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二講史

    加強中央集權,削弱節度使權力,進而消除地方割據勢力

    唐代安史之亂後,北方節度使名義上仍然服從唐帝國的統治,但這些地方大員手握財權,兵權和行政權,儼然成了一個個地方王國。發現打後期更是不受中央節制,中央集權名存實亡。這種情況從唐中後期一直持續到五代十國,直到北宋才徹底解決了地方割據問題,實現了政權的鞏固。

    (五代十國藩鎮割據圖)

    為了削弱地方長官的權力,趙匡胤透過下面的措施使節度使名存實亡:

    ▽通判

    為了防止地方行政長官權力過大,長期不受約束帶來的政治隱患,趙匡胤為他的行政長官設定通判作為副職,與他們共同處理政事,其職責一共有兩個:

    ①“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籤書施行”。也就是在日常事務處理上,地方長官需要和通判商量著來。

    ②“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以聞”,這個是通判的監督職能,他們需要想中央報告地方行政大員的異動,和西漢的刺史很像。我們熟知的北宋名人蘇東坡,王安石都做過地方通判。

    這樣就完成了對地方長官行政權的約束,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轉運使

    古代地方敢於同中央抗衡的最大底氣莫過於經濟實力,有了財權才有軍隊。唐朝中國期許多節度使擅自截留地方上供中央的賦稅,甚至使得朝廷不得不低下頭來求助地方。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趙匡胤在地方設定了轉運使。轉運使的職能也很明確:

    經度一路財賦,而察其登耗有無,以足上供及郡縣之費。歲行所部,檢查儲積,稽考賬籍,悉條以上達。

    轉運使將地方的大部分財政收入上繳中央,只留給地方一小部分賦稅,這樣就成功收走了地方的財政權。當然這也導致了地方沒有足夠的經費,行政效率低下分負面結果。

    (宋太祖劇照)

    ▽禁軍制度

    地方割據,節度使無視中央權威,趙匡胤害怕他的繼任者們也遭遇這種情況,於是把地方的優質兵源抽調中央,就駐紮都城東京和周圍,從而大大削弱了地方軍事實力。

    如此一來,地方的行政權,財權,兵權都受到了不同約束,被朝廷死死的控制在手掌心,自然沒了反抗的資本,節度使也就成了虛職,北宋國家得以穩固。

    加強君主權力,削弱宰相職權,進而集權與君主個人

    自從秦始皇設定丞相一職一來,君相矛盾的鬥爭就始終沒有消停過,東漢末年就出現曹操以宰相自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歷朝歷代君王都變著法的分散丞相權力,為了政權的鞏固趙匡胤也不例外。

    北宋皇帝將原來屬於宰相的行政權,財權,兵權一分為三,由參知政事行使行政權,王安石就曾經擔任參知政事一職。由樞密院排程天下兵馬,名將狄青就曾擔任樞密院最高長官樞密使一職。再由三司使管理財政。如此權力分散到三個部門,其最高長官皆算丞相,互相制衡,最終集權於皇帝一人。

    (北宋行政體制示意圖)

    做好這些頂層制度設計後,趙匡胤為他的後繼者們奠定了政權的基礎,實現了國家的穩固。

    先行解除部分將領兵權,再“杯酒釋兵權”,進而收回兵權

    很多人對趙匡胤有一點誤解,以為他是透過一頓飯局就收回了兵權,其實過程遠比這複雜的多。

    第一步: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趙匡胤鑑於當時已控制住了局勢,於是陸續把殿前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這算是對其他將領的一種試探。

    第二步:

    這一年的七月初九日晚朝後,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階將領留下來喝酒,言語間有勸手下將領交權回去享福的意思。本來高懷德等人藉口自己身體尚且健康不願放權,但見太祖將話已經挑明,已經沒有迴旋餘地。

    於是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趙匡胤順勢解除了他們的兵權。

    第三步:

    緊接著趙匡胤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三衙。禁軍領兵權一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

    如此一來趙匡胤成功收回了兵權,並鞏固了北宋政權。但是他的這些舉措無疑埋藏了很多隱患,比如冗官冗吏冗兵,然後為了養活這些人又不得不每年支出大量財政收入,而且人員旁雜,行政效率低下,集禁軍於中央造成守內虛外,對外作戰不利等等問題,看來凡事有利也有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零四個月的寶寶還吃夜奶,不給哭鬧得厲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