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金洲91437526

    因為失密!戰役還沒開始,蘇聯人就掌握了德軍的電訊機密,德軍的一切部署和調動,都在蘇聯人的掌控之中,這仗還怎麼能打勝!

  • 2 # 戰略論

    德軍沒能攻佔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原因有許多,大概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下:

    一、作戰計劃的“洩密”:這是最致命的原因,早在“堡壘行動”還在準備階段時,蘇聯就已經得到了德軍將要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發起進攻的情報,並且隨著德軍作戰計劃的完善,蘇聯得到的情報也越來越精確。時任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運輸主管的特斯克上校就在報告中指出:“俄華人肯定好早就已經獲知德軍的戰略集結,因為在德軍向奧廖爾前進基地集結部隊的過程中,其運輸鐵路線遭到了嚴重的騷擾性襲擊,遠比以往就強烈的多,顯然這是受蘇軍最高統帥部的直接操縱。”

    另一個重要的證明就是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即將在7月2日凌晨3點30分發起時,當面的蘇軍卻在1點10分率先向德軍陣地各重要目標發起了炮火打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讓德軍損失嚴重。如此精確的提前炮擊顯然蘇軍是提前知道了德軍詳細的進攻計劃,連進攻日期都有了。而且德軍的無線電也沒有聽到蘇軍任何混亂通訊建議,以往他們總能截獲蘇軍指揮官激動的向上級提出的問題:“遭到攻擊,我們該怎麼辦?”。顯然蘇軍沒有被德軍的進攻打的措手不及,他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對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了預演。

    二、作戰計劃的“老套”。德軍的“堡壘行動”的作戰思路仍舊沿用了初期的進攻模式,即以一場經典的鉗形攻勢合圍庫爾斯克突出部中的蘇軍,尤其在進攻方向的選擇上,放在了毫無意外的突出部根部上,這裡最容易達成合圍。蘇軍經歷了兩年的戰爭考驗,對德軍的進攻模式早已經熟悉,對於突出部根部這種最容易遭到進攻的部位自然會進行重點的防禦,所以德軍的進攻違背了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選擇防線上的薄弱點發起突破,德軍恰恰選擇了蘇軍防禦最堅固的部位作為進攻方向,這也是導致德軍的進攻緩慢的直接原因。

    當時任裝甲兵總監的古德里安大將就曾建議將裝甲部隊做集中的使用,而不是分給兩個集團軍群,就是考慮到了蘇軍防禦陣地的堅固,與其分散力量分別進攻不如集中力量於一點待突破蘇軍縱深防禦後再分兵追擊。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也提出了集中力量進攻突出部的正面的新思路,但是德軍陸軍總司令部還是採用了“老舊”的鉗形攻勢,這讓德軍的進攻完全處於蘇軍的意料之中。

    三、兵力不足。從雙方投入了兵力對比來看,德軍的兵力還是太弱了,尤其在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線上,缺乏足夠的預備隊,在蘇軍對奧廖爾突出部達成突破後,中央集團軍群已經無兵可派,不得不終止北翼的攻勢將裝甲部隊調往奧廖爾突出部恢復那裡的態勢。南方集團軍群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危險,南翼的頓涅茨突出部也面臨著和奧廖爾突出部一樣的威脅,只不過由於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較為迅速,蘇軍被迫放棄了對頓涅茨突出部的進攻,而將預備隊都調入阻止德軍的突破上了。最終由於盟軍在義大利登陸以及中央集團軍群由於兵力不足無法恢復攻勢而不得不終止了堡壘行動,所以無論就東線戰場還是整個戰局而言,德軍在兵力上的缺口都太大了,無力維持強大的攻勢作戰。

  • 3 # 戰爭之王

    庫爾斯克之戰中,德軍處於攻勢,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兵力裝備火力等方面的優勢,而蘇軍本身就有這些優勢,進行的還是有完善防禦工事體系依託的防禦作戰,因此德軍從一開始勝利的希望就很渺茫。

    1943年3月的哈爾科夫之戰後,蘇德戰線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雙方進入了暫時的平靜,基本沒有較大規模的戰事,德軍的下一階段作戰就是消滅這個突出部內的蘇軍,而蘇軍則準備在此地擊敗來襲的德軍。

    德軍準備以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從南北兩線以鉗形攻勢擊敗蘇軍,德軍共擁有3000輛坦克,10000門各類火炮(含迫擊炮等火炮),2500架飛機。可是蘇軍則有25000門火炮,4000輛坦克,還佔有2:1的兵力優勢。作為攻方的德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優勢。

    同時,蘇軍還構建了完善的防禦體系,組建了數層防禦陣地,具有較大的縱深,在後來有力地阻止了德軍的推進。而像反坦克陣地,大量反坦克炮,反坦克槍等可以互相掩護,幾乎沒有防禦死角,導致德軍在蘇軍陣地面前損失慘重。到了戰役後期,德軍已經沒有預備隊,可是蘇軍還有整整一個草原方面軍。

    因此可以說,從一開始德軍就在進行一場必然失敗的行動。而最終隨著庫爾斯克的失敗,德國失去了主動權,開始走向敗亡之路。

  • 4 # 救火隊員朱可夫

    第一,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前,德軍的整套行動方案已經擺上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案頭。

    第二,43年的德軍,已經失去了戰爭潛力,而蘇軍不但恢復了戰爭潛力,而且還大大發展了!所以說即使庫爾斯克會戰,德軍僥倖打贏,下一次會戰,德軍仍然面臨失敗。

    第三,眾所周知庫爾斯克會戰是一場坦克大戰,這裡有一個修復率的問題,蘇聯坦克構造簡單,拖拉機廠的產品,修復容易。可是德國的產品,構造精密,修起來就麻煩的多,得大老遠拉回工廠,一般戰場損失了就徹底報廢了。修復坦克需要工時、材料,在野戰條件下不可能迅速恢復戰鬥力。

  • 5 # 海上之狐

    庫爾斯克會戰德軍失敗的原因在於蘇德兩軍的軍事實力在1943年夏季已經開始達到均衡,德軍在1941年的壓倒性優勢已經沒有了,所以當蘇軍用幾個月時間修建了幾條防線,埋了幾百萬顆地雷藉此防禦,而德軍實力並不佔優的情況下,攻擊失敗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如果是1941年,徳攻蘇守,蘇軍肯定完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標準大氣壓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