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春風
-
2 # 怒髮衝冠52
我出生在70年代。那時整個社會都沉浸在“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濃烈氛圍中。國家也是一窮二白,“大鍋飯”,“幹多幹少一個樣”,浪費了許多勞動資源。在農村,大人們每天都要去生產隊上班,可是一年到頭掙不到多少公分,更別說人民幣了。而且那時也沒實行計劃生育,家裡孩子又多,所以能夠解決溫飽就是條件很優越的家庭了。
那時雖然日子過得艱苦,可是我們小孩子倒是過得很開心,因為我們只屬於吃糧不管事,沒有什麼生活負擔,更不用擔心學習壓力,整天就知道三五成群的瘋跑瘋玩,反正到飯點有吃的就行,地瓜,土豆,苞米餅子,來者不拒。小孩子嘛,畢竟消化的快,餓得就快。餓了怎麼辦呢,家裡又沒有太多餘的口糧,所以我們就自己想辦法,淘弄點能吃能填飽肚子的。上山抓鳥,下河摸魚,都是就地取材,就地解決。燒鳥烤魚,真是美味。還有更淘氣的時候,去別人園子裡偷黃瓜,茄子,大蘿蔔,被老太太拿著鐵掀追得滿大街跑,很晚了都不敢回家。至於說豬肉,真是一年都難得一吃,平日裡得是來了非常尊貴的客人才能借光蹭點。記得屯裡有個挺壯的漢子,家裡有一次養的豬鬧病了,殺了,他可是見著豬肉了,連吃了幾大碗白亮亮的肥豬肉,吃完後腸胃不消化直接找了大夫。這是真事,至今那個人現在一看見肥豬肉就想吐,用老年人的話說是吃頂住了!
後來逐步的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也大力開展改革開放,日子一天天的好過了,但也僅限於溫飽解決了,不用在為每天的“喂腦袋”發愁,但是還是沒有多餘的盈餘。我們那批孩子也長大了,也知道給家裡減輕負擔。我記得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早上在家裡會吃的飽飽的,到了中午就不吃午飯了。一到中午下課了,同學們都會擠到校外的小賣店處,五毛錢可以買兩個大面包,兩張油餅,一袋泡麵,互相攀比著開吃。而我,還有班上同樣不吃午飯的一個同學,我們就趁下課的第一時間就跑出去了,到學校旁邊的一個土壕裡,在那裡呆一中午,為的是省下中午的五毛錢飯錢。下午沒有多少活動量,挺一挺就放學了,也就不覺得餓了。所以最近在網上看見一段河南打工男子的一段影片,他說:“反正晚上不幹活的時候,不吃飯都可以的”,我是深有感觸。
一晃那些日子都過去了,並且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人們再也不必為一日三餐發愁了,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們多幸福啊,一個個的生活在蜜罐中,我也是對我的女兒疼愛又加,吃的穿的用的只想給她最好的。雖然有時我會把我小時候的經歷講給她聽,但是從她那半信半疑的眼神中,我知道那種苦樂她們現如今的孩子們是無法體會得到的。
-
3 # 美麗的太陽——我愛你
小時候,我就跟爺爺和母親學做買賣。經風雨,受盡苦頭。長大以後,因為身體多怪病,所以,曾經一時,我一門想學醫。後來,我以高分考上了醫學院本科,可是最終還是因為家庭經濟狀態不好、情緒低落而醫學院輟學。
醫學院輟學回家後,我又考上了並且讀完吉林大學工業經濟管理系,最終畢業了,拿到了畢業證。結果,我還是沒有工作。於是,我經了20多年商,直到現在,我還在經商,真是好累好累啊!
就這樣,我從小到大經了大半輩子商,與工作無緣,與醫學暫時也無分。這些年,我吃盡了苦頭,對未來還是迷茫!
-
4 # 非說不苛
展現130
1小時前
說實話我不認為小時候吃的苦,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苦!沒有一點痛苦的記憶!說明一下,我也是70年代平民出身!
編輯
-
5 # 鄉村小米粒
我小時候家裡條件還算我們村裡差不多的吧!別人家的糧食不夠吃,還吃雜糧。而我們家天天都有大米飯吃,因為,家裡孩子少,就我和我哥兩兄妹,父母不願意讓我們受苦,一直都給我們最好的生活。我父親也會經常給我和哥哥做好吃的。所以我的童年是美好的。
回覆列表
五六歲被查出患了肺結核。那個年代這種病國家還沒實行免費治,那個年代還沒有利福平、異胭肼這類特效藥。那時就只有四環素、魚肝油、鈣片、維生素、青黴素、鏈黴素,每天口服三次,各種藥片十片左右,這種藥必須長期服用一天都不敢停,吃了十一年,整整十一年結核才完全鈣化(即痊癒)。感謝的是父母在單位上班,職工家屬藥費減半,重大病可減免引七成以上,感謝的是那時的單位補助、工會補貼是真正補給需要的家庭,感謝的是那時單位衛生所先治病再說藥費,一時給不起可以欠帳以後慢慢的給,感謝的是醫院住院時有單位或居委會開證明可以先治療,這樣這種七十年代以前還是重大疾病的結核病治好了。唯一遺憾和留下後患的是,這些藥對口腔對牙齒傷害太大了,二十不到,便一口“西班牙”。所以從那時起我就懂得,世間萬事沒有十全十美,世間眾生沒有完美無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