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語老師Minnie

    80後老師,有年紀有家庭有收入,當然沒有壓歲錢收了。現在每年春節,給親戚朋友的壓歲錢倒是不少。

    很懷念能收壓歲錢的小時候。對於孩子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少的財富。不用伸手向爸媽要,不用解釋怎麼花。我的小時候,壓歲錢自己掌握,用於買學習用品和零食。

    我的壓歲錢是爸爸媽媽,七大姑八大姨分別給的。我家那邊,壓歲錢主要是正月初二以後,去給姥姥、姑姑、舅舅、姨這些人拜年時得的。上學的孩子都有,有時親戚也會象徵性地給已經工作,但是還沒結婚的人一份壓歲錢。

    我爸爸以前不知道需要給自己孩子壓歲錢,所以十二之前,我沒有收到過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

    我還記得有一年的初一,吃過早飯以後,按慣例是孩子們上街去玩,買點甘蔗回來,預示像甘蔗一樣“節節高”。爸爸把我叫住了,從兜裡掏了兩塊錢,說,來,這是你的壓歲錢,拿去買點筆買點本子。

    錢不多,但是是第一次領到爸爸給的,很驚喜很意外。他的期望也那麼簡單直白,讓我好好學習。

    壓歲錢,是長輩們給孩子的,最初寓意是驅邪避鬼,保佑平安的紅包。而我覺得,這是長輩對孩子重視和尊重的一種表現。

    壓歲錢,是兒時過年記憶裡幸福的味道。

    從今年起,給五歲的女兒壓歲錢,讓她自己掌握。

  • 2 # 高芹醫生

    其實過年的一個重要意義是儀式感,壓歲錢也有這樣的意義。

    非常杯具,我從小就沒拿到過壓歲錢,因為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傳統觀念比較單淡X薄,所以在過春節的時候就沒有壓歲錢可拿了,也沒有新衣服可穿。因為像我這樣的老獨生子女,家裡的經濟並不窘迫,只要沒有過分的要求,小小的願望都可以隨時實現。當然那個年代也沒有什麼大的願望花錢。每年換季的時候,我穿的基本都是新衣服,因為沒有哥哥姐姐的衣服需要我拾著穿。有時看到我的同學屁股上打個補丁,褲腳上接上一塊,還有點眼饞。當然現在說這個話有點兒燒包。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我生孩子。孩子在大學以前也是這樣沒有壓歲錢。沒有新衣服。即便是過春節,因為我是獨生子女的緣故也棄繁就簡,少了許多串門拜年,姊妹相聚的縟節。現在生活好了,不缺孩子錢花,她有什麼需要的,我都是先給她買了。新衣服呢,也是這樣,每年換季該買的衣服也都買了,不必等大年三十再買衣服,是買冬季的衣服還是買春季的衣服也是很難為的。 有些特別想要而又確實需要的東西隨時就買了,也不必等到過年。

    就連孩子姥姥的壓歲錢也沒有特別的給過。都覺得老人的錢就是我的錢,而我的錢就是孩子的錢,沒姐沒弟沒哥沒妹,一條線下來到省下了很多的煩惱。孩子的壓歲錢都是來自親朋好友。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6年,那年孩子是大學畢業,去了英國留學。孩子在他的部落格裡頭形容了我家過年的情況,用了兩個字一個詞。寡淡。最後總結為缺乏儀式感。

    長大了能自我做主後,孩子力爭在她們的勢力範圍內極力做到不寡淡。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儀式。春節的水餃。臘八泡蒜(一個罐頭瓶子泡了兩頭蒜),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的月餅(國外月餅太貴,況且月餅也不太好吃,但為了有個儀式,兩人買了一個月餅,一分為二)。雖然兩人留學不在一地,但儘量往一起團聚,就像備孕夫婦算好了排卵的日子往一起湊一樣。

    孩子對我的批評,我一直耿耿於懷。一直啥都不缺的她們竟然在過年的時候認為寡淡,無儀式感。但孩子畢竟長大,一切不可能重來。現在的春節也不容我給他們設計。一切的過往只能記錄在案,記下我的心情,記下我的感受,記下我欠孩子一個熱鬧有意的思的春節,包括每年春節不可或缺的壓歲錢。

    假如還能備孕,假如還能有再生育的能力,我會力爭改正錯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做一個孩子心目中的合格的好媽媽)。

  • 3 # 太行山隕石會所

    壓歲錢是收不到了,但發壓歲錢是應該的,可壓歲錢的數和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變味了,如何迴歸原始,使之意義更大,是目前我們這代人應考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呼籲將魯迅的文章從語文課本上剔除,大家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