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主天安
-
2 # 俠緣腳後跟
個人認為不可能成功,這個可能是上計,因為韓信成功過,但是風險太大。蜀的綜合國力根本不敵魏國,糧食兵員和名士將領都遠遠遜於魏國,十人養一兵在當時都算窮兵黷武,何況幾次北伐成都政府早已兵糧不濟,想想魏國挾12州之地地處中原商貿發達國庫殷實,又據北方之地兵糧豐足,赤壁戰敗後,魏國又大肆屯田,後又據西涼騎兵得到很好的發展,冷兵器時代多以人口論國力,魏華人口最巨。所以蜀國無兵源,是故5000精兵和當時蜀中一流將領魏延出子午谷是風險巨大。蜀中不可沒有這5000精兵更不可沒有魏延。缺少軍糧作為後盾,當時蜀中是窮山惡水,糧食產量遠遠不足以馴養精兵(劉邦是據漢中以窺中原而且還帶領不少以前反秦精兵入蜀,劉備精兵均在夷陵損失殆盡)。週期太長,魏延以偏師襲取長安後,諸葛亮大軍自隴右出擊接應,要多少日能才能到達?能否趕在曹魏大軍援兵之前?這點真不好說,長安與洛陽相隔不遠,且一馬平川之地,魏領一良騎之師先行抵長安否?這一切都是未知的。就算魏延能佔據長安又能怎麼樣,能否守住長安,更不用說整個關中平原,這是要很強的國力支撐的,大量消耗蜀國力量是不可取的,是滅亡的道路,所以保守看話以諸葛亮的謹慎是不會同意的,還要考慮東吳的態度,若東吳趁機伐蜀,又會怎麼辦。
-
3 # TonyDeng
能取長安,但是不能滅魏。同樣,縱使諸葛亮出祁山取了隴右,也一樣不能滅魏。
至於魏延兵會被在谷內伏擊之類,根本是不可能的。第一他就不是走穀道,而是走秦嶺邊沿;第二,首次北伐完全是在出魏國意料之外的,對方根本沒有預備,否則也不至於諸葛亮出祁山嚇到三郡齊叛,若有預備,諸葛亮出祁山連三郡也拿不到,都不存在要去守街亭之事,須知街亭比祁山更前更深入敵方,他派馬謖是前鋒軍去街亭,不是斷後軍。諸葛亮嚇得到三郡,同樣魏延也能嚇到長安的夏侯楙,不是諸葛亮能預料自己能輕易得三郡的。
以弱對強,不冒險還打陣地戰?老毛在江西被圍剿時像他那樣不敢冒險,就不會有四次反圍剿勝利了,長征也走不到延安。
-
4 # 嗜慾者
滅了魏國這種話就託大啦!子午谷或許真的能出奇兵攻佔長安,但同時也是一條險道。
子午谷確實能起到突然性,但是也限制了奇兵的很多條件
子午谷的特性不適合大軍通行,所以不能派很多兵馬,按魏延的話是五千精兵。運送不了軍械器材,所以這支軍隊只能輕兵上陣。雖然長安經過董卓之亂不復之前,但畢竟曾經是大漢的都城,再經過曹操統治時的修繕。城高池寬,不是幾千沒有重型裝備的軍隊能夠攻下來的,即使能攻下來,區區幾千兵馬能守幾天。另外諸葛亮五出祁山,與魏軍交戰地點距離長安數百里。而且其攻佔的武都、天水等城池都在西涼和隴西地區,說明諸葛亮的攻擊目標是西涼等西北地區。
所以所謂的“子午谷奇謀”戰術與諸葛亮的戰略相左,即使魏延成功偷襲長安,也只會成為一支孤軍。
蜀國與魏國的國力相比,本來就處於弱勢,軍隊數量也遠遠不如魏國,魏國完全可以分出人馬反攻長安,況且有重型裝備四面圍攻,怎麼守的住,豈不是白白犧牲一支精銳部隊。
-
5 # 汪汪隊總部集合
走子午谷偷襲長安,也只有第一次可能成功。
經過夷陵之戰的失利,且劉備死後曹魏認為蜀漢已經不足為據,所以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又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提兵三十萬(實際蜀漢才8萬兵馬)殺來,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而鎮守長安的魏國安西將軍夏侯楙怯而無謀,如果兵臨城下很有可能棄城而逃。
從第二次北伐開始,曹魏早已準備充分,再想偷襲長安已無可能。
回覆列表
魏延兵出子午谷,僅僅是諸葛亮,此次北伐戰役中,提出的戰術問題!諸葛亮屢屢鑽祁山山溝,其實是以攻為守的戰略!虛張聲勢,讓魏國疲於招架!摸不清其實企圖!蝸居一隅之蜀,僅僅自保,何來縱橫天下的實力!所以,諸葛亮出祁山,僅僅是發動戰役!根本沒有滅亡魏國的戰略!
魏延以五千兵出子午谷,根本沒有領會到,諸葛亮出兵的戰役意圖!說穿了,天下之勢,諸葛亮實力不充許,制定天下戰略!名義北伐是戰役,魏延兵出子午谷是戰術!
後人以鄧艾偷渡陰平成功為例。應具體分析。鄧艾兵臨城下,劉禪選擇投降!如果如守陳倉城。號令天下勤王,如何?如果棄城投姜維如何?劉禪國基未動,選擇投降!成就鄧艾成功!
站在戰略,戰役的角度,魏延的戰術,僅奇計而已!所以,諸葛亮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