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香85416812
-
2 # 鄉村4哥
你所說的白菌病其實就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爛後,在其上面生了一層白色黴狀物。
根腐病,是一種由真菌細菌引起的土壤傳播疾病。根據我們的種植經驗,這種病菌可以在枯枝敗葉、病殘體以及土壤中越冬,有頑強的生存能力,並且一旦發病,病菌就可以隨水傳播,蔓延迅速。
花生在整個生長期內,都有可能發生此病,種子也有可能攜帶此病菌,帶菌的種子播種後,有些沒發芽就黴爛了。有的出苗後,幼葉逐漸萎蔫、乾枯,植株死亡。成株感染後,由於根系吸收水分和養料的能力減弱,出現花生葉逐漸發黃、脫落,嚴重者整個植物體腐爛。
怎麼預防呢?
第一,把好種子關。花生種子買來以後,已進行嚴格消毒殺菌處理。可以用多菌靈、甲霜靈等殺菌劑拌種,以殺滅種子可能攜帶的病菌。
第二,一旦發現病株,要及時拔出、銷燬,防止病菌傳染其他植株。並且根部土壤要進行消毒處理。
第三,由於這種病菌主要透過水傳播,所以,在陰雨連綿或者暴雨過後,嚴謹田間積水,做到排水順暢。花生,是耐旱植物,在過於乾旱的天氣,也需要澆水,以滿足花生生長的需求。但是切忌大水漫灌,不但能防止土壤板結,影響花生坐果,而且可以避免或者減少根腐病的傳播。
第四,播種時,合理密植有利於花生進行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長健壯,可以提高花生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能減少根腐病的發生。
最後,發病時藥物防治。可以用惡黴靈、枯草芽孢桿菌,和一些銅製劑等藥物灌根處理。
-
3 # 星哥說農
花生根上的白菌絲是白絹病,尤喜感染即將成熟的花生,如果不及時防治,導致花生減產非常嚴重。
白絹病又稱菌核性莖基腐病,農村常稱白腳病,該病在夏季高溫高溼條件下開始蠢蠢欲動,侵染花生,酸性或沙質土壤、重茬耕作、種植密度不合理、高溫高溼發病較嚴重,而一旦花生遭受白絹病的侵害,病害嚴重時可致花生株體佈滿白菌絲,很容易造成花生莢果腐爛,更嚴重的是病菌會連年積累,以後很難防治和根除。
今天田園小哥就談談白白絹病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1、輪作倒茬
輕發病田與禾本科作物至少輪作1年,重發病田輪作2~3年以上,有條件的最好實行水旱輪作。
2、深翻改土,加強田間管理
病田花生收穫後徹底清園並收集病殘株運出田外集中處理, 並隨即深翻曬白或灌水浸田一段時間,既有助於減少菌源,又可減少田間越冬菌源。
3、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
播種前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配比一定量的氮磷鉀及微肥,改善土壤通透條件。
4、精選種子
精選適宜本地種植的、抗逆性強的品種,不帶包衣的種子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播種。
5、適期播種
花生要適期播種,防止種子留土時間過長,間接增加病菌侵染機率,從而加重病害的發生。苗期要及時進行清棵蹲苗,提高抗病力。
6、化學防治
藥劑拌種點播,在花生結莢初期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藥劑交替噴霧進行防治,在花生下針期用上述藥劑淋灌種植穴或噴施根莖部,噴勻淋透,也可在發病初期用三唑酮、根腐靈等藥劑灌根,防治效果較好。
花生白絹病一旦發生,損失慘重,應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做到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熟練掌握好各項關鍵技術,透過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將花生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
4 # 西什
花生根部有白色菌斑(如圖),一般是白絹病。
在雨水多的季節比較容易發生。
為了防止白絹病,花生最好輪作種植,前茬以玉米稻穀等禾本作物為主,能更好的防治白絹病的發生。
播種前用衛福、多菌靈、哈茨木黴菌液、拌種可減少病害發生。
在花生結莢初期 ,用:三唑酮 、撲海因、克菌丹、的苯菌靈、腐黴利,噴墩或灌墩進行防治,防治效果也非常明顯。
或用 啶氧菌酯 、異菌脲 、噻呋醯胺等殺菌功效等同。
如果植株已經發病,則要觀察病害是剛發初期,還是進入中期晚期,初期可以用藥:噻呋醯胺和水混合後噴施,比例是:一桶水放20-25ml藥,或者多菌靈噴灑。
如果植株進入晚期就儘快拔除,以免感染更多。晚期用藥毫無意義,都會萎蔫最後死掉
回覆列表
最好能傳一張照片上來,可以看一下症狀。 考慮可能是是花生根腐病,這種病害應該預防為主,現在防治比較好的辦法是採用特效殺菌劑+葉面肥混合灌根或莖基部噴施。 另外還有注意防澇散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