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史海探趣

    鬥茶,據說由福建人首創,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著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為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為"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為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鬥茶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關於鬥茶在司馬光和蘇東坡之間也發生了一則趣事兒,司馬光和蘇東坡鬥茶,司馬光輸了有些不服,便對蘇東坡說道“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陳;茶欲重,墨欲輕。君何以同愛二物?”蘇東坡答道:“二物之質誠然矣,然亦有同者。”司馬光問其原因,蘇東坡說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為然否?”於是得到了司馬光的信服。這件事情也被蘇東坡記錄在了《記溫公論茶墨》中,成了著名的“墨茶之辯”。

  • 2 # 沒事找茶

    茶在唐、宋已非常普及, 正所謂“夫茶之為用, 等於米鹽, 不可一日無” 。

    唐代是朝野飲茶之風大盛,產茶地也不斷擴大, 選各地所產的優質茶葉, 專供宮廷飲用,為“貢品”, 即貢茶。

    “鬥茶”,也叫“鬥茗”、“茗戰”,它的緣起可以上溯到宋代。當時人們對於品茗的追求已由過去單純的解暑止渴上升為陶冶情性的飲藝活動,宋代朝廷也特別崇尚品飲,在地方建立了貢茶制度,地方為挑選貢品形成了評定茶葉品位高下的特殊方式,鬥茶之風也就由此而生。

    選用好茶葉、源水和茶具之外,就開始正式比鬥。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在比鬥過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在水面上,如果茶末浮而不沉,不能與水交融則表明茶未碾細;其次是比茶的顏色。鬥茶者對源質水的要求也極為嚴格,一般的鬥茶者多選用泉水、江水等活質水源,高雅一點的也用植物瀝水。

    鬥茶令: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相傳李清照首推。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

    流傳後世的有關鬥茶之文很多,而唐庚的《鬥茶記》則是其中首屈一指。

    唐庚,北宋詩人字子西,人稱魯國先生。哲宗紹聖進士。《鬥茶記》在中國茶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廟牛肉製作方法?