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老馬說錢

    通俗地說,人民幣是央行負債存在的形式而非資產。舉個例子,比如央行發行了10億,那麼就表示央行的負債多了10億。央行透過向其他金融機構購買金融產品,如國債等,這樣央行的資產就多了10億,內外相加正好相等,而這也是央行向市場發行了10億元人民幣。

    而後,當金融機構櫃面現金不足時,可到當地人民銀行在其準備金存款賬戶餘額內提取現金,於是人民幣從發行庫流入到金融機構的業務庫,這就是人民幣的發行過程。

    再換種說法就是,人行是商業銀行的開戶行,商業銀行根據央行制定的政策在央行開立準備金存款戶,此賬戶可以辦理現金支取以及現金回籠。就像普通客戶和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存取一般。

    那麼央行是否可以發行大量人民幣?

    不可以!只要人民幣一發行,全體持有貨幣的人就都受到了損失,因為貨幣量的增加導致了通貨膨脹,使所有持有貨幣的人手中的貨幣貶值了。

    比如,央行要發行3億人民幣,即等於是從所有持人民幣的人手中收了點錢才湊齊的3億人民幣,再說一遍央行本身沒有資產,而想要進行其他活動,如購買外匯、搞建設等等,就需要發行貨幣。

    而誰受益了呢?自然是和這3億的花費有關的人,比如建設相關產業等等了。

  • 2 # 劉曉博說樓市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只能有一個機構可以發行貨幣如美國是美聯儲、英國是英格蘭銀行、歐元區是歐洲央行、中國是華人民銀行;

    就理論上而言,撐起貨幣購買力的是國家的實力和實際的勞動創造;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了三個央行主要的渠道發行基礎貨幣,即M1,而商業銀行再透過貸款發行M2;

    其一,外匯儲備。

    加入WTO以上,我們在短短的10多年內透過對外貿易創造了高達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是中國企業們不能把通過出口賺來的財富直接在國內話,需要換成人民幣。這個時候,銀行則把外幣資產留在自己手裡,然後透過商業銀行向國內的企業發放同等價值的人民幣,幾年前,外匯這種途徑一度佔到中國發行貨幣量的50%以上;

    其二,購買債券。

    這種印鈔方式,最典型的就是美聯儲,即政府向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然後,商業銀行拿著政府的借條到央行做抵押,央行便留下債券向商業銀行發放貨幣;然後,商業銀行再拿著這些錢去迴圈房貸;

    在近年來中國外匯增長顯著放緩的情況下,這種貨幣發行方式佔比越來越大;

    其三,補充性的工具

    如近年來頻繁使用的的常備借貸便利(SLF)、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抵押補充貸款(PSL)、中期借貸便利(MLF)等等,就是說央行直接拿錢到市場上買商業銀行等機構發行的債券,來創造貨幣。

    【T教授說】

  • 3 # 逸然決然

    這確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為了便於理解,我儘可能說的簡單一些,央行是發行貨幣的,但不能說是印出來以後站在大街上每個發一沓,所以將印出來的人民幣推向市場還真是要用點手段,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途徑:

    1、購買外匯

    招商引資了這麼多年,大量外匯來到國內,可外匯不能直接流通呀,得換成人民幣才行。市場進來1000億美元,我們就得給人家6000多億人民幣。一般兌換外匯的錢來源兩部分:從市場收上來的錢;印的錢。我們國家用的是第二種方式,也就是印的錢。大家用外匯去商業銀行兌換人民幣,央行再從商業銀行手裡把外匯買回來成為國家外匯儲備,買外匯的錢就從央行手裡流向商業銀行手裡,從而流向市場。

    2、買國債

    財政部會根據情況發行國債,這些國債一部分被機構和老百姓買了,還有一部分被商業銀行買了。央行再從銀行手裡買過來。根據央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華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所以央行買國債不是簡單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以變通一下嘛。比如商業銀行以國債為抵押物去央行貸款。

    3、直接印錢

    央行可以直接印錢,印出來的錢對於央行來說算是負債,貨幣說白了就是一種債券嘛,只不過有政府保證你想兌換的時候一定能兌換。

    比如央行印了100億塊錢,相當於央行多了100億的負債。商業銀行透過向央行貸款的形式拿到這些錢,然後從商業銀行手裡流向市場。

    目前透過購買外匯形式將印出來的錢流向市場的方式佔比更大一些,據說能到90%。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相當於央行印了20多萬億人民幣流入市場,這可是平白無顧多出來的錢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弟弟再婚,弟媳和前夫生的孩子有繼承財產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