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l06
-
2 # 知足楊樹
頓悟:茅塞頓開,大徹大悟的感覺。是指在很長時間裡,思考一個問題而沒有得到答案,在經歷了某一件事情後,受到了刺激或者啟發,突然想通了問題,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答案。
我的一個同事,一所中學的校長,在職時,學校的全面工作,面面俱到,感覺到非常充實,每一天都精神抖擻。退休後,像變了一個人,感到失落。在家裡無緣無故地找事,老伴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兒子媳婦回家也會遭到無端的訓斥,使家裡充斥著緊張的氣氛。有一次他得病住院了,住院期間,老伴陪護在身邊,兒子兒媳送菜送飯,噓寒問暖,他落淚了。當看到一些病人病情惡化,離開人世的情景,他震驚了。
身體康復後,他變了,變得通情達理、善解人意,並開始愛家庭,幫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和顏悅色地對待老伴和孩子。從此,家庭有了久違的歡笑。我想,這就是一個人的頓悟吧!
-
3 # 惰惰的瑜伽行
我猜頓悟就是智慧層面開竅了,看問題釋懷了,以前困擾自己的問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開了。練瑜伽久了,也有可能頓悟。
-
4 # 澤仁德喜
“頓悟”有小有大,因人而異,各有所悟,字面解釋,就是對事物本質的徹悟,這個徹悟,是一個人探索和求知真理的結果,現實中,有一些事物,可以透過思考分析,得出結論,就像數學題,經過計算,得出結論,而有一些問題,無法直接透過思考和分析,因為這個問題,不在思維意識範疇的,只能在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心情,機緣巧合下,頓然明白的,明白以後,有難以言傳,只能意會的,這個狀態就是“頓悟”,由於是不經意的,出乎預料的頓然感悟的,因此會產生前所未有的喜悅,嚴重的,會促使一個人忘乎所以的瘋狂,如果因緣成熟的,就能瞬間讓人脫胎換骨,頓然放下,證悟空性,有過這樣體會的人,所有過去的意識形態,所有的世俗觀念,頓然透徹,就像經文說的五眼“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慧眼見真,法眼清淨,佛眼見真,覺了法性”,證悟空性的人,就具備了慧眼的因緣,至於法眼和佛眼,則需要修行和因緣,才能達至,因此有過“頓悟”經歷的人,生活態度和過去完全不同,更加率性簡單,樸實豁達!
-
5 # 空是破執
頓悟就是頓時醒悟,就是一下子看破了因果,就是懂得了什麼是善惡,就是明白了自己的所有苦報和福報都是自己曾經造作過的業因遇緣所導致。
-
6 # 詭稻大師兄
萬人中難有一人有頓悟的經歷。從來不是靠用方法就能頓悟,但平時就喜歡悟的人,頓悟的機率大很多,固執的人永遠不可能有頓悟,越固執越不可能。用現代話來說,與時俱進不迂腐,不斷適應新思路新環境的人才有機會頓悟。
-
7 # 酸腐之人
頓悟不是你一下子就能明白很多事情,而是一種狀態。
別把頓悟描述好像非人類的感覺,頓悟在我看來更像是你找到一種思考方法。
只要掌握了適合你的方法,你就一直處於頓悟狀態,即對你感興趣的事物持續的思考。
這種思考一直會持續下去,不定期會否定自己的認知,達到新的認知。
如果你覺得你的思考達到了極限,只證明你的思考出現了局限性,制約了你的思考能力。
頓悟往往以點帶面,先是一個點突破,要確定並堅持,再去思考面上的東西,達到一種突破。
一次突破不夠,先沉澱下來積累知識,等待第二次突破。
只要你活得足夠長,突破是無止境的。
如果無法突破,只能說明你的世界觀太過狹隘,或者你的沒有能力否定自我的認知,你的思想已經死掉了。
千萬別以為頓悟有什麼了不起,更要維持頓悟的狀態,在人生不同階段否定自我的認知。
切忌,不要掉入自己的意淫中。
我透過對無盡真實世界的觀察來否定自我的認知。
-
8 # 守滬深
聖人生而安知,頓悟的前提都是靠漸悟到了快要臨門一腳頓悟的。
佛祖從苦行開始到菩提樹下頓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修行才醍醐灌頂的。
想不勞而獲得智慧,天才都不可能。都是要經過實踐的研究學習才有頓悟的前提。
回覆列表
痛定思痛
曾經總聽說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縱觀人生也是經常面臨迷茫的窘境。從青蔥入世的年少輕狂,到人到中年的踐行不惑,經歷過的事情越多,也就越發坦然淡定,把任性活成知性,也算是歲月的歷練吧。
頓悟之前,必有迷茫。固執的堅持一件事,有時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夢魘瘋魔一般,泥足深陷的同時又有迷霧加身,尋不到出路,掙扎輾轉,久而久之便心中有怨,顧影自憐,也漸漸成了作繭自縛畫地為牢。
迷茫之後,才覺舍悟。與其說頓悟,不如說舍悟更為恰當。迷茫是因為錯誤的堅持,排除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固執了不該固執的,覬覦了不該覬覦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然後就是漫長的“雞肋”。
捨得捨得,從此放手。因為心重,所以堅持了迷茫,頓悟很簡單,放下的那一刻,會突然發現事事風輕雲淡,哪還有固執可言?固執到迷茫,迷茫到痛徹,痛徹到放手,放手到頓悟,人生無常,一言以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