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日葵7O89
-
2 # 暖心聲音
不得不說這種在外好人回家刻薄的現象現在確實存在。
我認為這主要和一個人的生長所處的情感環境,一個人的認知程度有關係。
1、一般來說,一個人從小沒有受到來自父母的足夠的關心和認可,導致自我認同感偏低,而進入社會以後,外人的尊敬和幫助會極大的刺激和填補他內心缺失的認同感,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會對幫助他的人感恩戴德。
2、他需要認同,需要善意的幫助,他希望有人可以這樣對他。所以一旦外人對他有一丁點的好,他就會受寵若驚,放大別人的善良和好,同時他會認為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自己好,於是對外人會非常好,認為和外人有真友誼,真感情,而他從小沒有家庭的感情觀念,他不懂什麼是情親,也沒有意識到親情的無法衡量和不可比擬的特殊性。所以他潛意識對家庭成員沒有強烈的需求感,也就是說,這類人,沒了親人能活,沒了所謂的朋友就沒辦法生存了。會產生巨大的情感空虛和焦慮。
3、這類人往往經常傷家人的心,好像人格分裂一樣,對外人笑對家人繃著臉。 掏心掏肺給外人,還經常換來一身的傷,經常做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若不是重大疾病或者命運攸關,朋友一個個遠去,唯有親人和愛人陪在身邊,他是不會醒悟的。這可能就是有些人生命走到盡頭才頓悟的原因吧。
-
3 # 鎧甲芭比
世間能夠對自己萬分容忍的人有沒有?我想除了親人外應該沒有別人。
剛才一朋友談及她老父親生病住院的事,三弟只是把父親送到醫院就離開,連住院手續都沒辦理好,直到老父親出院時,她才給三弟打電話來接,看沒有想到的是,三弟語氣強硬的回覆沒時間。後來在父親再次住院期間,三弟一直強烈建議回家保守治療,別死在醫院……這位朋友提及此事眼噙淚花。說實在的,我私下裡認為她三弟不錯,因為平時待人接物非常得體,原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或許,對待親人可以肆無忌憚,因為他知道親人不會把他怎麼樣,相反,對待其他人心裡就得稍加揣摩,甚至小心翼翼,否則輕則捱罵,重則挨棒。
還是希望像對待陌生人一樣對待親人,這種要求不算太高吧?
-
4 # 生命如歌6306
外人誰受她啊,只有家裡人選擇原諒,包容,理解,理解你在外面心不順了,回來家裡發發牢騷,發發火。在外面交人還來不及呢,還敢得罪人,大多數人都是記仇不怎麼記好,如果在外面亂髮火,走到哪都得罪人的話會寸步難行。俗話說得好,好人長在嘴上,好馬長在腿上,會說話,會來事的人走到哪都受歡迎,得人心,在單位會說會幹的人領導得意,同事喜歡,在家裡會說話的,會哄對方的,對方做家務咋累都不知道累,所以寬容,大度,包容,理解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面都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寬容,理解,都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地只讓一方容忍,不考慮對方的感受,感情也是傷不起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讓一方容忍,時間久了只會換來忍的一方對你的不尊重,不在乎,所以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應該做一個暖男和溫柔的女性,製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讓一家人都能快樂的生活。
-
5 # 滄海一聲笑274320858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交付給外人,卻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身邊的親人――父母、愛人和孩子。
人生在世,父母、愛人和孩子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正因為他們對我們的無限包容和關愛,我們就在他們面前肆無忌憚,往往對他們發脾氣、耍小性子,想想實在不應該。
正如作家周國平所言:“我們對於最親近的人那種挑剔是來自本能的”,而“克服本能,能夠做到對最親近的人也不發脾氣,則是一種教養。”很多時候,我們對外人和顏悅色、禮恭畢敬,而對身邊的親人卻大不一樣。在外面不順心了,回家就發洩你的壞情緒、壞脾氣,彷彿家人就是你的出氣筒。人,應學會控制情緒,把壞情緒、臭脾氣拒之門外。有脾氣,發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笑對人生,笑對所有人。對外人微笑,那是禮貌;而對親人微笑,那是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就讓我們對最親近的人多一些懼意,少一些放肆;多幾分理解,少一點脾氣吧……
回覆列表
外人不吃你那套,你要做任何事都需要人脈,關係好,所以外人不敢得罪。家裡人,批評,指責讓人煩,教導,指點,讓人有壓力,讓人覺得自己笨,模豎看不順眼,以為進了保險箱,得罪了也無所謂,在家裡,惡有善報,善有惡報,原形畢露,直來直去。華人習慣於批評,最醜的一面,留給家人。家人比你壞,你要批評,遠離,比你好,又嫉妒。關鍵是華人,他不習慣表揚人,總是喜歡批評。所以自己也處處不受歡迎,恭維別人假惺惺,自相矛盾。
攀比,爭強好勝在心裡,每個人骨子裡都不願人家好,看不得別人好。彼此彼此,一個莫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