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慕
-
2 # 二杯茶9527
說這兵與勇的區別,也就得說說清朝軍隊制度的變化。清朝軍隊制度一共經歷四個階段,即入關前的八旗兵,入關後為補充八旗兵力而增加的綠營兵,再到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的勇營制,再是甲午戰爭後的新軍。
八旗兵制是清入關前的兵制,集軍事政治生產為一體的社會制度,即戰時為兵,平時生產,旗人所有男丁均可為兵,也就是全民皆兵了。入關後八旗兵性質改變,只從事軍事不再搞生產了,世兵制。八旗兵是清統一東北及後來統一全國的主力。
綠營兵也是世兵制。是八旗兵的補充,是參照明朝增加的漢兵。全國各地督府據守均是綠營兵。數量也遠多於八旗兵。到康熙平三番時八旗兵就已腐朽的不可用了,此時主力是靠綠營兵。而到了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時,綠營也已腐朽沒法用了。
曾國藩建立了營勇,幫助清平定了太平天國。在此之前清也有營勇,只是是一種臨時召集配合正規兵作戰的武裝。而曾國藩建立的營勇卻是一支完全獨立作戰的軍隊。而且兵制也完全不同了。八旗兵綠營兵都歸皇家朝廷所有,聽命與朝廷。而營勇雖說也歸朝廷所有但是他的指揮財政命令管理都是將官一人說了算,獨立管理互不幹設,將官又都只聽從曾一人的。太平天國後營勇裁撤了許多,一部朝廷進行了改建,一部編入北洋海軍。
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感覺練勇也好,綠營八旗也好都不行。於是開始組建新軍。而清廷做夢也想不到,正是這支自己組建的新軍後來非但沒有保護清廷,而且成了推翻清廷的主力軍。
現在看一些以清代由其是晚清為背景的電視劇,稍微有點耐心的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大批的清軍身後都會有″勇″或"兵”。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啊,一句話。戰鬥力是硬傷。
先來看看這個"兵″。
顧名意義,這裡的兵指的是正規軍,是清代軍隊的正規編制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要知道,"兵″強盛的年代哪見得著"勇″呢?扯遠了,再回到這個話題。
一般認為,"兵″分為八旗軍和綠營兵。
八旗軍:八旗自然是滿蒙漢八旗,放在今天絕對是高幹子弟雲集。八旗軍自然也是從這些人裡選出來。八旗子弟16參軍,他們直屬皇帝,平素衛戍京師,實行世兵制,很有一股"中央軍″的味道。當然剛開始他們的確是有虎狼之勢銳氣難當。但隨著清軍的入關,休養生息政策的開始,情況就不是那麼妙了。
世之常理:倘若長時間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再好的光華銳勢也要腐朽落塵,更遑論這群身份優越的八旗子弟?他們一天天疏於練兵,一天天耽於享樂,很快就軍備廢弛,萎靡不振。這時,我們就很能理解另一支正規軍綠營軍的出頭了。
綠營軍:綠營軍以綠旗為標誌,是以稱作"綠營″,又簡稱營兵。其組成大多為漢人。其實這綠營軍,最開始也不過是八旗軍的替補小可憐。綠營軍的發跡得益於他們能在一個恰當的時間抓住一個恰當的機會,個人認為,這乃是時勢造英雄。而這勢,正是三藩之亂。
上面說到戰鬥力是硬傷,清政府在面臨政權受到威脅自家中央軍又指望不上時,這支有眾多成員的漢人軍隊綠營軍就成了最好的選擇。所以後來,因為成員數量上的優勢以及作戰有方,他們漸漸取代人浮於事的八旗軍成為了軍隊中的主力。電視劇中浩浩蕩蕩南下北去的大軍正是他們綠營軍。
下圖為"兵″。
再來說說"勇″。
時間線往後拉一拉,現在到了晚清。清自乾隆之後盛轉為衰,國家機器執行中的各種弊端漸漸顯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綠營軍終於也重蹈了八旗軍的覆轍,曾經輝煌的一支軍隊也是戰力全無。但戰爭總也免不了的,那怎麼辦呢?
你方唱罷我登臺。這時,一些在戰事中組建的民團開始成為一根救命稻草。
招募"勇″,是雍正乾隆時出現的一種現象,那時的"勇″事始則招事畢則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半塊銀餉。但現今,清政府卻看到了他們的價值。
於是從道光年間起,各地政府自民間招兵。這些人,稱為"勇”。相對於中央軍,這就是土八路一樣的存在。他們的胸前背後繡有"勇″,區別於"兵″。比方說林則徐招水軍鄉勇,湘軍淮軍也屬鄉勇。
鄉勇組建的勇營奉行兵為將有。士兵與軍官只忠於招募他們的長官,而不直接效忠皇帝。現在不妨設想,倘若曾國藩命令他的湘軍一鼓作氣直抵黃龍,這些鄉勇也是義不容辭。
下圖為"勇″。
以史為鑑,當今的我們是否也該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不似八旗軍那般死於安樂,如何像綠營軍那樣抓住身邊的機會?如此,方才不負已然逝去的那段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