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如心老師
-
2 # 壹貳叄貳零母嬰服務
嬰兒長溼疹了要分清溼疹是乾燥性的還是滲出性的。
首先如果是乾燥性溼疹,可以外用修復面板屏障的保溼、潤膚乳液;
如果是滲出性溼疹,要注意飲食,如果嬰兒吃奶其母親飲食要清淡。
其次嬰兒不要蓋得太熱,如果有滲出可以區域性先用有抗菌作用、抗過敏作用的藥物,比如派瑞松可以短期用3-5天,等乾燥後再用純植物有抗炎作用的乳液或霜外用,比如一些薇諾娜舒敏保溼特護霜,或者薇諾娜寶貝霜,它裡面有一些抗炎、潤膚的成分,可以當護膚品長期使用。
使用激素時要和家長溝通好,短期區域性使用,兩歲以上可以使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乳膏,同時注意長期保溼潤膚。
還有其母親的飲食要注意,嬰兒有的時候對外面環境比較敏感,比如太熱、太冷都會引起溼疹。
-
3 # 牧漁島
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面板、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覆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複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新增劑;吸入物;感染;藥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溼疹
二、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面板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溼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
溼疹病因複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溼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是複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
三、嬰兒溼疹(infantile eczema),中醫稱之為“奶癬”或“胎斂瘡”,是有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面板炎症,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面板病之一。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易復發,可泛發或侷限,由於病變在表皮,愈後一般不留瘢痕。
病因較複雜,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
1.機體內在因素
如機體免疫功能失衡或免疫缺陷;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腫瘤等系統性疾病也可能成為溼疹的內在誘因;遺傳性或獲得性面板屏障功能障礙。
2.外在因素
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牛奶、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或環境中存在過敏原,可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鹼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Sunny、紫外線、寒冷、溼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外用藥物,以及面板細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溼疹或加重其病情。
綜上所述:我覺得不要過於擔心,孩子溼疹現在也比較多;只要是細心科學的護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免疫系統的完善,都會好起來。
過分的緊張和擔心,對胎兒和你自身不好。
具體的嬰兒溼疹的護理,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如有更多需求,請關注賬號,合作者一起探討和學習。
回覆列表
懷孕後期長蕁麻疹,一般很少。
因為,一個女人一生中,一旦懷孕,孕期是最健康的時候。這個時候出蕁麻疹的人很少見。這個時候,抗過敏藥也應該少用。最好不用。如果忍受得了,應該用點痱子粉。中藥也不要用。一般應該自然就好了,應該也不會加重。
至於新生兒溼疹就很多,與孕期媽媽溼疹沒有關係。
我的兒子兩個月時,我的房子是六平方米的面積。我和我兒子住得很舒服。在孩子兩個月時,我的妹妹來了,與我和我兒子擠在,孩子臉上就出現了熱痱子,也就是溼疹。幾天後,我妹妹走了,孩子溼疹自然消失了。
但有些朋友跟著急,急著去醫院,急著開藥,而醫生有時會開些激素類藥物。會導致孩子肥胖。
我們有個醫學院老師,孩子因為溼疹住院,還說那個醫院兒科護士長,醫生的孩子都有溼疹。其實,孩子有溼疹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溼疹就著急用藥,而且著急用激素。留下用過激素所產生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