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夏故壇

    筆者淺見,所謂的通假字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古代名人寫了錯別字,後人盲目效法,於是將錯就錯,約定俗成,這樣就成了通用和假借的寫法。這種現象其實是可以改正的,因為本身有正確的字,只是古代名人一時寫錯了,改回本字就可以了。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這裡的“要”實際是“邀”的錯別字,由於是陶淵明寫了錯別字,後人便說“要”與“邀”通假。

    一種是古代已造的漢字比較少,一個漢字本身代表很多意義,古人寫作時所用的字在當時是正確的,沒有別的字可以替代,但由於義項太多,給後人的理解上造成諸多不便,於是後人便在本字的基礎上再加偏旁或組合其它的字創造出新字,以表示其中的一部分義項,這樣便於識別不同的義項。如“知”字,本有認識和智慧的意義,後人新造“智”字,把“智慧”的義項從中獨立了出來。再如“說”字,“說”字源乎兌卦,兌卦取象代表了很多的意義,故古人把許多與兌卦有關的意義都用“說”字來表示。《說卦傳》曰:“說言乎兌。”意思就是言乎兌卦者為“說”。為了區別其中的不同的義項,後人又造出了諸如悅、脫、銳、稅等漢字。人們熟知“說通悅”,事實上“說”和悅、脫、銳、稅等都是通假字。兌卦是正秋之卦,秋天豐收,食物豐富,人和動物都不會捱餓,飽足則喜,故悅;秋天果實成熟,瓜熟蒂落,故脫;秋天植物老成,芒刺堅硬,故銳;秋天是古代徵收賦稅的季節,故稅;秋天物豐,利於交換,故兌有交換的意義。這樣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字形越簡單的字,其所代表的意義就越豐富,義項就多;字形越繁雜的漢字,其意義反而單純。

    總之,所謂的通假字,一種是名人效應,為賢者諱。名人寫錯了字叫通假字,普通人寫錯了字叫錯別字。一種是漢字自身演變的自然規律。第一種通假字還就是“英才”造成的!如果不是“英才”,還真不會出現這種將錯就錯的“通假字”!

  • 2 # 八磚學士

    漢字通假是漢語、漢字發展史上的一種客觀現象,既不是大中華“濟濟英才”沒有解決的bug,也不是有的朋友說的“為賢者諱,名人寫錯了字叫通假字,普通人寫錯了字叫錯別字。”

    通假在歷史上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本無其字的通假。比如你我的我,本來表示一種兵器,後來被假借作為代詞來講。那上古時代的古人也沒辦法,用怎樣的辦法來給“我”這種抽象概念造一個字呢?後來發現那時候“我”這種兵器和表示自己的這個讀音接近,就拿來借用,後代也沿襲了這個用法。

    漢語中不少字,都屬於這種情況:

    1. 「殿」本義為打擊聲,然「殿」作擊聲之訓不見於字書之外的文獻典籍,故段雲「此字本義未見」。殿多借作高大之堂屋。

    2. “洔”本義為水不增不減,停滯不動。段玉裁以為字有許多義近之字,遂使其本義不行。段玉裁雲字「亦借為沚字」,表水中小陸塊之義。

    3. 「億」本義為安,今億字多借為數詞,表億萬之巨數,如《尚書·泰誓》:「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

    4. 「率」本義為用以捕鳥的網,然「率」作捕鳥田網之訓罕見於字書之外的文獻典籍。今率字使用頻率頗高,而多以假借義通行,如訓帶領之統率、率領,《詩經·周頌·噫嘻》:「率時農夫,播厥百穀」。

    5. 「雖」本義為比蜥蝪體形稍大的爬蟲,然「雖」作爬蟲之訓罕見於字書之外的文獻典籍。今「雖」字本義不行,而多借為語詞、連詞之用。

    6. 「虢」本義為虎爪攫畫的清楚痕跡,今虢字本義久廢,多假借作國名(西虢、南虢)、州名(虢州)或姓氏(虢仲、虢叔)。

    另外一種是本無其字的通假。和今天的通行的規範字比起來,似乎古人寫錯了字。沒錯,一個人寫錯叫錯,一堆人跟著寫錯,說明大家都認同這個事情,是大家夥兒的習慣。

    你要糾正回去,說明你迂腐。

    今人之所以覺得這種情況是“雙標狗”,關鍵在於說這話的人沒讀過什麼古書,見識就侷限於中學語文課本那點古文選,並不清楚這種情形是古籍的常態,而其中一大部分情況已經影響到了今人的用字習慣。哪位“英才”如果真的要把今天漢語裡的正確的字找出來讓你用,你恐怕要成為文盲。比如:

    一、移動的移,本來應該寫成迻;

    二、華山的華,本來應該寫成崋;

    三、校對的校,本來應該寫成斠;

    四、核對的核,本來應該寫成核;

    五、考察的考,本來應該寫成攷;

    ……

    試問有幾個人願意跟著“濟濟英才”倒回去寫這種“正確”的字呢?

    最後,還是奉勸諸君多讀古書、少作奇論比較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曹操為什麼不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