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快樂書法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說幾點我的看法,可能是反動的,看到的朋友請批評。

    一,唐人的行草書,從整個行草書發展變化史來看,造就並不高。說‘’唐人尚法‘’,‘’尚‘’誰的‘’法‘’?當然是晉人的‘’法‘’。

    藝術史上有一個鐵律,就是風格相近相似的,會被合併同類項。第一個創造這樣風格的,會被歷史推上高位,而跟班尾隨者,其宿命一定會被合併同類項到創立這類風格的人的的門下,不會有歷史地位。這就是歷代書法家嘔心瀝血要表現出與古不同的根本原因,也是歷史推崇獨創的根本原因。

    如果沒有中唐的顏真卿的行草書在歷史上赫赫特立,唐人的行草書應當全部合併同類項到晉人屋簷下。

    二,柳公權的《蒙詔帖》,與晉人代表人物二王的作品比較,沒有任何特立的地方,甚至遠遠不如。與後世名書家比較,也沒有任何特異之處。不管是學習還是欣賞,既然有更高階的,那平常的會被忽略是一定的。

    我所表達的這個意思,不是說柳公權的《蒙詔帖》不好。《大觀@太清樓帖》燒錄柳公權幾帖,相較之,比《蒙詔帖》更好,但柳公權的行草書在書史上聲名不顯,就是和晉人如出一轍,看了晉人的,他就會被忽略。

    三,柳公權的楷書聲名赫赫,《蒙詔帖》又是僅見的墨跡,二者加持,一般的教學者,要麼怕招惹世俗的批評,要麼沒有主見,只管叫好!好!好!出版商要賣書,更是直喊好!好!好!

    四,縱上,《蒙詔帖》看看就行了。書史上比它好的多的是。

  • 2 # 午後陽光81176696

    柳公權以楷書見長,行草書作品極少。然這幅《蒙詔帖》可謂是柳公權行草最佳代表作。寫這幅作品時柳公權44歲,年富力強,正是他書法創作的顛峰時期。

    《蒙詔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書。計7行27字。通篇一氣呵成,字如驚鴻擊空,筆法勁爽而縱橫如意,可稱為唐代法書中的典範。

    第一行“公權蒙”,字碩大,筆力縱橫,如見其人血氣方剛,精魂四射。其後三行筆走龍蛇,曲折連環,行間大小錯落,鋒出則破空殺紙,遊絲剛柔兼濟,氣勢一瀉千里。後三行字由大漸小,隨手變格,轉換出柳體瘦勁面目。然氣脈貫通,豪氣流蕩止於終篇。

  • 3 # 王步徵書畫

    從氣象上看沒有我今天所講的專門刻意創作的痕跡,通篇自然流暢,縱有行橫無列,大小參差錯落,神采飛揚靈動,趣味閒雅可人,開頭“公權蒙”三個字還沒放開,從第四個“詔”字起逐步放開,越寫越放鬆自然,從第四行末”誰“字就更流暢得心應手了,末尾”公權呈“三個字,使柳公權本人的自然閒雅的心態躍然紙上,這個過程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追求的所謂“書寫性”。

    從筆法上看,柳公權這本《蒙詔帖》是屬很純正的王羲之行書一路,其中“親情”、“誰肯”等幾個字,提按分明有度,筆勢開合承接處都充分體現的王羲之行書筆意,同時也從中能看出柳公權受到顏真卿行書的影響,其中第三行的“閒”字就有顏真卿行書的影子。

    另外,從墨法看也濃淡有致,體現自然書寫的狀態,開始墨色濃而重,寫到最後就淡而輕。從這本帖我們還不難看出對後世書家黃庭堅的影響,特別是第一行的“蒙”字對黃庭堅行書影響很大,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把此帖同黃庭堅的行書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總之,柳公權的《蒙詔帖》是一件難得的行書珍品,很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

  • 4 # 翰墨留千古

    《蒙詔貼》被列為天下第六行書,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首先,其氣運暢通,沉勁蒼逸。

    全篇一氣呵成,後有字形散但神不散。

    字形打小不一,氣勢磅礴,跌宕起伏。

    神采飛揚,打小錯落有致

    墨色濃淡有致

    而且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書寫狀態從拘謹到最後的自然。

    真情實感流露而出。

  • 5 # 翰墨書道

    柳公權以楷書最為著名,但行書也非常具有個性。

    【蒙詔帖】僅七行,二十七字:“公權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閒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因帖內有“輸林”字祥,亦稱“翰林帖”。此帖字型介行草之間,筆勢飛動,體格超邁,意態雄健,令人想到李白的《上陽臺》和顏真卿的《劉中使帖》之風神,確實代表了有唐一代書法風格。清高宗:認為作品“險中生態,力變右軍”。儘管後人有真、偽之爭,但總不失為佳構傑作。

    也有認為是帖,書法的前四行用筆較雄暢,結字亦尚穩妥,而後幾行用筆逐漸瘦薄,結字多鬆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也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的書風懸殊較大。種種跡象表明,此帖非柳書,乃是宋人仿本。

    從《蒙詔帖》作品整體氣息看,作品較為隨意,略顯荒率,也可能與心境有關,算不上精品,不過有收藏和書法歷史上的意義和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接手成馬犬,如何訓練服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