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L一隻小草莓
-
2 # 煮酒含笑飲砒霜
6個月打疫苗大多是乙肝疫苗第三針,打後發燒大多是正常現象,一般是低熱,體溫不超過38.5度,而且飲食、睡眠大多正常,不需要特別處理,3天內會恢復正常,但如果體溫持續超過38.5度,有煩躁、吐奶、睡不安穩,甚至抽搐,就必須及時送醫院讓醫生進行專業處理,途中可用退熱貼貼額頭、兩側頸動脈或用毛巾包住冰袋(產些冰箱裡的冰塊裝入保鮮袋中)放相應部位,目的防止腦組織高熱水腫,避免病情惡化。
-
3 # 咚咯隆咚
首先,如果排除寶寶之前就有身體不適的原因。
疫苗接種前一週,寶寶必須保證無任何疾病,沒有用過任何藥物,這一點一般接種前醫生會詢問家長,如果寶寶在服用或者服用過藥物,一定要告知醫生,推遲接種,否則可能引起寶寶病情加重或產生藥物反應。另外,寶寶的過敏史也要告知醫生。在這裡提醒下各位家長,在接種時要提前核對疫苗的名稱、生產批號、有效期等資訊。打完疫苗一定要觀察夠半個小時再離開醫院,這樣避免如果出現過敏反應能夠及時處理。
有些寶寶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不良反應,包括髮熱、皮疹、注射處紅腫發熱等,這些症狀一般會在接種後24小時內出現,也會在一定時間內自然消退。如果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就會更大。寶寶的發熱如果出現在這個時間段,很可能是由於接種引起的,家長不必太驚慌,保持觀察,物理降溫即可,這只是寶寶身體自然的免疫反應,發熱時間不會持續很久。
如果寶寶持續發熱,精神萎靡並伴有其他症狀,建議最好還是去醫院就診,因為畢竟寶寶年齡很小,任何症狀都要引起重視。就診時要告知醫生寶寶的接種情況。
-
4 # 醫療那些事兒
我將根據發燒體溫從三個角度進行說明:
體溫>38.5℃並呈加重趨勢;
體溫>38.5℃病但症狀穩定;
體溫<38.5℃並無明顯不適;
最後送上福利。
情形一、體溫>38.5℃並呈加重趨勢;
體溫>38.5℃並症狀加重,例如持續咳嗽,或伴有持續煩躁、嘔吐等症狀,建議儘快就診!這看似廢話,但比在自媒體上問怎麼辦要有效得多。部分家長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寶寶和成年人一樣‘過一會兒’就好轉。實際上,寶寶免疫力低下,正是在和外界的病原體做鬥爭。如果未經過及時的治療,可能引發肺炎、腦膜炎等各大疾病,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後果。畢竟受苦的是孩子呀。
情形二、體溫>38.5℃病但症狀穩定;
家長可為寶寶服用退燒藥,我比較推薦泰諾。泰諾含大量對乙醯氨基酚並專門針對兒科發燒,因此該藥是比較好的選擇。切忌直接讓寶寶服用成人感冒藥!通常情況下,服藥2天之內發燒症狀會逐漸緩解。如果未緩解,建議按情形一處理。
情形三、體溫<38.5℃並無明顯不適:
家長可以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給寶寶多飲水,增加代謝。同時,溫水澡和溫溼敷是有效且舒服的退熱手段。實際上,寶寶注射疫苗後,都會引起提體溫升高,而且絕大多情況都不會超過38.5度。
福利:
福利1,為了讓家長放心,我先簡要說明疫苗為什麼會導致寶寶體溫升高。下圖列出疫苗的工作原理:
疫苗本質是滅活或者減活的病原微生物。當疫苗注射到人體中,機體的免疫細胞會發現該病原微生物,從而進行消滅;之後,免疫細胞就有了記憶功能。一旦同一種真正的病原微生物進入體內,免疫細胞的記憶功能就會一舉消滅真正的病原微生物。雖然滅活或者減活的病原微生物不會引起機體感染微生物,但在免疫過程中,機體需要大量能量,新陳代謝急劇加快,從而引起身體發熱,表現的症狀是發燒。
福利2,透過對比上述三種情形,我們發現處理方式隨著體溫和症狀完全不同。建議家長為寶寶備好嬰幼兒溫度計: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zh-my/baby/n5lxy53.html
http://xlrocket.com/wei-jia-tu-yi-miao-feng-bo-guo-hou-lai-kan-kan-yi-miao-shi-zen-yao-zhi-zao-de-ba/
回覆列表
去看醫生,好多疫苗打過以後就是會發燒,對這個疫苗產生反應啦。看醫生的時候明確告知什麼時候打的疫苗,醫生會規避一些特殊藥物的,沒有啥大問題。我們這有一個小孩子,打過疫苗生病了,看醫生的時候沒有告知醫生剛打過疫苗,然後小孩子因為這個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