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意詩畫
-
2 # 三代齋
米海嶽的書法瀟灑自如,可以用蘇軾的一句話概括,即“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
-
3 # 素里布衣楊半
評米芾
宋四大家不虛傳,氣質意趣倡自然。
筆刷淋漓表超邁,體傾天真脫俗凡。
米氏雲山獨造就,石顛文房價值錢。
真才實學自神逸,清風浩氣流千年。照片作品,米芾蜀素帖創作。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4 # 心自閒10
米元章之書,看似皆為側鋒,實乃中鋒行筆之變也,惟中鋒乃可八面出鋒結構上以造險勢著稱,看似欲倒,實則重心很穩!搖曳生姿,風景獨特。
-
5 # 千年蘭亭
米字的結體,可 謂是隨意賦形,奇 正相濟,變化非常 豐富,以多姿多型 來激起讀者的情 緒。
他的字以強烈的大小、粗細、方圓、聚散、虛實等反差來組合自然生 動的群體,尤其引起我們要注意的是敢於打破常規,出奇制勝, 穿插奇險,妙趣橫生。
在整幅行氣上,採用區域性打破平衡對稱, 求得整體的穩定,在橫斜逆出、左顧右盼之中求得前後呼應,神 完而氣足,書寫時隨機應變,別開生面,從而大大增強了跌宕之 致,看似不經意,然氣局開張而緊密。
而他最讓稱道的是對虛筆的處理。自漢至唐,書者多尚實筆,而米芾多以虛鋒入字,以勢取勝,用筆輕靈,運鋒飄逸,這就是他的所謂“刷字”。
-
6 # 麓風軒
1、左讓右步
如圖,米芾 · 苕溪詩帖中的“他”字非常明顯,右邊特別舒展。
2、右讓左步
如圖,米芾 · 苕溪詩帖中“辭”字很典型,右邊快擠成一根電線杆了。
3、左右均等
這一類較為平正,如圖,米芾 · 苕溪詩帖中的“能”字為此結字方法。
4、左右相向
左右面對面,如圖,米芾 · 篋中帖中的“便”字,左顧右盼,很形象。
5、左右相背
這個在米芾 · 苕溪詩帖中的“難”字最為典型,背靠背。
6、左低右高
這是蘇軾最為常見的結構,在米芾的行書中也能見到很多。如圖,米芾 · 蜀素帖中“佳”字。
7、左高右低
米芾 · 苕溪詩帖中的“卻”字,很具有代表性。
-
7 # 快樂書法
行書的結構,自王羲之‘’增損古法,裁成新體‘’,創立了新的‘’遊戲規則‘’後,至今仍然是千古不移的標杆。在行書結構上,一千多年來,再沒有顛覆性的變化,也不可能有顛覆性的變化。
但書法史上曾經有過兩次較大的變革。
唐人基本循蹈二王規矩,至宋米芾,黃庭堅一變;清中期後的碑帖結合,趙之謙,于右任等人一大變。
米芾自稱“集古字”,這個集“古”,就是集二王之“古”。後世論者認為,米芾得二王精髓。
對米芾的行書,後人的評價是“沉著痛快”四字。這四個字其實不簡單。“沉著”和“痛快”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要“沉著”就不能“痛快”,想“痛快”就無法“沉著”。但米芾駕輕就熟的使矛盾的兩面正反相合,靠的就是爽利的筆法和多變的結構。
米芾自稱“刷字”。他的書論《海岳名言》說,“真字甚易,唯有體勢難。”;“字須有體勢乃佳”;《吾友帖》說“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頓長,愛其有偏側之勢”。米芾認為結構造型必須強調體勢,所謂體勢,就是“偏側之勢”。
方方正正的漢字,寫得橫平豎直,感覺是靜止不動的,加以傾側,就會左右搖擺,生動有趣。米芾在結構上用不同的傾側方式強調甚至誇張體勢,極大地豐富了行書的結構造型方式,前無古人。
米芾書法的結構規律,基本與二王悉無二致;但米芾不同於二王結構造型的突出表現,大體上有四個方面。
一:強調欹側,搖曳多姿
二 重筆爆點,對比懸殊
三。填實塞滿,一線之光
四。弱化其餘,一枝獨秀
-
8 # 悠閒老莊
結構從屬筆法,米書用筆多使絞轉,點劃含蓄又有張力,故體現在結構上有別於之前的傳統書家,源拘於王字,掙藝術對比法則運用到淋漓盡致,粗細、長短、避就、開合、正側、減省、收放、疏密、參差,無不用之其極,且凡同必變,可以說是藝術感最為突出傑出大家。
回覆列表
米芾行書最值得稱道的是其八面出鋒,以刷代寫的神奇用筆。作為宋四家之一,米元章書法結構也有其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
米元章書法單字大都有左低右高,欹側取勢的特點,以險絕倒側構字,單字都重心不穩,而是透過行列間字與字的互相支撐,行與行的左右協調,穿插來求得平衡和穩定,進行章法的謀篇佈局。
米芾書法,搖曳生姿,有一種動態的美。如垂柳飄搖,雖左飄右蕩,不失靈動,動中寓靜,靜中有動,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蘇東坡講米元章書法風牆陣馬,沉著痛快,和密不使透風,疏處可以跑馬大概一個意思。即是計白當黑,疏密有致,透過突出矛盾對比,強化視覺效果,撞擊觀賞者心靈,引起觀書者的共鳴。
大師手下,妙筆生花,入古不失法度,編新別開生面,好書法!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