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的好詩他沒選,有些一般的詩他當做經典。

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埋雲海,吞乾坤,老兄口氣似乎好大。

    論精神,說氣韻,小弟所言也算很純。

    這一切都是孔子惹的“禍”,當年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民歌大約有3000多篇,孔子在編《詩》時,刪除了風格及含義相重複的部分(“去其重”),以及那些淫亂的思想不積極不健康的民歌,保留了那些符合奴隸社會價值觀的詩歌(“取可施於禮義”),一直到最後剩下了305篇。

    《詩經》為後人的編撰行為提供了一個標準。大意為,刪其重複,取其真理之意。

    《唐詩三百首》也是如此,打一個最淺顯的比方,思鄉詩,作者選取了10首最為精美的作品,愛情詩也選了10首,那麼落選的第11首愛情詩可能比入選的第10首思鄉詩更美一些。但是沒有辦法,一個型別只能選10首。必須要忍痛割愛。不能因為我喜歡愛情詩,就擴大愛情詩的比例,這對其它詩歌不公平。

    雨露均沾,才是王道。

    這僅僅是第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讀者受於古典文化常識的限制,受限於閱歷,受限於取向,所以對某一首詩或許不大感冒,確切地說,我們看不懂這首詩哪裡好,比如《江南逢李龜年》,小可也是近幾年才發現這首詩美到令人髮指。比如《石壕吏》,小可也是後來才發現此詩竟然直達巔峰,一字不可易,讀之潸然,堪稱絕世妙詩。

    然而,當年是看不出好的。這種詩歌很多,比如《山石》,比如《石鼓歌》都讓現代人嘴裡淡出鳥兒來。然而在古人看來,皆為精妙之作。

    我們的眼晴被遮住了,或許是才學,或許是閱歷,或許是典故,或許是人生,總之,把讀不懂的東西直接判了死刑。

    這反而彰顯了我們的淺薄。

    《唐詩三百首》相當牛,論含金量,比《宋詞三百首》強了不止一倍,宋三百的作者是一個雅人,而唐三百的作者是一個達人。

  • 2 # 春天裡的紅楓葉

    “為什麼感覺選唐詩三百首的人水平很次?”

    有句話叫做“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上面挑選的都是一些通俗易懂,語言簡潔而且生動的詩。

    我們都知道,“詩仙”李白許多流傳千古的好詩,語言就非常樸素,婦孺皆知。比如:《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我們直接從字面上就理解詩的含義,而且意境非常深刻。

    再說大詩人白居易,他每寫一首詩都要念給不識字的老人聽,老人聽得懂的就要,聽不懂的就改,改了還聽不懂的,就不要了。

    比如:

    《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再來讀讀王維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每一首詩讀起來都朗朗上口,語言都特別樸素,很容易理解。

    所以我認為:《唐詩三百首》裡面的詩都是經典作品,是人人都能讀、能背,也能理解的好詩。

  • 3 # 流丹閣主

    很奇怪為什麼提問的人會有這種感覺,從小就在唐詩三百首里長大的,自是喜歡得很,比如靜夜思,比如江雪,比如登黃鶴樓,比如相思……許多詩都短小精悍,意義深遠,讀起來又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對我個人來說,唐詩裡的每一首都很喜歡。至於有些好的唐詩沒有收錄其中也情有可原,其一收錄編輯一事本就是一種很個人的行為,選哪一首,不選哪一首,都有個人的喜好因素在裡面;其二就當時的社會情況來說,有些詩沒有流傳開來,也是正常現象。如果作者有好的詩篇,不要藏私可以推薦給我們啊!

  • 4 # 油城大嘴巴

    說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把唐詩300首的編選背景說一下。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乾隆九年(1745)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出任上元縣教諭。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呢?用現在的話說,他就是個小學教語文的老師。

    乾隆二十八年春,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準不嚴,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家塾教材),故"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因此,他的要求是易背誦,朗朗上口,小孩子們容易學。

    抱著這樣的目的,這個小學老師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編輯完成。這樣的標準,當然會遺漏大批好詩,就像我們今天,一篇研究新冠病毒的論文,當然不可能出現許多華麗煽情的文字。

  • 5 # 聰寶和暖寶

    應該是這三百首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便顯得層次淺了了,陌生的詩句會讓人有新鮮感和神祕感,其實藝術來源於生活,當你覺得詩句太過簡單或者太過單調的時候,其實是已經融入到生活當中了,成為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了,這其實也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一個展現。

  • 6 # 繁一

    見仁見智吧。我喜歡有意境、有畫面感、有深刻含義並富有哲理、值得回味難以忘懷的詩、詞句。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馬致遠的:古藤老樹昏鴉 ,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等等。許多詩詞美不勝收!

  • 7 # 小咪媽

    《唐詩三百首》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

    清代康熙年間編訂的《全唐詩》,收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難以全讀;此後 沈德潛以《全唐詩》為藍本,編選《唐詩別裁》,收錄詩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難以全讀。於是,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

    《唐詩三百首》以成功務實的編法、簡易適中的篇幅、通俗大眾的觀點、入選的精美詩歌打動著讀者,成為兒童最成功的啟蒙教材、瞭解中國文化的模範讀本,對中國詩歌選編學、中中國人的心理構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唐代文化燦爛,詩歌繁多,一本僅僅三百多首的唐詩選集,當然不能把所有優秀詩歌都收錄。

  • 8 # 未談國學

    清代康熙編纂的《唐詩三百首》中有48900多首詩,普通人很難讀懂。從那以後,沈德潛在《全唐詩》的基礎上編輯了《全唐詩》,收集了1928首詩,普通人很難讀懂。因此,清代乾隆時期,蘅塘在《唐詩別裁》的基礎上隱退並編撰了310首詩歌,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通俗讀者。

    《唐詩別裁》以其成功而實用的編輯、簡潔而適中的篇幅、通俗的觀點和精選的優美詩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成為最成功的兒童啟蒙教材和理解中國文化的模範讀者。它對中國詩集和中中國人的心理構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有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詩歌。當然,僅僅300多首唐詩不可能囊括所有優秀的詩歌。

  • 9 # 人物堂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編寫《唐詩三百首》的人水平有限,屬於中等,會魚龍混雜。就會參入一些不是特別優秀的詩。第二個原因我們可能不能設身處地的去感受這些詩,可能是作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寫出來這首詩,我們不能理解。

    但是我想說,不管這些這些古詩是否特別優秀,我們都應該報以尊重的態度。畢竟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呀!

  • 10 # 陌上風涼

    每個人的品味不同,喜愛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所以你不可能全部都喜歡。你不喜歡的並不一定是破的,就像很多人不喜歡珠寶,但珠寶仍然有它的價值,依然會有人欣賞它。不要絕對的根據自己的喜惡去評價事物,那樣做不夠客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樂的活著想聽歌,大家推薦幾首飲歌如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