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掙脫枷鎖的囚徒
-
2 # 付井保視佳眼鏡
青少年驗光配鏡科普:
青少年兒童配近視眼鏡與成人不同,尤其是第一次配鏡更需慎重!!!
眾所周知,青少年近視分為真性近視、混合近視、假性近視。
真性近視需配鏡矯正視力。配鏡前後需做視功能及眼位檢查對比,來判斷眼鏡是否合格。青少年配眼鏡並不是看到1.0就行,還要看視功能及眼位是否有變化。
混合近視要去除其中的假性近視再配眼鏡,否則其中包含的假性近視也合變成真性近視。
假性近視是讓家長最難辦的情況,如果配了眼鏡,假性近視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升級成真性近視近。如果不配眼鏡,孩子看不清,造成視網膜成像離焦,也會變成真性近視,怎麼辦呢?
假性近視應透過針對調節方面的專業訓練,消除假性近視,之後科學用眼,多在戶外活動預防近視。
混合近視也可透過調節訓練去除假性近視成傷之後再配眼鏡。
真性近視要配戴合適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真性近視一旦形成便不可逆,青少年伴隨身體成長髮育,近視度數每年都會增長。選配多焦點環焦鏡片和近視防控訓練,能有效控制近度數增長。
-
3 # A眼睛那點事
一定要佩戴眼鏡,因為佩戴眼鏡可以有效的控制度數的增長,家長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要培養孩子正確的讀寫姿勢以及控制孩子看手機和電腦的時間。要培養孩子養成做眼保健操的好習慣。
這首先不是戴不戴眼睛的問題,而是要確定病因。
也就是要到正規醫院眼科進行系統檢查,包括散瞳後屈光性的檢查。
切記,兒童首次驗光必須在醫院眼科,進行散瞳檢查。這一方面可以排除近視以外的其他原因導致的視物不清,也可以除外睫狀肌痙攣或緊張帶來的暫時性屈光不正(就是有些人所稱的“假性近視”)。
一旦確定真正發生了近視,就需要佩戴足矯(使得屈光度矯正到1.0的視力)近視眼鏡。
這樣,雖然並不能阻止近視的繼續發展,卻可以最大限速的延緩進展。
因此,不僅在開始就需要佩戴足矯眼鏡,還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及時更換足矯眼鏡。
不戴眼鏡或者戴度數低的眼鏡更有利於延緩近視的發展?這是一個流傳多年的謊言。
這個說法出自一個被稱為“離(散)焦假說”。
我們知道,近視是由於眼鏡縱軸長度的生長過度,就是眼睛縱向過度拉長,從而使得看遠物時影象落在視網膜的前方,而投射到視網膜上呈散焦,稱近視性散焦。
“離焦假說”認為,雖然視覺資訊主要來自於視網膜中心區,但周邊區視覺對於眼睛的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視者在看遠物時視網膜中心區處於近視性離焦。由於眼底視網膜具有一定曲度,視網膜周邊區則呈遠視性離焦或正焦。
視網膜周邊區的遠視性離焦狀態是促進近視程度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意思是說,遠視時光訊號聚焦在視網膜後方,“這就會告訴眼睛說,你還不夠長”。眼睛為了把視覺訊號聚焦在視網膜上,獲得清晰影象,就“需要”繼續拉長眼球。
如果佩戴足矯眼鏡對近視進行完全矯正,結果是視網膜中央區實現正焦,卻加劇了周邊區的遠視性離焦,這樣勢必加速眼軸的拉長進而加劇近視的發展。
——這種說法,聽上去好有道理的樣子啊!
但是,似乎把眼睛想象的太智慧了一些。
關鍵是,這種說法並非單純是一種假說,還獲得了一些動物實驗證據的支援。比如,當給小雞戴上眼鏡製造近視性散焦,近視的進展受到抑制。類似的實驗也在嬰兒獼猴和恆河猴實驗中得到重複。早期少數的臨床試驗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那麼,如果想要減緩眼睛的拉長,自然需要不戴眼鏡或者佩戴欠矯眼睛。
欠矯不但不會減緩近視發展,反而會加速但是,後來的系列臨床試驗得出相反的結論,發現欠矯不但不會減緩近視發展反而會加速。
比如,最近美國的一項臨床研究和系統綜述得出結論:近視欠矯與足矯相比,不會減緩近視的進展,相反會加速發展。對兒童和青少年近視進行完全矯正是延緩近視進展有效的手段。
就是說,一旦確定發生近視,都必須佩戴完全矯正屈光不正的足矯眼鏡,才能最大限度延緩眼軸的拉長,減慢近視的進展。
不僅總的屈光度必須足矯,甚至角膜屈光度的不均勻,即所謂散光性屈光不正也會加速近視的進展。
因此,對於近視,散光性屈光不正也需要保證足矯,才有利於近視進展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