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歡功勳球員

    謝謝邀請。似乎應該根據本隊國內球員的特徵決定吧。從決定比賽勝負能力的第四節來看,一定要有雙小外援;從得分與護筐能力來看,必須配備雙大外援;按照配備二名外援的球隊不少已經儲備三名外援的實際;擁有三外援的球隊,如果不差錢,多配備了一名甚至二名外援,根據不同對手選擇出場外援陣容當然最最理想

  • 2 # 涅槃y

    不支援每個隊都用外援或多外援,這樣國內球員在外援的遮蔽下這麼成長?從CBA的制度來看這些管理層真的非常傻逼。

  • 3 # 唐探侃球

    選擇1大外+2小外或者2大外+1小外影響因素跟球隊薪資空間、主教練戰術體系、這兩點有重要的關係。

    CBA新三外援政策,這是在中國男籃在世界盃期間糟糕的表現之後被提及最多的詞眼。在CBA新賽季,那我們先來看看新三外援政策這點將對CBA聯盟甚至是中國籃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新三外援政策——本賽季,外援註冊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不再限制賽季中外援更換次數,每場比賽報名可從四名外援中任選兩名外援上場比賽(延續上賽季外援上場規定,2人四節六人次,第四節單外援);未來或者改為四節四人次,或者放開限制。對CBA聯盟的影響

    這個無疑是敲響國內年輕球員的警鐘,不努力可能連球都打不上。大家都很清楚,一支球隊當中只有12人大名單,顯然開放新三外援政策對國內球員是一大考驗,國內球員實力如果不能立足CBA的話,就可能失去飯碗,這起到鞭策作用的。

    對中國籃球的影響

    國內球員安於現狀是不少球迷看不過去的地方,有點“出時不出力的”的感覺,而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我們選撥有實力有擔當的進入國家隊可以說有參考的價值,一方面主要是當每支球員少了一個國內球員名額之後,CBA有將近20支隊伍,那就相當於淘汰了20人,選人範圍更小,精準度更高。(世界盃李楠的選人用人一直被外界詬病),另一方面是入選國內球員的實力在外援的帶動下有一定的提升,那整體的水平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那現在我們來分析選擇1大外+2小外或者2大外+1小外影響因素

    新三外援政策基本已經塵埃落定,那CBA各支球隊肯定會有所動作。

    1、處於上游的球隊:上游球隊的核心競爭力非常的強,往往國內球員實力都不差,引進外援的可能偏重會小一些,畢竟球隊在整體水平不差的情況下,考慮簽約多一名(無論大小)外援的話,勢必造成薪資空間見漲,這種操作顯然不合理。廣東、遼寧、新疆這些隊伍就是一個例子,不需要考慮三外援政策。

    2、處於中游的球隊:中游球隊屬於第二梯隊,講究團隊體系,如果球隊要想提高爭冠實力,那自然要考慮三外援政策,如果薪資空間足夠,籤多一名大外援固然最好,小外援也行。

    3、處於下游的球隊:下游球隊基本屬於魚腩球隊,且薪資空間不會是多大的問題,這時候提高球隊水平,自然2大外+1小外適合不過。

    1、每支球隊的主教練的理念都大相徑庭,必然導致球隊戰術體系的差別,就廣東隊而言,主教練杜鋒沿用“小球體系”,那自然肯定是採用雙小外援,只要能組快速織進攻和協防就行,用不著大外援。

    2、而對比於北京首鋼,雅尼斯一直推崇“團隊籃球體系”,在內外線都要形成一種威脅,這時候內線需要一名實力強勁大外援,外線同樣也需要,2大外+1小外是首選。

    3、遼寧隊簽約了師弟史蒂芬森這名大外援,實力已經得到了明顯提升,如果在簽約一名大外援,就意味球權分配問題再次出現,本來斯蒂芬森與郭艾倫就有球權分配,那不是添亂嗎?主教練郭士強新賽季戰術體系就是以這兩人為主,如果球隊管理層要籤多一名外援,也不會是大牌。那2小外+1大外合適不過。

    因此,選擇1大外+2小外或者2大外+1小外都要結合以上這兩點來考慮,當然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陣容的搭配,球員的配置等等都在考慮範疇之內,只不過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實,不管球隊選擇1大外+2小外或者2大外+1小外也話,國內球員真正強大起來才是立足之本。

  • 4 # 大毛侃球飲冰室

    這是CBA官網的,外援制度並未發生改變,什麼註冊四人次,什麼三外援新制度,現在來說都是空談,依然是正常兩外援制度,2人4節6人次,上賽季倒數兩名同曦和北控可以註冊三名外援,包括一名亞洲籍的外援,具體規定看圖片即可。

    我估計現在姚主席領導的CBA改革的重心依然還是放在商業化的全面鋪開上面,而不是聯賽制度的改進上面。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筆記本代替桌上型電腦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