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廖積仁

    6天寶寶睡覺時不安穩,如果是偶爾出現一下這個情況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睡覺有淺睡期和深睡期,淺睡期和深睡期交替,淺睡期寶寶會動一下,哼一下,但並沒什麼不舒服,不會醒來。

    如果寶寶老是睡不深,有可能是室溫高了或者環境不安靜。注意排查這些原因。

    與黃疸沒有關係。

  • 2 # 長安亂彈

    你好!我家寶寶剛剛兩個半月,他也是出生後有了黃疸偏高,當時醫生建議住院,但是我諮詢我身邊的朋友,她們都說不用住,因為生理黃疸會隨著新陳代謝慢慢消失。反而住在醫院裡讓孩子受罪。當時我回家後半個月左右我娃黃疸就退了,期間醫生開的治黃疸的藥茵梔黃口服液和益生菌,口服液吃了三四天就沒給吃了,其實就是瀉藥,寶寶整天拉肚子拉的屁股都紅了,我就不忍心就給停了。然後只吃了益生菌調理腸胃的。期間睡覺也有你說的哼哼唧唧,有時睡熟了還會笑會哭都有,可能是他做夢了,或者是冷了,熱了的都有可能,至於黃疸之是看起來黃,其它並沒有什麼不適的症狀,所以媽媽不用太擔心,要相信寶寶很快會好起來。他自身的免疫力也是很強的呢。所以我覺得睡覺不踏實跟黃疸沒多大關係,其它的原因也都有,只要醒來的時候,他精神狀態好,能吃能拉,排便正常,那就不用太擔心!隨著發育,他的睡眠系統會一點點完善的!

  • 3 # 紫竹飛宇

    大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會出現黃疸,黃疸是由於膽紅素生成過多及新生兒肝臟代謝膽紅素能力低下引起的,這是正常發育過程的的現象,常不需要特殊處理,早開奶,多吃多喝多拉,促進排便對促進膽紅素代謝有好處。

    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如何進行區分?

    1、從出現時間上區分: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胎齡滿37周不滿42周的新生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早產兒(胎齡不足37周的新生兒)生後3~5天出現黃疸。

    病理性黃疸:出現早,在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

    2、從持續時間上: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到3~4周。

    病理性黃疸: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

    3、從黃疸的程度上:

    生理性黃疸:黃疸程度較輕,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無明顯黃疸。

    病理性黃疸:面板呈金黃色,甚至桔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較明顯的黃染。

    4、從黃疸進展情況:

    生理性黃疸:黃疸進展較慢,每日膽紅素升高< (5mg/dl)。

    病理性黃疸:在一天內加深很多,每日膽紅素上升大於5mg/dl。

    5、從一般病症情況:

    生理性黃疸: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好,睡眠、哭聲、精神狀態和平常一樣,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可伴有體溫不正常、食慾不佳、嘔吐,或精神差、嗜睡、兩眼呆滯、吸奶無力、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等。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或呈白色(白陶土樣)者;尿液呈深黃色、茶色甚至醬油色。

    6、對於黃疸消退後又出現得是病理性黃疸。

    必須注意的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可以向病理性黃疸轉化。

    出現生理性黃疸需要怎麼治療?

    生理性黃疸在黃疸期間多喂新生兒溫開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療。

    病理性黃疸目前在治療上多采用照光治療。透過照光,能讓體內的膽紅素轉換成其他物質,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另一個出口,黃疸的症狀就能改善。但是照光後仍無法改善的寶寶,必須以藥物或換血來治療。如果黃疸是由於膽道閉鎖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術治療了。

    特別提醒:

    1、新生兒黃疸過重當心膽紅素腦病,一定要及早到醫院治療。

    2、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

    綜上所述,嬰兒出生6天有呻吟表現,基本符合黃疸病症,至於屬於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還需要結合上面表述區分,進而確定治療方法。自己不瞭解的情況下,建議到醫院由醫生診斷後提供治療方案。

  • 4 # 火之王者艾斯

    寶寶睡覺老是呻吟 跟黃疸的關係應該不大 影響寶寶睡眠一般有幾種情況 餓了或者吃的太飽 或者是屋內的溫度低了或者高了 穿的衣服多了 也有肚子脹氣的可能 寶寶太小 任何一個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睡眠質量不好情況 如果是新手媽媽 多多觀察寶寶是因為問題造成的睡眠質量不好 及時調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突患者在健身房透過一對一訓練可以康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