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彷徨的時候。
孤獨無依,進退失據,謂之彷徨。
魯迅曾經是彷徨的,至少在寫《彷徨》的時候。
他是寫人生的一種軌跡,這軌跡似乎有鐵的定規在。從起點,拋一個圓形的弧線,然後又重新跌回起點。甚至,跌回到起點以內。這裡面,有孤獨,有悲哀,也有無奈。
寫《彷徨》時,他才四十四五歲,還不是大智者。因此他彷徨。
那時,他滿懷希望,或者說曾經滿懷希望,然而這希望,最終是破滅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現在。於是,他就彷徨。於是,他就寫了關於“彷徨”的小說。
與其說是彷徨,不如說是無奈。生的無奈。
那時候,時興寫小說。寫小說成了那時的潮流。何況之前,先生已經寫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名篇。它們開了中國現代小說寫作的先河。
收入《彷徨》的,有11篇小說。《祝福》寫祥林嫂毫無希望、就是有點希望也要被撲滅的一生;《在酒樓上》寫曾經激進的青年呂緯甫,最終回到子曰詩云的教授之中;《幸福的家庭》其實在經濟的壓迫之下並不幸福;《肥皂》則諷刺了一個或者幾個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們看見一個行乞的十七八歲的女子,就想著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銘就因著這個潛在的意識,竟也買了葵綠色的肥皂;《長明燈》中的瘋子瘋瘋傻傻,他就是要把廟裡的長明燈打滅,被阻了,他就說:“我放火。”最後,他就被他的叔伯長輩鎖在廟裡的廂房之中;《示眾》依然寫的是看客。華人永遠只是看客,只會當看客。看了,就散了。不問被看者為什麼示眾,也不問自己為什麼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高老夫子》某天終於“洋”了起來,俄國有高爾基,那麼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爾礎”,不是基礎麼?有基必有礎。他能叫高爾基,我為什麼不能叫高爾礎?成了高爾礎後,他就自覺“高大“起來,覺得不能與往日的麻友相提並論。然而最終他發現自己沒有“高爾什麼”的天份,他連書也教不了,又經不住麻雀牌的誘惑,也經不住籠一把吃冤大頭的誘惑,終於還是上了牌桌;《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是魯迅特別用心地描寫的一個。那是一個曾經大覺悟的人,似乎已經參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對大人們不屑一顧,小孩子們卻又不理他。他曾經潦倒不堪,似在堅持著什麼,又突然搖身一闊。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著做參議而闊起來的錢。他死了,好像死了才幹淨,才解脫。魯迅其實是用著一種大悲哀的筆調來寫這個人的,這裡面也寄託著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這樣蒼涼,人生就是這樣無望,想找一條路,然而終於找不到,他只有死;《傷逝》不僅僅是在談論經濟對於愛情的重要性,它實質上是在探討愛情是否可以長久。而經濟的窘迫困頓只是一個極現實極真實的誘因。因著這個誘因,愛情就無疑成為幻滅。傷逝了,這傷逝悽慘得令人傷感;《兄弟》似乎是在諷刺那種貌似親睦的兄弟情份,而《離婚》就純屬一個鄉下女人的不幸了。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個愛姑在“七大爺”的威嚴之下,竟不敢說她早已想好的話了。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官,且有勢。而她,只是一個鄉下
人都有彷徨的時候。
孤獨無依,進退失據,謂之彷徨。
魯迅曾經是彷徨的,至少在寫《彷徨》的時候。
他是寫人生的一種軌跡,這軌跡似乎有鐵的定規在。從起點,拋一個圓形的弧線,然後又重新跌回起點。甚至,跌回到起點以內。這裡面,有孤獨,有悲哀,也有無奈。
寫《彷徨》時,他才四十四五歲,還不是大智者。因此他彷徨。
那時,他滿懷希望,或者說曾經滿懷希望,然而這希望,最終是破滅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現在。於是,他就彷徨。於是,他就寫了關於“彷徨”的小說。
與其說是彷徨,不如說是無奈。生的無奈。
那時候,時興寫小說。寫小說成了那時的潮流。何況之前,先生已經寫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名篇。它們開了中國現代小說寫作的先河。
收入《彷徨》的,有11篇小說。《祝福》寫祥林嫂毫無希望、就是有點希望也要被撲滅的一生;《在酒樓上》寫曾經激進的青年呂緯甫,最終回到子曰詩云的教授之中;《幸福的家庭》其實在經濟的壓迫之下並不幸福;《肥皂》則諷刺了一個或者幾個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們看見一個行乞的十七八歲的女子,就想著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銘就因著這個潛在的意識,竟也買了葵綠色的肥皂;《長明燈》中的瘋子瘋瘋傻傻,他就是要把廟裡的長明燈打滅,被阻了,他就說:“我放火。”最後,他就被他的叔伯長輩鎖在廟裡的廂房之中;《示眾》依然寫的是看客。華人永遠只是看客,只會當看客。看了,就散了。不問被看者為什麼示眾,也不問自己為什麼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高老夫子》某天終於“洋”了起來,俄國有高爾基,那麼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爾礎”,不是基礎麼?有基必有礎。他能叫高爾基,我為什麼不能叫高爾礎?成了高爾礎後,他就自覺“高大“起來,覺得不能與往日的麻友相提並論。然而最終他發現自己沒有“高爾什麼”的天份,他連書也教不了,又經不住麻雀牌的誘惑,也經不住籠一把吃冤大頭的誘惑,終於還是上了牌桌;《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是魯迅特別用心地描寫的一個。那是一個曾經大覺悟的人,似乎已經參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對大人們不屑一顧,小孩子們卻又不理他。他曾經潦倒不堪,似在堅持著什麼,又突然搖身一闊。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著做參議而闊起來的錢。他死了,好像死了才幹淨,才解脫。魯迅其實是用著一種大悲哀的筆調來寫這個人的,這裡面也寄託著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這樣蒼涼,人生就是這樣無望,想找一條路,然而終於找不到,他只有死;《傷逝》不僅僅是在談論經濟對於愛情的重要性,它實質上是在探討愛情是否可以長久。而經濟的窘迫困頓只是一個極現實極真實的誘因。因著這個誘因,愛情就無疑成為幻滅。傷逝了,這傷逝悽慘得令人傷感;《兄弟》似乎是在諷刺那種貌似親睦的兄弟情份,而《離婚》就純屬一個鄉下女人的不幸了。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個愛姑在“七大爺”的威嚴之下,竟不敢說她早已想好的話了。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官,且有勢。而她,只是一個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