽談育兒

    我在懷大寶的時候一到產檢時間就很緊張,覺得懷胎十月真的太漫長,各種焦慮、擔心。懷二寶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緊張的感覺,不知不覺就到預產期。

    懷大寶,由於是第一次懷孕,自身沒有任何經驗,即使自己也看了相關的孕期書籍,同時也從其他寶媽口中獲取了有關懷孕的寶貴經驗,但心理總覺得空鬧鬧,沒底。

    每次孕檢前就害怕寶寶發育不正常,孕期生活也特別注意,別人說不能吃的就算自己再想吃都堅決忌口。整個孕期過的小心翼翼。

    即使這樣,我在懷大寶的孕中期,在一次產檢的路上,由於那天產檢正好遇到下雨,地面有點滑,我 不小心摔跤了,慶幸的是,寶寶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自己的腳受傷了,這件事後,我就變得更加小心,直到生完孩子才從焦慮中鬆口氣。

    不過,有了第一次的懷孕經驗,後來懷二胎的時候,自己就不再那麼焦慮了。

    其實,對於新準媽媽來說,在懷孕期間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焦慮現象,那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類事件,同時女人一懷孕由於激素的作用,本身就會變得比孕前更敏感,再加之有些準媽媽得知懷孕後會專心養胎,一心撲在腹中寶寶上,會出現更多焦慮也就很正常了。

    準媽媽在孕期適當的擔心胎寶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超出了正常擔心變得很焦慮影響正常生活和心情了,就需要調整,否則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會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其實,孕媽媽可以在孕期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如插花、畫畫、適當做孕期瑜伽等,讓孕期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這樣可以分散注意力,不會經常想著胎寶寶的事。心情也會變得更開朗,對胎寶寶發育也有好處。

    同時,一定要遵醫囑做好每次產檢,一般情況下,只要產檢正常,孩子也就沒有大問題,自己也就可以放開心,不要做些無謂的擔心。

    總之,準媽媽在孕期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即可,其他就順其自然。不要為自己增添壓力,畢竟,好心情也是孕育健康寶寶的重要條件之一,焦慮無益。

  • 2 # 三城一郭

    擔心是正常的,但要調節自己不必緊張的,緊張只會影響你的心情和孩子的發育,母親的情緒直接會影響到孩子。

    平時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可以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為寶寶出生預備。也可以做其他事情,這是一種以其他方式引導自己不去過度重視負面的事情。

    多看看一些孩子,個個都活蹦亂跳的,相信你的心情也會隨著環境而條件反射,可以使自己逾越起來。

    平時可以多聽聽音樂。

    擔心是沒用的,不會因為擔心而使孩子能夠改變,所以,理性的告訴自己消除不必要的緊張,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臨到自己的一切。

  • 3 # 帥帥育兒

    懷孕就是知道的那天興奮一下,然後就開始無休止的緊張。特別孕檢的時候,做B超醫生皺個眉頭都得心提到嗓子眼。

    還記得朋友跟我說懷孕做B超,醫生一聲:“唉!”嚇得她心都到嗓子眼兒了,然後只聽醫生接著跟同事說:“最近辣的吃太多滿臉冒痘。。。”

    其實大家都一樣,我第一次去醫院確認就被告知,不太理想,得複查,hcg值特別低,當天就大哭了一場 合著就高興了一個上午。

    然後就開始孕吐,每天吐的生無可戀,然後某天稍微舒服一點點就緊張的要死,覺得是不是寶寶有啥事了。

    好不容易熬過了前三個月,稍稍的舒了一口氣,還出現褐色分泌物,簡直嚇得半死,那真是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嚇得一身汗。

    可算熬過了NT、唐篩、大排畸、糖耐、又得時刻注意寶寶在肚子裡的胎動情況,動的多了害怕,動的少了更害怕。

    熬啊熬,怕早產,到足月了一直不發動也害怕。

    選擇剖宮產怕對寶寶不好,害怕打麻藥,選擇順產又怕疼,擔心生不出來。

    總之,真的整個孕期基本都是在緊張擔心中度過,感覺日子過的極其漫長。

    這都是蠻正常的,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們需要的就是多給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相信寶寶一定是健康的,事實上多數也都是沒問題的,按時產檢就好。

    另外就是多跟朋友聊聊天,出門散散步,看些喜歡的書,寫寫懷孕日記,聽聽舒緩的音樂,早睡早起,給寶寶準備出生後的各種物品,這些都能幫你緩解焦慮。

    也多跟自己的另一半溝通,讓他多瞭解你,理解你,相信會緩解很多。

    加油吧,在其中的時候確實覺得慢,那些記憶還都清晰的浮現在眼前,但此刻看著自己孩子都兩歲多了,也不由感慨時光飛逝。

    珍惜吧,一輩子可以就這麼一次合體的機會。

    孩子都會平安順利出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告訴我總重5斤大閘蟹綁的繩子1.5斤,合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